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民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县人民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
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
1.项目概况
赵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的二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级爱婴医院。
该院以胸外科为重点,可开展胸外、脑外、骨外、普外、泌尿外科、小儿外科高难手术,外科技术水平在全区同级医院处领先地位。
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赵县人民医院购置II类射线装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血管造影机1台,其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位于院区走廊西侧0.6m,门诊楼北侧18m 花坛处,血管造影机机房位于院区东侧,原锅炉房内北部,北距内科病房楼15m。
赵县人民医院Ⅱ类射线装置血管造影机(DSA)未批先建,赵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10日针对该台血管造影机未批先建,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整改,出具了整改报告,并根据赵县环保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要求补交了罚款。
本项目拟建加速器机房为单层建筑,设置于院区走廊西侧0.6m,门诊楼北侧18m花坛处,加速器机房东侧为廊道,南侧为空地,隔空地为门诊大楼,西侧为控制室、走廊,北侧为空地,隔空地为病房楼。
直线加速器机房50m范围内无敏感点。
拟建血管造影机机房为单层建筑,位于院区东侧,原锅炉房内北部,北距内科病房楼15m,机房北侧为患者等候区、污物间、导管冲洗间,西侧为设备间,南侧为控制室、更衣
室,东侧为升华街,机房正上方人员不可达。
机房东侧隔路25m处有民宅。
2.评价标准
(1)、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剂量限值:
职业人员每年所受到的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公众成员每年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
剂量约束值:
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将职业人员所受到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a,公众成员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a作为本项目的剂量约束值。
(2)、职业卫生标准
《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126-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 201.2-201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
直线加速器迷道门处、控制室和机房墙体外30cm处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
血管造影机机房屏蔽体外0.3m处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
(3)、有害气体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O3最高容许浓度不超过0.30 mg/m3,NO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不超过10.0mg/m3。
(4)、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要求、屏蔽厚度要求如下。
(5)、根据《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标准要求》(GBZ126-2011)中防护要求:
该标准中“6.1治疗室防护要求”条款对治疗室防护要求如下:
①治疗室选址,场所布局和防护设计应符合GB18871-2002的要求,保障职业场所和周围环境安全;
②有用线束直接投照的防护墙(包括天棚)按初级辐射屏蔽要求设计,其余墙壁按次级辐射屏蔽要求设计,辐射屏蔽设计应符合BGZ/T201.1的要求;
③穿越防护墙的导线、导管等不得影响其屏蔽防护效果;
④治疗室和控制室之间必须安装监视和对讲设备;
⑤治疗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治疗室不应小于45m2;
⑥治疗室入口处必须设置防护门和迷路,防护门应与加速器联锁;
⑦相关位置(例如治疗室入口处上方等)应安装醒目的辐射指示灯及辐射标识;
⑧治疗室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4次/h。
(6)、X射线设备现场防护用品配备要求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配备不少于下表7-3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低于0.5 mmPb。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
3.工艺分析
(1)、医用直线加速器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产生高能电子束的装置,它的结构单元为:加速管、电子枪、微波系统、调制器、束流传输系统及准直系统、真空系统、恒温水冷系统和控制保护系统。
电子枪产生的微波贾素波导管加速后进入偏转磁场,所形成的电子束由电子窗口射出,通过空气射到金属钨靶,产生大量高能X射线,经初级准直器和均整器形成剂量均匀的X射线束,再通过监测电离室和次级准直器限束,最后到达患者病灶实现治疗目的。
(2)血管造影机
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
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
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
4.项目安全措施
(1)工作场所布置
①加速器
加速器机房控制室和治疗室相隔,治疗室面积约75m2,治疗室迷道为直迷路设计,有用线束仅向南墙、北墙、屋顶及地面照射。
加速器机房布局符合《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
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201.1-2011)中“治疗装置控制室应与治疗机房分离”的规定及《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标准要求》(GBZ126-2011)中“新建治疗室不应小于45m2”、“治疗室入口处必须设置防护门和迷路”等规定。
因此本项目加速器机房布局合理。
医院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作为辐射防护控制区,控制室作为辐射防护监督区,在治疗室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标识,安装工作指示灯等,本项目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辐射防护分区的划分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规定。
②血管造影机
血管造影机为单管头X射线机,血管造影机机房面积为56m2,长8m,宽7m,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最小单边为3.5m,最小有效面积为20m2”要求。
医院将介入手术室作为辐射防护控制区,控制室作为辐射防护监督区,在治疗室入口处设置电离辐射标识及中英文警示说明,安装工作指示灯等,本项目血管造影机辐射防护分区的划分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规定。
(2)实体辐射屏蔽设施
直线加速器机房四周主体墙均为混凝土浇筑,机房东西长为10.7m、南北长为13.25m、高为6.25m,主屏蔽墙为南墙和北墙,机房体积为278m3。
北墙主屏蔽区为235 cm,次屏蔽区为135cm;迷道内墙主屏蔽区为190cm,迷道内墙次
屏蔽区为135cm,迷道外墙为120cm;东墙厚度为135cm,西墙厚度为155 cm;房顶主屏蔽区厚度为240cm,次屏蔽区厚度为140cm。
机房设置电动门体,铅当量为12mm。
机房门左右、上搭接均为15cm,机房门下方在10cm深的凹槽内。
血管造影机机房面积为56m2,长8m,宽7m,高2.8m;四周墙体为240mm砖墙+5cm硫酸钡抹面;楼顶为100mm混凝土+5cm硫酸钡抹面;铅玻璃,铅当量为3mmPb,病患门:尺寸1.44m×2.1m,铅当量为3mmPb;控制室门:尺寸0.9m×2.1m,铅当量为3 mmPb。
(3)其他安全装置
①直线加速器
门口设有“电离警告标识”及工作状态指示灯,出束时,红灯亮起,其他人员尽量远离。
机房配置门机联锁,只有当防护门关闭,出束照射系统才能启动,防护门不关闭,出束照射系统不启动;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停止出束,控制台复位后出束照射系统才能出束。
机房设置可视对讲装置,控制室操作台亦设置对讲装置,医护人员可以在操作室内同治疗室内的人员交流。
安装监视摄像头,位于迷路机房东侧墙上。
操作台设有操作钥匙锁定开关,只有相关人员可以开启直线加速器。
直线加速器机房共设置7个急停按钮。
在控制室设置1个急停按钮,治疗床上设置1个急停按钮,迷路内墙设置1
个急停按钮,西面墙上设置2个急停按钮,东面墙上设置1个急停按钮,北面墙上设置1个急停按钮,一旦有人员滞留直线加速器机房内,但直线加速器已经出束,应立即启动机房内墙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病人如果感到不适想要停机,可以启动直线加速器床侧的紧急停机按钮,使直线加速器停止出束。
机房内采用排风系统同外部进行空气循环。
机房内进风口位于机房西南侧迷道入口处设置进风口,采用上进风,为Z型设计;出风口位于机房内西北侧,采用下出风,为U型设计。
机房体积为278m3,风机风量为1400 m3/h,该机房通风换气率可满足机房通风换气率最低4次/h的要求。
各种线缆沟等通道与屏蔽墙成U型穿过,不允许有用线束和泄露射线直接射向治疗室外。
②血管造影机
患者门门口设有“电离警告标识”及工作状态指示灯;设置门灯联锁装置,防护门关闭,设备出束,红灯亮起,其他人员尽量远离;设置闭门装置;控制室对讲装置的麦克位于操作台,机房内设有对讲系统,喇叭安装于治疗室墙上,医护人员可以在操作室内同治疗室内的人员交流。
机房设置通风系统,采用的空调具有新风换气功能。
(4)防护用品
现场应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
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
直线加速器机房个人剂量仪12枚,个人剂量报警仪6台。
直线加速器机房配备便携式χ-γ剂量率仪1台。
血管造影机机房配备个人剂量仪14枚,铅衣、铅帽子、铅围脖、铅眼镜各7套,个人剂量报警仪7台,铅悬挂防护屏1个,铅防护吊帘1个,床侧防护帘1个,床侧防护屏1个。
血管造影机机房配备便携式χ-γ剂量率仪1台。
(5)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射线装置的正常使用及各项日常管理等工作,该院制定了相关各项规章制度例如《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辐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辐射场所监测方案》、《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制度》、《辐射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操作规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6)人员培训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
该院直线加速器工作人员6人,血管造影机工作人员7人,均取得了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
5.项目可行性结论
综上所述,基本具备了使用Ⅱ类射线装置应具备的条
件。
在切实落实本报告中规定的防护安全和环保措施及各项规章制度后,从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赵县人民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