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大发现的文化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3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 15 N o 132004年6月

JOURNA L OF BEIH UA UNI 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

Jun.2004

论地理大发现的文化背景

李 丽1

,张爱华

2

(1.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吉林132033; 2.北华大学教务处,吉林吉林132013)

摘 要: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中世纪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在当时的西欧是一次国际性的

事件,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内也是一次全国性事件。它的发生是人们对地球本身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同时,也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地理大发现;欧洲;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K 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04)03-0037-04 收稿日期:2004-03-12

作者简介:李丽(1964—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张爱华(196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教务处副教授。

发生于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中世纪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改变了当时的世

界格局,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地理大发现在当时的西欧是一次国际性的事件,在西欧的一些国家内也是一次全国性的事件。究其原因,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外,还应考虑思想文化因素,而这却是人们常常疏忽的问题。本文拟立足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欧的思想文化背景,对地理大发现的发生作一探讨。

地理大发现的发生是与人们对地球本身认识的不断加深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航路,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当时的欧洲人已了解了大地的形状、大小、水域包围陆地或陆地包围水域、气候带等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即具备了从事地理大发现所必须的基础和条件。

在各文明古国中,古希腊学者最早跨出神话传说和臆想的范围,从理性、思辨和科学出发,提出了球形大地说。最早提出球形大地科学猜想的是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和帕尔门尼德。他们认识到圆球具有许多独特的几何、力学、热学性质和优点。如球心到地球的任何一

点距离相等;在相同表面积的情况下圆球的容积最大;圆球易滚动,磨擦系数小;圆球不易毁损,抗碰撞和腐蚀的能力强。他们还观察到,下落的水滴、油滴在空中呈球形,在蜡质物品(如荷叶等)上的水滴呈球形,等等。所以,他们的球形大地说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有一定实践依据的推导。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语)亚里士多德对球形大地说予以了科学证明。亚氏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轮廓成弧形,观测者地(海)面位置的移动引起恒星位置变化,物体下坠,坠下的直线与通过坠下点的切线相交构

成同一角度等观点,[1](P99)

精辟地证明了大地是球体。从此,球形大地说在希腊、希腊化世界得到确立和普遍承认。

在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古希腊学者开始了科学测算地球大小的探索,并卓有建树。第一位是攸多克索,第二位是迪西亚库,第三位是公元前3世纪的埃拉托色尼,他巧妙地测出了地球实际大小,通过一定的测算原理和计算方法,计算

出地球的周长为25万希腊里。[2](P94)

这个数字约合39690公里,与今天一般人接受的4万公里非常接近,精度达到了99%以上。当然,埃拉托色尼的高精度也部分地归之于偶然的因素和巧合。简言之,即各种正误差和负误差恰好抵消。

73・

在球形大地说的基础上,古代学者还进一步研究了与之匹配契合的制图投影问题。公元2世纪推罗的马林发明了等角正圆柱投影法。后来, 16世纪的大制图家墨卡托重新启用和完善了这一投影法。[2](P173)该方法至今仍用于编制海图。古典西方世界的最后一位大天文学家、大地理学家托勒密则创立了圆锥投影法和伪圆锥投影法。[1](P406)前者至今仍用于绘制中纬度沿东西方向延伸地区或小范围地图,后者至今常用于绘制小比例尺大范围地图、大洲图。马林、托勒密等人绘制了许多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地图。托勒密还搜集了8000多个地方的经纬度。托勒密的著作和观点在中世纪被奉为圭臬,对后来哥伦布等人认为西航到东方的路不太远有不小的影响。

同样根据球形大地说,第一个测算出地球大小的攸多克索还提出,地球各部分是由太阳根据地球地平线对地球轴的倾斜度而照射加热的,倾斜度不同,其热量温度也不同。于是他把地球纬度圈划分为不同的五个气候带,即赤道两边的热带、极圈以内的两个寒带、热带与寒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的两个温带。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因太阳光线投射于地球球面上不同点的投射角不同,发光发热也就不同,从而造成了气候带的不同。他进一步认为热带是生命的禁区,因为太阳的直射光线带来的炙热焚毁一切动植物。前1世纪的庞蓬尼・米拉则认为,寒带气候严寒,海洋会结冰封冻,人无法居住;热带则气候酷热,海洋烫得沸腾,人也无法居住;只有北温带和南温带有人居住,且他们的四季变化是相反的。波昔多尼除了把地球划分为对天文观测来说必不可少的5个地带以外,甚至还划分为13个自然带,它们是,北半球的两个无人带(寒带和热带),4个有人带———西徐亚人-克而特人带、中部带、干燥荒漠带、埃塞俄比亚人带;南半球也有与北半球类似的两个无人带和4个有人带,然后还有一个共同的有人的赤道带。斯特拉波则认为划分为5个气候带便够了,其中两个极地寒带无人,一个赤道热带也无人,而两个温带有人。

希腊学者还从理性和科学出发,推测有别的大陆存在。亚里士多德认为,土地的比重比水重,因此,地球各部分的陆地就必须彼此平衡。克拉特斯也提出世界对称原理,所以,在他的地球仪上从南北半球看各有两个大陆,从东西半球看也各有两块大陆。希帕库则进一步推论,已知的大陆群极其广袤,且都在北半球。那么,为了保持平衡,南半球也应该存在着大陆群。否则,南半球至少在表面上就全是水,就比北半球轻,就无法维持平衡(地球其实无此平衡的需要)。以后的庞蓬尼・米拉、托勒密等均支持基于平衡、对称理论上的南大陆群说。米拉称其为“安提霍托勒”,托勒密则名为提拉‘澳大利亚’(拉丁文T erra Australis)。而地理学中的大陆优势论,陆地包围海洋说又与平衡对称理论有些孪生、呼应的关系。后来,对南大陆的寻找导致了17世纪发现澳洲和19世纪发现南极洲。

古代希腊、罗马学者的地球学说、海洋一体论、大陆划分和平衡对称说、气候带说、制图术、大范围小比例尺地图、地界地图,都为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即使是一些不利于地理大发现的观点,令探险者生畏的学说,诸如地球的偏大数值、陆地包围海洋说、赤道热带无法生存说等,也不是迷信,没有禁锢人们的思想,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那些学说所体现的唯物立场、辩证法和科学思想精神并不妨碍人们去探索。

进入中世纪后,在教会的摧残和蛮族入侵的打击下,古代自然地理学的成就被忘却。地平谬说和与之匹配契合的方形、圆形、椭圆形、T-O 形地图居于统治地位,圣地耶路撒冷则画在地图的中央。但12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自治,大学的创立和文化的发展,又有少数学者重提大地球形说。其中最著名的有13世纪的德国经院哲学家大阿尔伯特,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科学家罗吉尔・培根,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大阿尔伯特还认为赤道灼热地带也是可居有人的,因为赤道附近的埃塞俄比亚、南部印度也有人。他还说“与我们对跖的南半球的很大部分也是有人的,如果说他们没有到我们这儿来,那是因为彼此被巨大的海洋隔开”。培根坚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认为从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到东方去的路程不远,途中没有大陆。但丁在不朽长诗《神曲》中,以隐晦的语言阐明大地为球形。他设想北半球为陆半球,南半球为水半球(后来证明也是如此),净界和耶路撒冷在南北半球彼此对跖,地球的周长为24万罗马里,这与埃拉托色尼的测算数字接近。[3](P10、152、167)14世纪形成并流行的虚构人物的《曼德维尔游记》也认为大地是球形,因为北极星在南方看不见。

14世纪已降,文艺复兴兴起,古典著作和古代文物被人们从废墟中发掘出来,从教堂、修道

8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