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QRS总时间>0.10s,但常 <0.12s。
(4)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 低平、双向或倒置,伴有ST 段缺血型压低达0.05mV以上 ,而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中 见T波直立者,表示左室肥 大伴心肌劳损。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右心室肥大 (1)右心室高电压表现: ① V1或V3R导联R/S≥1。 ② aVR导联R/S或R/q≥1或R >0.5mV。 ③RV1+SV5>1.05mV,重症可 >1.2mV。 (2)心电轴右偏,常见顺钟向 转位。 (3)QRS总时间正常。 (4)伴右胸导联ST-T改变者称 右室肥大胖劳损。
依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可分为“Q波型心梗”、“ 非Q 波型心梗”;“ST段抬高心梗”、“非ST段抬高心梗”等。
2021/3/20
心肌梗死的定位
•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部位折判断主要根据坏 死图形(异常Q波或QS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 决定。
• 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血 供区域相关,因此心电图上的定位与病理基 本一致。
Ⅱ L.A. R.A.
V1 1 2
R.A. L.A.
Ⅰ、Ⅱ、aVL、aVR导联P波增宽,时限≥0.12s, 常呈双 峰型,两峰间距≥0.04s;V1 P波多呈先正后负双向波, 将负向波时间与振幅相乘称Ptfv1 ,左房肥大时Ptfv1≥ 0.04mm.s。常见于二尖瓣病变,称为“二尖瓣型P波”。
2021/3/20
双心室肥大
1、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 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可互相 抵消而呈现正常的心电图。
2、或仅表现为一侧心室肥大 的图形而掩盖另一侧心室肥大的 存在。
3、如果左、右心室的除极过 程存在时相的差别。则仍有可能 将左室肥大与右室肥大,按时序 先后分别显示出来。
2021/3/20
2021/3/20
2021/3/20
心电图特征
1、 在R波向量本来就偏 小的导联(V1、 V2、 V3),呈QS波。
2、 在原来呈负向波Q的 导联,Q波增宽( >0.04sec)。
3、 R波减小(Q/R ≥ 1/4)。
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的演变过程
请结合 下列心电图 观察演变过 程
心肌损伤
急性 急性 近期 陈旧
心肌缺血 2021/3/20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
一 房、室肥大
• 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有心肌除极所 产生的电压增高。
• 心房(室)壁增厚、心房(室)腔扩大以及 由心肌细胞变性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 激动的总时程延长。(P波、QRS波时间延长 )。
• 心室壁肥厚、劳损以及相对供血不足引起心 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ST段和T波的改变, 即STT改变)。
或RV5+SV1>4.0mV男) RV5+SV1>3.5mV(女)
V3
V62021/3/20Ⅰ NhomakorabeaⅡ
Ⅲ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② RI>1.5mV, RaVL>1.2mV,RaVF >2.0mV, RI+RⅢ>2.5mV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2)心电轴左偏,常呈逆钟向转 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 后出现缺血、损伤、坏死3种类型的图形。心脏各部位 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分支的血供,因此可在心电图上的 改变常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上依次可有 “缺血型”、“损伤 型 ”和 “坏死型”改变。
2021/3/20
坏死型心电图改变
Q≥1/4 R Q≥0.04s
2021/3/20
双心房肥大
Ⅱ R.A. L.A.
V1
R.A.
L.A.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其振幅≥0.25mV,时间≥0.12s;V1P波高大双向,振幅超 过正常范围,P波宽度也增宽。
2021/3/20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V1
V4
V2
V5
(1)左室高电压表现: ① RV5(或RV6)>2.5mV
右心室肥大
(5)某些右室流出道肥厚,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 重,可引起严重右心室肥大,V1导联不出现R波, 而表现为: ① V5(V6)呈rS型(R/S<1),即极度顺钟向转位 ; ②I导联低电压(<0.5mV),心电轴右偏常>+ 90。
2021/3/20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2021/3/20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①
②
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可 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心电图 特征主要为ST段的偏移。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平直压低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或透壁性心肌缺血 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抬高②。
2021/3/20
2021/3/20
冠脉血供
• 右冠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 、室间隔后1/3部,部分左心 室膈壁。
• 前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 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 2/3部。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缺 血 区
由于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推迟,使 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抗衡的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 消失,故而使T波向量增加,面向缺血区的导联 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对称性T波。
2021/3/20
透壁性、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缺 血 区
由于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心肌复极由心内 膜开始而后向心外膜方向推进,从而面对缺血区 的导联出现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的,对称性的T波 。
2021/3/20
右心房肥大
Ⅱ
R.A.
L.A.
V1
R.A.
L.A.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其 电压≥0.25mV;,双向时P波振幅算术和≥0.20mV;宽度 并不增加;又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 病和某些先心病。
2021/3/20
2021/3/20
左心房肥大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T Q
ST
R
心梗演变过程
超急性期 数分到数小时
波
急性期 数小时、数天、数周 段
波
亚急性期 数周到数月
陈旧期 数月到数年
波
2021/3/20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要点
冠状动脉闭塞时受累部位心肌发生坏死,面对坏死区的导联 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近坏死区的导联呈现损伤型改变,外围 的导联呈缺血型改变。若上述三种图形同时存在则急性心肌梗死 的诊断基本确立。最重要的是连续记录心电图,观察心肌梗死时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过程,则诊断更为明确。
(4)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 低平、双向或倒置,伴有ST 段缺血型压低达0.05mV以上 ,而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中 见T波直立者,表示左室肥 大伴心肌劳损。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右心室肥大 (1)右心室高电压表现: ① V1或V3R导联R/S≥1。 ② aVR导联R/S或R/q≥1或R >0.5mV。 ③RV1+SV5>1.05mV,重症可 >1.2mV。 (2)心电轴右偏,常见顺钟向 转位。 (3)QRS总时间正常。 (4)伴右胸导联ST-T改变者称 右室肥大胖劳损。
依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可分为“Q波型心梗”、“ 非Q 波型心梗”;“ST段抬高心梗”、“非ST段抬高心梗”等。
2021/3/20
心肌梗死的定位
•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部位折判断主要根据坏 死图形(异常Q波或QS波)出现于哪些导联而 决定。
• 发生心肌梗死的部位多与冠状动脉分支的血 供区域相关,因此心电图上的定位与病理基 本一致。
Ⅱ L.A. R.A.
V1 1 2
R.A. L.A.
Ⅰ、Ⅱ、aVL、aVR导联P波增宽,时限≥0.12s, 常呈双 峰型,两峰间距≥0.04s;V1 P波多呈先正后负双向波, 将负向波时间与振幅相乘称Ptfv1 ,左房肥大时Ptfv1≥ 0.04mm.s。常见于二尖瓣病变,称为“二尖瓣型P波”。
2021/3/20
双心室肥大
1、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 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可互相 抵消而呈现正常的心电图。
2、或仅表现为一侧心室肥大 的图形而掩盖另一侧心室肥大的 存在。
3、如果左、右心室的除极过 程存在时相的差别。则仍有可能 将左室肥大与右室肥大,按时序 先后分别显示出来。
2021/3/20
2021/3/20
2021/3/20
心电图特征
1、 在R波向量本来就偏 小的导联(V1、 V2、 V3),呈QS波。
2、 在原来呈负向波Q的 导联,Q波增宽( >0.04sec)。
3、 R波减小(Q/R ≥ 1/4)。
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的演变过程
请结合 下列心电图 观察演变过 程
心肌损伤
急性 急性 近期 陈旧
心肌缺血 2021/3/20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1
一 房、室肥大
• 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有心肌除极所 产生的电压增高。
• 心房(室)壁增厚、心房(室)腔扩大以及 由心肌细胞变性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 激动的总时程延长。(P波、QRS波时间延长 )。
• 心室壁肥厚、劳损以及相对供血不足引起心 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ST段和T波的改变, 即STT改变)。
或RV5+SV1>4.0mV男) RV5+SV1>3.5mV(女)
V3
V62021/3/20Ⅰ NhomakorabeaⅡ
Ⅲ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② RI>1.5mV, RaVL>1.2mV,RaVF >2.0mV, RI+RⅢ>2.5mV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2)心电轴左偏,常呈逆钟向转 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电图上可先 后出现缺血、损伤、坏死3种类型的图形。心脏各部位 接受不同的冠状动脉分支的血供,因此可在心电图上的 改变常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上依次可有 “缺血型”、“损伤 型 ”和 “坏死型”改变。
2021/3/20
坏死型心电图改变
Q≥1/4 R Q≥0.04s
2021/3/20
双心房肥大
Ⅱ R.A. L.A.
V1
R.A.
L.A.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其振幅≥0.25mV,时间≥0.12s;V1P波高大双向,振幅超 过正常范围,P波宽度也增宽。
2021/3/20
2021/3/20
左心室肥大
V1
V4
V2
V5
(1)左室高电压表现: ① RV5(或RV6)>2.5mV
右心室肥大
(5)某些右室流出道肥厚,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 重,可引起严重右心室肥大,V1导联不出现R波, 而表现为: ① V5(V6)呈rS型(R/S<1),即极度顺钟向转位 ; ②I导联低电压(<0.5mV),心电轴右偏常>+ 90。
2021/3/20
V1
V4
V2
V5
V3 V6
2021/3/20
2021/3/20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①
②
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可 出现心肌损伤,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心电图 特征主要为ST段的偏移。
心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平直压低①;心外膜面心肌损伤或透壁性心肌缺血 时,面向损伤区导联的S-T段抬高②。
2021/3/20
2021/3/20
冠脉血供
• 右冠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 、室间隔后1/3部,部分左心 室膈壁。
• 前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 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 2/3部。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缺 血 区
由于缺血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时推迟,使 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抗衡的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 消失,故而使T波向量增加,面向缺血区的导联 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对称性T波。
2021/3/20
透壁性、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缺 血 区
由于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心肌复极由心内 膜开始而后向心外膜方向推进,从而面对缺血区 的导联出现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的,对称性的T波 。
2021/3/20
右心房肥大
Ⅱ
R.A.
L.A.
V1
R.A.
L.A.
P波尖锐高耸,在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其 电压≥0.25mV;,双向时P波振幅算术和≥0.20mV;宽度 并不增加;又称为“肺型P波”。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 病和某些先心病。
2021/3/20
2021/3/20
左心房肥大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T Q
ST
R
心梗演变过程
超急性期 数分到数小时
波
急性期 数小时、数天、数周 段
波
亚急性期 数周到数月
陈旧期 数月到数年
波
2021/3/20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要点
冠状动脉闭塞时受累部位心肌发生坏死,面对坏死区的导联 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近坏死区的导联呈现损伤型改变,外围 的导联呈缺血型改变。若上述三种图形同时存在则急性心肌梗死 的诊断基本确立。最重要的是连续记录心电图,观察心肌梗死时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过程,则诊断更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