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和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充溢着的物与社会与人的普遍和谐关系,也就是强调必须消除心和物的对立,达到心物合一、知行合一,使得宇宙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都灌注一种和谐之美,达到一种中道、中正、中行、中节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表现在关于中庸、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人格修养和性情之美上,并且,它又强调美善和谐统一,形神和谐统一等。强调形表现神、神宠罩形,强调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而反对那种华而不实或是形胜于神,这就对人生和审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是这种“和”的审美理想和人格境界,使得中国文化洋溢着一种和谐柔美的精神,使人生欢乐而不迷狂,平静而不呆板,达到一种均衡、稳定、平和、典雅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玉的美,是一种温润透明、光辉内敛,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之于眉睫之前的冲淡绵渺的氛围,一种微茫的意旨,一种静默闲远的和谐之气
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儒家经典《中庸》把“中和”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首先,宇宙是一个以“家”即父权政治体制为中心的结构。儒家的空间意识甚至把天地当作房舍(“天地为庐”),四极作为四根天柱,而中国位居中央。其次,它又强调以父权体制为中心的宇宙间的一切(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中和”的宇宙是一个以现实政治和人伦社会为中心的整体和谐的宇宙,它作为儒家文化的理想是美的极致。
儒家思想认为要视天下为己任,要担当起沟通天人的职责,由于这种实用的功利思想,因此形成儒家美学的中心概念即是“中和”之美。中和,追求平衡与和谐。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他对《诗经》的总评论是“《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纯正,无过无不及,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无邪’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但‘思无邪’还有表示思想纯正的意思。孔子认为文艺的形式在于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也就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论语·雍也》篇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说明孔子重视文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这种以中和为美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学观点,也就使得孔子更注重雅乐在陶冶人们道德情操,促进人们性格完善上的作用。以致于这种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有论者指出“孔子中和为美的美学思想,经长时期历史沉淀,已成为我们民族审美情趣的一个特色。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中国绘画中的浓淡虚实、线的连断、画中的留白都体现着中和之美;中国的宫殿建筑(比如故宫)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式,也集中体现着中和之美;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同样也是中和之美的直接体现。而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也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引向“吟咏情性”方面,导致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