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马尔萨斯(1766-1834年) 李嘉图(1772—1823年) 穆勒(1773—1836年)
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 存在着生态边界。
.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
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
.
10
(三)《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报告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的总 观 点,并在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 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 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 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 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14
内涵(两个基本点)
1) 需求--人的基本权力
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就业、教育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
资源开发与环境限度不能被突破
2)限制--“人人平等” 不剥夺后代人的权
.
15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数量增长:产品、产值等的增长
.
9
(二)《世界自然保护策略》
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①解释生命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②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 ③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
虽然《世界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 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 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加了会议,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
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
治的事务议程。
.
5
(1)会议通过了《人类
环境宣言》
(2)大会确定每年的6月5
日为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
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
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
注。
.
6
(二)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 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 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
1. 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 性文件。
2. 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 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 公约。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重点)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与行 动纲领 第四节 环境管理
.
2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虽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明 确提出于当代,但在我国,朴素的可持续发 展思想却是源远流长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 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的。早在我国的春秋战 国时期,就有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 的论著。
用EC表示,度量单位与生态足迹相同(全球公顷,
ghm2)。
.
22
(四)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根据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可以计算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当一个地区的 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则出现生态赤字 ;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 盈余,计算公式如下:
.
8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三份重要报告
(一)《增长的极限》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如下。 1. 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 之间的关系; 2. 世界系统的五个基本因素:人口增长、粮食生 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项基本因素的 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 3. 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
.
11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
12
“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 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 的发展途径”
.
13
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1993年 所著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中提出了如 下的定义:“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的福 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
19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
1、生态学方向的指标体系 —生态足迹法
(一) 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 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 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的 生态足迹。
.
20
(二)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模型
EF N ef
式中, ef为计算中某一定数量人群总生态足迹 (全球公顷, ghm2); N 为总人口。
.
21
(三) 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是指“生态系 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 容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及其可 维持养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 口数量”。
.
7
(三)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时间:2002年8月26日~9月4日 地点:南非约翰内斯堡 目标:全面审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
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行 动的战略与措施,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 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 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目的
社会
经济
基础
生态
.
条件
18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的公平。
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代际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持续性原则
社会和经济发展不超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
3)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性原则
5)可持续发展的阶越性原则
经济增长
质量提高:指经济效益和经济活 动质量的提高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
16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 持续性原则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
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
17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