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PPT教学课件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复习)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 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 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 4.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 应用。 5.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 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6. 理解机械效率。 7.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W总
一、杠杆
1、定义:
2、杠杆五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注意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
一定在杠杆上! )
●作力臂的方法
1.找支点 2.沿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画出 力的作用线。
F1
L1 F2
L2
3.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这个垂线就是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答: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杠 杆匀速转动。 (2)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F1.L1=F2.L2
种类
简单 杠杆 平衡条件 F1·L1=F2·L2
机械
定滑轮 特点及实质
简 单 机 械
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功的 W=FS
省力情况:
F=
1 n
(G物+G动)
计算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 功
功、 功率 及机
做功 快慢
功率的定义 功率的计算
P=
W t
=FV
械效 率
做功 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测量及计算 η= W有用 ×100%
4、杠杆分类: (2)等臂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3)费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例1、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
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
力是1500N,且AB=1.5m,BC=0.3m,CD=0.2m,
则要撬动石块所用力应不小于(提示:注意
考虑作用在A点动力的方向) ( D )
对滑轮做功
19%
76%
86%
五、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 W有用: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
(2)额外功W 额 :无利用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 总 :动力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
2、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 机械效率.
3、表达式: W有 ×100%
W总
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
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O LL2 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例2、 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 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 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2、需要哪些器材?
磅秤或体重计、刻度尺、秒表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人的质量 m/Kg
台阶数 一个台阶 n 的高度h/m
所用的 时间t/s
人做功的功率 P/w
4、表达式:
P=
W t
=
FS t
=
mgnh t
人 提 沙 子 做 功
1对砂子做功 必人须做1对的对桶做功
滑 2对桶做功
滑
额轮外做的功 轮
3克服自重做功
做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做 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口袋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1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600J
3
对沙子做功600J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桶做功
690J
2520J
180J
90J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3)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使杠杆的重力的力臂为0.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 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答:便于测量力臂
注意:杠杆平衡时,动力使杠杆 转动的方向与阻力使杠杆转动的 方向相反。
(1)省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3、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既可省力,又可改变施力的方 向
F F
G
G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F=
1 2
G
F=
1 3
G
三、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一定的距离
2、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公式: W=FS
4、功的国际单位:J
2、动滑轮
(1)特点: 省力,不计摩擦时, F=1/2(G动+G物) 费距离SF=2h物
(2)实质:动力臂等于阻力 臂两倍的杠杆
活动: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 次数 重力G/N 的示数F/N
①
4
2
②
③
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2、实质: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O L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二、滑轮 1、定滑轮: (1)特点:
不能省力,没有摩擦时 F=G物 不省距离SF=h物 改变施力方向
G
F1 F2 F3
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 次数 重力G/N 的示数F/N
① ② ③
2、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3、定滑轮的杠杆 示意图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公式:
W有用
W总
G物•h
F动力•S动力
W有用
W有用W额外
W总W额外
W总
4、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
η=
=
W有用
GW物总h物
×100% ×100%
F绳S绳
绳 W总
S绳
G物h物
= F绳nh物 ×100%
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所做的功大约是1 J
四、功率
1、意义:表示做功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P=W/t
恒力F做功时功率:P=FV 4、单位:
功率70W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1s内做了70J 的功.
例4、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需要测哪些物理量?
人的质量、一个台阶的高度、台阶数、上楼的时间
A.500N
F
B.300N
C.200N
F/
D.150N
如图所示施力时,动力F/多大?
例2、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 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 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O D.先变小后变大
G
例2、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 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 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和过程。 4.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 应用。 5.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 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6. 理解机械效率。 7.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W总
一、杠杆
1、定义:
2、杠杆五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注意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
一定在杠杆上! )
●作力臂的方法
1.找支点 2.沿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画出 力的作用线。
F1
L1 F2
L2
3.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这个垂线就是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答: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杠 杆匀速转动。 (2)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F1.L1=F2.L2
种类
简单 杠杆 平衡条件 F1·L1=F2·L2
机械
定滑轮 特点及实质
简 单 机 械
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功的 W=FS
省力情况:
F=
1 n
(G物+G动)
计算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 功
功、 功率 及机
做功 快慢
功率的定义 功率的计算
P=
W t
=FV
械效 率
做功 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测量及计算 η= W有用 ×100%
4、杠杆分类: (2)等臂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3)费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例1、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
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
力是1500N,且AB=1.5m,BC=0.3m,CD=0.2m,
则要撬动石块所用力应不小于(提示:注意
考虑作用在A点动力的方向) ( D )
对滑轮做功
19%
76%
86%
五、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 W有用: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
(2)额外功W 额 :无利用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 总 :动力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
2、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 机械效率.
3、表达式: W有 ×100%
W总
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
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O LL2 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例2、 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 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 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2、需要哪些器材?
磅秤或体重计、刻度尺、秒表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人的质量 m/Kg
台阶数 一个台阶 n 的高度h/m
所用的 时间t/s
人做功的功率 P/w
4、表达式:
P=
W t
=
FS t
=
mgnh t
人 提 沙 子 做 功
1对砂子做功 必人须做1对的对桶做功
滑 2对桶做功
滑
额轮外做的功 轮
3克服自重做功
做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做 功
1对砂子做功 2对口袋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1
对沙子做功 600J
2
对沙子做功600J
3
对沙子做功600J
1 对桶做功
3120J
2 对桶做功
780J
3 对桶做功
690J
2520J
180J
90J
克服重力做功
对滑轮做功
(3)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 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使杠杆的重力的力臂为0.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 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答:便于测量力臂
注意:杠杆平衡时,动力使杠杆 转动的方向与阻力使杠杆转动的 方向相反。
(1)省力杠杆 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3、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既可省力,又可改变施力的方 向
F F
G
G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F=
1 2
G
F=
1 3
G
三、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一定的距离
2、功的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公式: W=FS
4、功的国际单位:J
2、动滑轮
(1)特点: 省力,不计摩擦时, F=1/2(G动+G物) 费距离SF=2h物
(2)实质:动力臂等于阻力 臂两倍的杠杆
活动: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 次数 重力G/N 的示数F/N
①
4
2
②
③
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2、实质: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O L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G
G
二、滑轮 1、定滑轮: (1)特点:
不能省力,没有摩擦时 F=G物 不省距离SF=h物 改变施力方向
G
F1 F2 F3
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 次数 重力G/N 的示数F/N
① ② ③
2、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3、定滑轮的杠杆 示意图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公式:
W有用
W总
G物•h
F动力•S动力
W有用
W有用W额外
W总W额外
W总
4、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
η=
=
W有用
GW物总h物
×100% ×100%
F绳S绳
绳 W总
S绳
G物h物
= F绳nh物 ×100%
从地上捡起一个鸡蛋并举过头顶所做的功大约是1 J
四、功率
1、意义:表示做功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P=W/t
恒力F做功时功率:P=FV 4、单位:
功率70W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1s内做了70J 的功.
例4、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需要测哪些物理量?
人的质量、一个台阶的高度、台阶数、上楼的时间
A.500N
F
B.300N
C.200N
F/
D.150N
如图所示施力时,动力F/多大?
例2、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 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 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O D.先变小后变大
G
例2、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