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 IO TECHNOLO GY BULL ETIN

2009年第9期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张鹏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 体细胞诱导成为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 luri potent ste m cell,iPS cell )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生命科学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之举。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这项研究已经在细胞重编程的机理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临床医学的应用等领域引发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而且,这一非克隆干细胞技术的诞生,成功地避开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伦理问题,极大地推动该领域和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从iPS 细胞的研究历程、iPS 细胞的构建机理、iPS 细胞研究的最新应用成果以及iPS 细胞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评。

关键词: 体细胞 多能干细胞 重编程 外源因子

Progress on I nduced Pluri potent Ste m Cells

Zhang Peng

(College of B iological Sciences and B iotechnology,B ei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B eijing 100083)

Ab s trac t: The research on inducing s omatic cells int o p luri potent ste m cells has been seen as dramatic breakthr oughs in the ex 2

p l orati on of mechanis m of the disease and app ly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within three 2year ti m e .Moreover,the appearance of this non 2cl oning ste m cell technol ogy successfully avoid the l ong 2vexed questi on of ethics,is a str ong i m petus t o the field and related scientific fields .The paper focused on several as pects of iPS,including the research course,constituti on mechanis m,the latest app licati on,and devel opment p r os pects .

Key wo rds: Somatic cells Pluri potent ste m cells Rep r ogramm ing Exogenous gene

收稿日期:2009204209

作者简介:张鹏(1987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E 2mail:zhangpengdyx@

1 i PS 细胞的研究概况

111 细胞重编程

细胞重编程是指成熟细胞由分化的状态被逆转

到一种未分化状态的过程[1]

。在核移植实验中被发现的细胞重编程现象,证明了体细胞能够被逆转到全能的状态,并且可以用于区分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变化。目前,已经有多种实验方法可以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

体细胞核转移技术(s 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 2fer,SCNT )是研究较早的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它是将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经过培养,核移植后的细胞会经历一个重编程的过程,逆转到全能的状态。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利用这种方法已经获得了多种核移植动物,也建立了来源于核移植胚胎的胚胎干细胞系。然而,此项技术具有很多的局限性:

实验条件要求高、技术繁杂;克隆的效率很低;涉及到胚胎的破坏,有伦理道德的限制。

其次,将成熟的体细胞与胚胎干细胞(ES 细胞)、胚胎癌细胞(EC 细胞)等具有多潜能的细胞融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体细胞发生重编程[2,3]

Cowan 等[4]

发现,用病毒和聚乙烯乙二醇使ES 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融合,能获得稳定的杂交细胞,这种杂交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周期等与ES 几乎一样,拥有ES 的特征物质并能在一定药物诱导下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体细胞与多能性细胞的染色体共存于一个细胞核中,使得融合的细胞具有两套染色体。同时,此项技术还面临着融合效率偏低,移植后会发生排斥现象等很多难以突破的技术障碍。

多能细胞的提取物与体细胞共孵育也可一定程

2009年第9期张鹏: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度上的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Taranger等[5]的研究表明,使用多能细胞的提取物来诱发体细胞重编程,能驱动体细胞新的基因表达模式。这种方法为研究体细胞重编程的调控机理开辟了新的途径,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技术手段不成熟,所诱导的重编程效果也十分有限。

此外,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多能性干细胞还可以由某些类型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自发产生。J iang等[6]发现,成年动物骨髓来源的细胞能在长期体外培养后形成多能性成体前体细胞(MAPCs)。精原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偶尔能形成类似ES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的现象也相继被发现[7,8]。

总结上述方法,其重编程的效率和程度都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和政策的严格限制,发展和应用一直难以寻得突破,这使得科学界希望寻找到一种实用性强,又不会引起伦理争端的细胞重编程手段。

iPS细胞的构建方法是,通过导入与多能性相关的外源因子诱导体细胞核发生重编程,从而使体细胞转变成多能性干细胞。这是一种具有很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与之前的方法相比,简便易行,重编程的效率和程度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摆脱了材料来源和伦理学的诸多限制,因而该研究成果自诞生就引起了生命科学领域一次巨大的轰动,对今后重编程研究的发展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12 iPS细胞的研究简史

Takahashi和Ya manaka[9]将24个候选基因的c DNA序列分别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它们导入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鼠尾成纤维细胞(TTF),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结果发现被O ct4、Sox2、c2M yc和Klf44种基因组合感染的细胞获得了Fbx15+的多潜能干细胞系,该细胞系在细胞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标志物等方面与小鼠ES细胞非常相似,研究小组将这种细胞命名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cell)。将iPS细胞注射到先天免疫缺陷的裸鼠皮下,得到包含三胚层细胞的畸胎瘤,进一步证明它具有类似ES细胞的发育潜能。

这一研究成果于2006年8月发表后,立刻引起了研究iPS细胞的热潮。一年后,另一研究小组W ernig等[10]证明了iPS细胞的实验可靠性,并与Ya2 manaka研究小组[11]同时发现iPS细胞能够通过种系传递,他们使用Oct4或者Nanog的内源性表达作为筛选标志取代了最初的Fbx15,得到的iPS细胞在形态学、基因表达状况和表观遗传修饰方面都与ES细胞十分相似。此外,这些iPS细胞可以产生嵌合小鼠,并能够嵌合到生殖系中。随后,另外两项研究相继报道了利用形态学作为筛选标准来建立iPS细胞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建立人类iPS细胞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优势[12,13]。

2007年11月,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宣布,人类体细胞被成功诱导为多能干细胞。Takahashi等[14]是利用慢病毒载体携带他们在小鼠实验中使用过的4种因子,实现了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而Thom s on的实验小组[15]则独立从14种ES高表达基因中筛选出4种基因O ct4,Sox2,N anog和L in28,转入胎儿和幼儿成纤维细胞后获得类ES细胞。

随后,Daley小组[16]用实验手段排除了iPS细胞来自成纤维细胞中混有的极少量成体祖细胞的可能。来自中国的邓宏魁等[17]通过将多种因子联合4个基本的转化基因OCT4,SOX2,K L F4和c2M YC 诱导iPS细胞,再经过一个筛选平台对多种因子进行筛选,结果发现有2种因子p53si RNA和UTF1可提高iPS的转化效率达到100倍。

目前,iPS细胞的建立方法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其安全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研究更是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人类细胞的研究和疾病模型动物的治疗,说明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对将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极具价值。

2 i PS细胞的构建

iPS细胞的建立主要包括3个过程:将几个重要的多能性相关基因导入已分化细胞中;通过药物或形态学特征对转染的细胞进行筛选;对iPS细胞进行鉴定,证明其具有多能性。

211 诱导因子

Oct24和Sox2都是典型的多能干细胞特异转录因子。Oct24只在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胚胎癌细胞(EC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中表达,当这些细胞被诱导分化为体细胞时,Oct24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