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材料: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统称,包括各种纤维、条子、纱线、织物等。
纺织原料:供纺织加工用的纤维,一般指原棉、原毛、蚕丝、麻、化学纤维等。
纺织品:经过纺织、印染或复制等加工,可供直接使用或需进一步加工的纺织工业产品的总称。
如纱线、绳、织物、毛巾、被单、毡、袜子、台布等
纺织复制品:各种纱线、织物经加工制成可供直接使用的纺织品,如缝纫线、毛巾、被单、手套、袜子、水龙带、人造血管等。
纺织半制品:在一个纺织、印染生产单位中,按规定生产工艺,已经过一个或多个工序,尚待下一步加工的制品,如条子、粗纱等。
民用纺织品:人民日常使用的纺织品,如衣料、绒线、毛巾、被单等衣着纺织品。
工业用纺织品:适应各种需求,供各种工业专用(包括医用、军用)纺织品,如滤带、造纸毛毯等。
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和一定的强力细度等特点,可用以制造纺织品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或形成的适于纺织用的纤维,如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矿物纤维
化学纤维: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主要经过化学方法加工支撑的纤维,可分为再生纤维、合成纤维、醋酸纤维、无机纤维等。
动物纤维:从动物体内取得的纤维,主要分为由鳞、翅、目、蚕、蛾幼体丝腺分泌物形成的死纤维和角质组成的多细胞结构的棉纤维。
植物纤维:从植物的叶、茎、种子、果实上获得的纤维,主要组成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木纤维等。
矿物纤维:从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岩石(主要是硅酸盐)获得的纤维,如桑蚕丝、化纤长丝等短纤维:长度较短的天然纤维和化学切断纤维等。
长丝:长度很长的连续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如桑蚕丝、化纤长丝等。
纱:由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或长丝(可加捻或不加捻)组成的连续细长条。
用于制线、织布、针织等。
绞纱:按规定长度、圈数卷绕成的纱,以便于检验、染整和储运。
经纱:用于机织物纵向或机织物上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纱。
纬纱:用于机织物横向或机织物上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纱。
混纺纱:用两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
包芯纱:以合丝或短线纱为纱芯,外包以其他纤维一起加捻纺成的纱。
线:两根及以上的纱经合并加捻成的细长条,或称股线,按合股数分为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等。
混纺线:用混纺线或不同纤维的纯纺纱制成的线。
异支线:用两种及以上不同支数的纱捻制成的线。
包芯线:由包芯纱合并加捻制成的线。
帘子线:织成轮胎帘子布用的高强力线。
纯纺纱线: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如纯毛纱线、纯棉纱线等。
混纺纱线:用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纺成的纱或线。
节染纱线:用一根上各段染有深浅不同或染有几种颜色的纱线。
闪光纱线:掺有金银丝、塑料丝或畸形纤维,具有闪光的纱线。
经向:织物的长度方向,即经纱方向。
纬向:织物的宽度方向,即纬纱方向。
织物:以纱线、长丝等为材料,运用各种织造及其他方法制成的片状物,如机织物、针织物、
无纺织物等。
□拖纱:未剪除的纱头拖在织物表面
杂物织入:飞花、回丝、油纱等杂志织入织物内
方眼:织造时上下层张力差异过小或开口时间配置不当,使织物表面呈现长片段和连续的方孔状
破洞:经纬纱线单断或共断裂三根及以上使织物表面呈现破洞
错纹:织造时纬纱不按规定的组织织入,使织物织纹图案与规定不符
双径:单径织物中有两根经纱并列织入,织物表面经纱重叠
粗径:直径偏粗的经纱织入织物
松径:织物表面经纱松浮
紧径:织物经纱捻度过大或张力过大而收缩抽紧
筘路:筘齿变形或排列不均,使织物表面呈现稀密不均的纹路
径缩:经纱受意外张力后松弛,以致织物表面呈现块状、直条状或横条状的起伏不平
缺径:织物表面经纱断缺
多纬:两根及以上的纬纱未按组织并入织物。
在斜纹或缎纹上呈现的俗称“白脚”
粗纬:直径偏粗的纬纱织入织物
纬缩:纬纱扭结织入织物,在织物上起圈起辫
稀纬:局部纬密较规定少,织物表面呈现稀薄横档
密路::局部纬密较规定多,织物表面呈现厚密横档
稀密档:织物上纬密一段稀一段密形成明显的厚薄片段
稀密路:织物片段的纬稀密不均,形成稀密线路,似云斑状
纬斜:织物上纬线倾斜,不于经线垂直
双纬:织物上纬纱多一根或平纹织物缺少一纬或半纬,使织物表面呈现不应有的两根纬纱并列在一起
稀异:由于缺纱或纬纱排列不均,布面纬向形成一条明显空路
拆痕:拆除疵点后,织物上留下的起毛痕迹
破边:织物边缘部分经纱线单断或经纬纱线共断三根及以上
锯齿边:纬纱张力忽大忽小,布边间隔内卷,呈锯齿状
荷叶边:经纱张力时松时紧或拉幅不当,形成织物边缘呈现起伏的波浪状。
洗痕:因清洗织物上各种斑渍而形成的痕迹。
色条:印染织物经向呈现布应有的深浅色泽条痕。
色档:印染织物纬向呈现布应有的颜色条痕。
色花:印染纺织品吸色不匀,表面呈现不规则的色泽和深浅不匀,也叫染花。
色差:印染纺织品不同部位或各匹之间色泽有差异。
不同色样:印染纺织品的成品色泽与原指定的色样不符。
深浅细点(色点):印染织物由于原料、工艺等因素造成表面呈现不应有的色泽深浅不同的小点。
浮色:印染纺织品后处理不当,表面留有残余的染料。
印花露底:印染纺织品局部印花部位显露底色。
漏浆:印花色浆露出太多,印染纺织品上出现不应有的色点或色块。
主要指网印。
印花透色(压渗):印花色浆渗至印染纺织品的花型之外。
花斜:印染纺织品的印花花纹或条格歪斜不正。
斑疵:纺织材料、纺织品上各种污渍、斑点的总称。
如油、皂、色、锈、水、虫、霉、碱、浆、腊、斑渍等。
包装:按品种规格的特点和保管运输条件等要求,以规定的包装材料、格式、方法对纺织材料、纺织品进行包扎。
包装材料:纺织外界尘污、潮湿及害虫侵入包装内纺织产品而规定使用的内衬及外包材料。
内包装:在一个包装内,规定数量的一部分或每个单一的纺织材料、纺织品的包装。
外包装:成包成箱的纺织材料、纺织品的外层包装。
包:按一定数量、规格包装好的纺织材料、纺织品的成包计数单位。
箱:按一定数量、规格包装好的纺织材料、纺织品的成箱计数单位。
件:成包或成箱的纺织材料、纺织品的计数单位的统称。
品号:各种纺织材料、纺织品品名规格的代号。
色号:各种纺织品颜色的代号。
花号:各种纺织品花型的代号。
批:同一种规格、等级的纺织原料或同一工艺过程,在规定时间内连续生产的同一种品种、规格的纺织材料和纺织品的计数单位。
批号:纺织材料、纺织品每一批的数字代号。
拼匹:同品种、同等级的织物,按规定的段数和段长拼成一匹。
联匹:长度为两匹及以上的织物不剪断而联在一起。
开剪:按规定长度剪断织物成匹或按规定剪除有严重疵点的织物片段。
假开剪:不剪除有某些疵点的织物片段,而加以标记,并用补偿相应长度的办法代替开剪。
折迭成匹:织物按规定方式折迭后成匹。
卷板成匹:织物按规定方式卷绕在一定宽度的板上成匹。
卷筒成匹:织物按规定方式卷绕在圆筒上形成匹。
包装标记:在内外包装上所作有关产品规格等的各项标记。
唛头:在外包装上对包内产品的品种、名称、规格、等级、数量、重量、生产厂、日期等项目和根据储运需要所作的标记。
档印:每匹或每段织物两端的标记。
装箱单:附在箱(包)内,说明产品数量、品名、花色、等级、重量的明细单。
合格证:证明纺织产品质量、规格符合规定的标志。
公差:对纺织原料、纺织品性能指标的标准数值所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
上公差:允许大于性能指标标准数值的差数。
下公差:允许小于性能指标标准数值的差数。
净长:扣除表疵放尺后的织物长度。
精密度:测试仪器能测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大小程度。
准确度:试验或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现性:测试仪器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几次试验结果的接近程度。
愈接近,重现性愈好。
熔点:纤维等高聚物从高弹态到粘流态的转变温度。
闪点:纺织材料试样接触火源开始产生闪光的最低温度,闪点低于着火点。
浴比:理化分析试验中试样重与溶液重之比。
强力:纺织材料纺织品抵抗力破坏的能力。
强度:纤维、纱线试样单位细度(未拉伸前)的强力,一般以组合单位克力/旦,牛顿/特等表示。
断裂强力:拉伸试验中,纺织材料,纺织品试样抵抗致断时最大的力。
单纯以力的单位克力、千克力、牛顿等表示。
断裂强度:纤维、纱线试验单位细度(未拉伸前)的断裂强力。
一般以组合单位克力/旦,
牛顿/特等表示。
撕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从经向或纬向撕破织物所需的力。
胀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以流体压力或球状物体作用于织物平面的垂直方向,使织物扩张而致破裂所需的力或压力。
伸长:纺织材料,纺织品试样受外力拉伸后的长度与未拉伸前长度的差数,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伸长率:纺织材料,纺织品试样的伸长对未拉伸前长度的百分率。
弹性:纺织材料,纺织品受外力发生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消失,能恢复原来形态的性能弹性变形:纺织材料、纺织品在外力去除后,总能恢复原状的变形
塑性变形:纺织材料、纺织品在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变形
缓性变形:纺织材料、纺织品在外力去除后,经相当长时间恢复的变形
弹性变形:纺织材料、纺织品在外力去除后,瞬即恢复的变形
起拱性:织物在经受反复弯曲作用的部分(如衣裤的肘子、膝处)产生拱状鼓起塑性变形的性质
免烫性:织物经洗涤后,不经熨烫而保持平整的性质
硬挺性: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刚柔程度
悬垂性:织物因本身重量及刚柔程度影响在悬垂时表现的特征
耐磨性:纺织材料、纺织品耐受外力磨损的性能,一般以试样反复受磨的摩擦次数表示,或以受磨一次后的外观、强力、厚度、重量等的变化程度表示
平磨:织物试样平置在一定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下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曲磨:织物试样在反复屈曲状态下,在一定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下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折边磨:织物试样在180度对折或成90度的曲折,折成部分与曲折部分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动态磨:织物试样在反复拉伸与反复弯曲状态下,在一定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下与磨料发生摩擦所受到的磨损
保温性:织物材料、纺织品能保持被包覆体温度的性能
阻燃性:织物材料、纺织品阻止延续灼烧的性能
耐燃性:织物材料、纺织品抵抗燃烧的性能
静电消除:消除纺织材料易摩擦或其他因素所产生的电荷,其方法如施加油剂、抗静电剂,减少纺织材料与机件的摩擦和调节温湿度等
抗静电性能:纺织材料或纺织品抵抗静电产生或积累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