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五章讲课PPT定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基本路线的内涵
(P123-124)
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奋斗目标
基本途径
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 民
领导力量和依 靠力量 根本立足点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P124-126)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 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 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 根本要求。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四项基 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 的全部历史进程。 (4)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 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既相互区 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 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 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 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 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 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第二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 会的联系与区别(第三段) 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 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 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 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 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发展阶段 的设想 •第一阶段 从资本主义社会 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 变时期 •第二阶段 共产主义的初级 阶段 •第三阶段 共产主义的高级 阶段
2、列宁的认识
•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列 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阶 段问题。(P109 第四段) • 列宁认为经济落后的俄国“只 获得了建立社会主义最初级形 式的可能” 还不能达到成熟 或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里 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 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 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 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④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 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 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PPT :钟明敏(整章) 讲课:金梦添(第一节) 石雪怡(第二节)
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特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讲课人:金梦添
一、基本纲领的内容
(P127-128)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 的辩证统一关系
(P128)第三段
(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 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2)最低纲领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 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 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 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 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 导方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基本路线
(P123第二段)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意义: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 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 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 述(P112第二段)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第三,历史实践证明,在坚持社会 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 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 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 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 “左”或者“右”的错误,使社会 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 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过程 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 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 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 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重要 观点,社会主义阶段分为两个阶段。 •60年代:党的指导思 想方面“左”的倾向不 断发展,在我国社会主 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 上走了弯路。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探索(P111-11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 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 级的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
.
其中,第一和第九是对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 总概括,其他七个方面则是对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 开。
4、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意义(P116)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第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 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 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 成和发展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 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 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 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 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 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 展史上是第一次。(P109第二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 件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 我国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决定的
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 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问 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
讲课人: 石雪怡
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P120第一段)
①1956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 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 的矛盾。”
◆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人民对于崭新的社 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 很大的期望 ◆从社会方面来看,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 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 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 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 主要特征(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13114)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 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 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程度
(P121第一段)
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 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P121第二段)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 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
区 别
经济基础
根本区别: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 是否成为社会经 济的主体,经济 社会生活是否牢 牢建立在社会主 义的经济基础之 上。
上层建筑
主要区别:社会主 义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是否 确立,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在整个社会 思想文化领域中的 指导地位是否得到 基本确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115 1、现代化发展水平
(P121第二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内容
◆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 “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 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水平 的落后,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 方式的落后。
3、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 •斯大林: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 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 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 探索(P110) •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 立”还没有“完全建成”。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急于过渡。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P118)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 然突出。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 竞争日趋激烈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