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课堂教学设计新的理解和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课堂教学设计新的理解和尝试
发表时间:2011-09-19T09:15:47.017Z 来源:《学园》2011年6月12期作者:童立梅[导读] 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由重教师“教”转为重学生的“学”。
童立梅安徽省凤台县古店乡芹沟小学【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关注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具体做到这些,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由重教师“教”转为重学生的“学”。实施步骤如下:(1)教学设计上,体现师生间是“导游”和“游客”的关系;(2)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3)进行有创意的阅读。
【关键词】重学主动实践创意【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2-012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过程即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交往、共同互动过程,是实现教学重“教”向重学生“学”的转移。为了实现这种教学的转移,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往往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考虑的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形成程序化的课堂教学,使课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僵化,限制和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各方面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要打破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理念,就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被动的和依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我首先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面向学生全体,让学生预习、自学课文,搜集与学习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学习《小兴安岭》一文时,可搜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文字资料,风光图片,自己游览山河的照片、感受,与小兴安岭景物特点类比、对比的资料。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荐出理解课文内容较深入,生活经验较丰富的同学当“导游”,其他学生为“游客”群体,形成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全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作为学的行为主体,一开始就主动参与,为整个教学的过程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引进学生生活化的综合活动,营造学生生活环境的氛围,置教学过程于学生生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转化教学训练的目标,成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使学生自主地去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往,又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样的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利于强化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常常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如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过程时,无论是第一板块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自学、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还是第二板块的教学过程,“导游”(学生)引导“游客”(学生)看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运用课文内容的叙述,资料的解说,“游客”的质疑,读文、感悟、体验,乃至第三板块的总结式讨论交流,都能促使学生相互交流、畅谈感受,发表见解,这就是实施语文实践性的教学,是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学习并运用语文。这样,学生就有随时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三进行创意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语文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问题性。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去实践、参与、了解,搜集并运用资料,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语文学习要重阅读能力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往往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略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学生阅读盲目,流于形式,仅是机械式地读死书。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有创造性地阅读,注重学生对所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实际运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因此,在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的三个板块中,我注意渗透这些环节:首先,让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自学课文,搜集学习和生活的相关资料,凭借自己已知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其次,从不同角度品味“导游”和“游客”,获得审美体验。最后,反思感受、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思路,教师担任了“导游”和“游客”双重角色,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不但使学生之间的合作紧密,而且使学生和学习的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活动氛围和积极的心理氛围。〔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