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嵌入式系统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嵌入式系统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论文
【摘要】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源于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早期的嵌入式系统探索
过工控机、单板机、微机单片化的专用计算机的形式,随后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嵌入
式系统不是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它的支柱学科是微电
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与对象学科。四个支柱学科形成了平台模式下的交叉
与融合。剔除嵌入式系统的“专用计算机”观念,有利于嵌入式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学科体系;平台模式;对象学科
【论文正文】
浅析嵌入式系统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一、嵌入式系统简介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
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外围集成电路技术基础
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
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
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
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
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
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
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
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
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
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
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
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
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
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
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
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
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
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
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
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
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
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
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
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
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
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
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
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
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
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
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
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
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
成果转化成形形色色的知识平台。[论*文*网]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
嵌入式系统中四个支柱学科的定位,除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位外,还要体现出在知识
平台模式中的定位。这种平台模式的定位,是一种3+1的定位。即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为嵌入式应用构筑各种类型的应用平台,不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应用;对象学科一定要在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基础上,实现嵌入式系统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产品化
应用,不必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构建。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不论是嵌入式系统平台构建还是嵌入式系统平台应用,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分工”,了解学科的
“交叉”与“融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