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灌区概况
2.1 灌区概况
石堡川水库灌区位于东经109.7°~110°,北纬35°~35.5°,居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塬接缘地带,涉及延安洛川、渭南市白水、澄城三县。
灌区受益范围包括14个乡镇,180个行政村,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灌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最高气温40.3℃,最冷月平均气温-4.3℃,最大冻土深度45cm。
多年平均降雨量549.4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
灌区地形沿黄龙山前台塬呈西北东南倾向,海拔高程在950~650m之间。
黄土覆盖层较厚、台塬地貌,塬面平坦,区内受沟壑横向切割,排水条件较好。
灌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50%,蓄水保墒能力较肥沃。
灌区总土地面积159.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占土地面积的47.6%;村庄道路20.0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2.6%;水域面积1.3万亩,占土地面积的0.8%;其他面积62.3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39%。
灌区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50%。
灌区水源主要为石堡川水库水源,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6400万m3。
其次为灌区内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源以降雨、灌溉回归水、黄龙山山前洪积扇侧向补给、区内河流侧向补给为主,地下水水质良好,灌区以西为黄龙山山前洪积扇群黄土塬覆盖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
灌区地下水埋深40~100m,水资源总量7500万m3,可开采量3900万m3。
温泉抽水灌溉供
水系统为石堡川水库灌区主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灌溉石堡川水库灌区交道乡、城关镇5万亩农田,温泉抽水站渠首位于交道樊家川村南,抽取“380”岩溶水,设计流量0.87m3/s,年设施供水能力1300万m3,经四级抽水至石堡川灌区八支渠,近10年农业灌溉供水量在200—800万m3。
灌区水源还包括境内河流地表水的抽水泵站。
流经灌区境内的孔走河、长宁河、县西河及大浴河等四条河流通过抽水泵站也可向灌区供水,共有10处泵站,年均供水量830万m3。
石堡川水库灌溉工程由枢纽、干渠、支渠、抽水站及田间工程五部分组成。
枢纽工程由水库大坝、放水洞、泄洪洞、泄洪底洞、溢洪道五部分组成,工程等级为Ⅲ等。
石堡川水库总库容6375万m3,其中死库容580万m3,相应水位905.7m;兴利库容4742万m3,正常蓄水位936m;校核洪水位940.02m,滞洪库容1053万m3。
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1000年校核。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泄洪底洞、溢洪道五部分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58.00m,坝顶高程941.00m,坝顶长度380m,坝顶宽8.0m,坝顶上建1.2m高的浆砌石防浪墙。
输水洞位于大坝左岸,为一圆形有压隧洞,洞径2.40m,洞长171.10m,最大泄水流量56 m3/s,主要承担灌溉输水任务,并兼有泄洪作用。
泄洪洞位于大坝左岸,为一城门洞型有压隧洞,洞径宽4.6m,高6.05~6.25m,洞长402.6m,进出口高程差27.686m,最大泄水能力为300.00 m3/s。
泄洪底洞位于大坝右岸,为一圆形有压涵洞,洞径2.0m,洞长317.90m,最大泄洪量43.00 m3/s,兼有排沙和泄洪作用。
三洞均系三级建筑物,三洞联合泄洪,最大泄量为399 m3/s。
溢洪道进口采用低WES实用堰,堰顶高程931.00m,起调水位936.00m,
表2—1 灌区干、支渠道基本情况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5
灌区抽水站9座,总装机1350kw,扬水能力1.65m3/s。
田间工程有斗渠349条,总长486.5km,建筑物2940座;分引渠2229条,长2213.5km,各类建筑物24500座。
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隶属渭南市水务局,全面负责灌区工程的运行和维护、用水管理、水费征收等工作,并对群众用水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管理局机关设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及灌溉、工程、财务、人事等13个职能部门,机关外设6个管理站,一个配水站,具体负责全灌区的水量调配和监测。
管理局现有国家正式职工469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59人,助理工程师56人,技术员20人,其他管理人员325人。
灌区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蔬菜、苹果为主,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苹果优生区。
灌区已有成品苹果面积16万亩,所生产的白水苹果因个大、色好、质优味美、畅销域外,已成为灌工区的主导产业,并带动了商贸、交通、生产资料、服务行业的发展。
灌区349条斗渠,截止目前灌区已改制245条,占到斗渠总数的70%,组建农民用水协会31个。
灌区渠道管护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灌区内交通较为发达,京昆高速和商榆高速在这里交汇,黄—韩—侯铁路穿境而过,白(水)洛(川)公路由灌区西部经过,渭(南)青(涧)公路从灌区中部的澄城县城通过。
此外,灌区内还有澄城白水两条公路连通灌区东西两县8个乡镇,开通了灌区东西交通。
灌区内电力充足,通讯优惠待遇,有线和无线通讯设施配套齐全。
石堡川水库工程修建于1969年,1975年开始受益。
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存、生态环境,经过25余年
的灌溉发展,昔日满目枯黄的渭北旱塬,已成为翠绿尽染的绿洲。
截止2013年底,累计引水15.12亿m3,灌溉农田1200万亩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
灌区目前复种指数1.35。
小麦单产由灌前的平均不足260kg提高到目前的400kg,水利条件好的区域已达450kg以上。
玉米由灌前的不足350kg提高到目前的550kg,高产已达850kg。
苹果亩产2500~3500 kg。
灌区农业作物年总产量达42.2万t,年农业总产值约35亿元。
灌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安居乐业,到处呈现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今,石堡川水库已成为灌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
随着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逐年实施,灌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
石堡川水库灌区虽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开灌以来渠系工程又担负着持续繁重的灌溉任务,工程老化失修破损十分严重。
渠道上的险工险段以及输水建筑物成为渠道输水安全和输水能力的制约因素,灌区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滑坡,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到灌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