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儒家诗教观产生的动因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儒家诗教观产生的动因及其影响

发表时间:2016-10-22T16:02:24.99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6月作者:郭焕苓

[导读] “诗教观”一直被我国视为重要的教育观念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诗教观”一直被我国视为重要的教育观念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儒家诗教观产生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动因,深深影响到了我国近现代以来的美育观念,成为美育观念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诗教观;动因;美育观念;基础

诗教意指通过诗歌教化作用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行的教育形式。就时间而言,它最初萌生于上古时代周王朝时期的礼乐制度,诗与乐不分,学诗用乐都具有服从周礼的实用目的,是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那里才得以正式形成,在孟子,荀子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随之诗教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在魏晋南北朝直至明清,儒家诗教观一直被视为教育的重要观念之一。

一、儒家诗教观的产生及其发展

先秦儒家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孔子的诗教观建立在《诗经》基础之上的,《论语.为政》云:“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孔子借用“无邪”的美好之意来形容《诗经》三百篇的思想健康纯正,符合社会道德和礼义规范。《诗经》成为孔门弟子从事社交活动和获取功名利禄的必读书。孔子在《尚书.尧典》中萌生的“诗言志”说中归纳出他著名的“兴、观、群、怨”的诗教观,《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从这四个角度去谈,强调诗的作用,读诗是来培养学生“事父”、“事君”的忠孝思想。他主张诗教可使人思想、道德情操得以美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治教化。

孟子的诗教观是对孔子功利性诗教观的继承与延续。孟子从道德修养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天地自然本性的体现,因为天地自然是至纯至善的,善是天地化育的表现,所以人要秉天“性”行事,自觉存心养性,这样孟子就把天地自然的至纯至善作为了人修心养性的依据。荀子更强调外在的人伦制度即“礼”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约束、限制,不同于孔子强调“仁”。荀子认为诗、书、礼”、“乐”等反映的是圣人的思想,因而整个国家要想国力强大就必须推行“礼”教,而推行“礼”教必须以诗教为前提,那么诗教便具有了政治思想教育功能以及道德规范功能。

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儒学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思想,走向了经学化的道路。汉代最早言《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属今文经学,讲求经世致用对诗教影响较大。古文经学当属《毛诗》一家,在前人诗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诗教体系,使得诗教得以最终完成和理论上的定位。《诗大序》里强调诗教能够使一切得以美化,到了《诗小序》里,诗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并走向极端。

魏晋时期自曹王的《典论?论文》为始,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即“文的自觉时代”,“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宣告终结。这一时期以文体的自觉与创作主体的自觉为主要标志,随之还有文学批评的自觉,其影响绵延至南北朝,发展到对“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诗教的革新。

唐代诗教观念与现实主义、政教、审美结合。它以“人文”立论,既强调了文学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也不忽略文学表达个人情志的本体职能,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超越了传统的功利批评。宋元诗教不断建构、根抵理学,时受冲击自北宋始,出现了以欧阳修为领袖的诗文革新运动,力制晚唐文风诗风的蔓延,不断反思文学与国运兴衰之关系,体现出对诗歌政教功用的重倡。诸多论者都高标诗教,不断建构诗教体系。对诗歌教化功用的论说成为诗学政教之论的首要内容。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新兴商品经济的发展,文人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因而诗教遭遇挑战,构建艰难。诗教一分为二。一批前朝遗民诗人和理论家们历经明朝动乱,饱尝王朝灭亡之痛,痛定思痛,总是返回到儒家学说中去寻求种种判断是非的理论依据,清初诗论,虽表面上鄙薄明代的复古派,但在理论上实是以儒家传统诗教为依归。同时,他们又受到唐代美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诗的特殊本质及其审美创造的艺术规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因而在其实质上是改善了传统的儒家诗学。

二、儒家诗教观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儒家的诗教观自萌生以来就伴随着很强的功用目的,这与当时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管理看不见的手段,成为上层阶级和底层知识分子消遣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修养。自上古周王朝时代以来重视诗教和乐教,知识分子和贵族阶层学诗重乐目的是为了服从于“礼”,即在公共场合展示自身素养和高尚品德。孔子承继西周以来勘天、重人的传统,希望通过为师教学来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其目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培养弟子们良好的道德善行。汉代《毛诗序》等无不是想通过诗教的方式来使人类发现良知,保持善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但无论是培养人才,亦或是服务于政治,都是教育本身使然,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儒家诗教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自身在发展,即通过文学和音乐的教化来使人思想、道德,情操得以美化,培养人的美感,重视美育本身,这是孕育的几千年文明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方式,成为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重要根基。

(二)服务于政治功用目的。自诗教观念萌芽以来,无论哪一种诗教观大体上都是为了培养君子或者政治人才的需要,服务于政治的功用性目的。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孔子的诗教始终强调其社会功用,主张诗从属于伦理道德和政治,是以跻身统治阶层为目标的诗教,是功利性的诗教。“兴”是抒发情志,“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即讽怨不平之事,这里强调的不是诗歌本身的规律,特质,而是诗的作用,读诗是来培养学生“事父”、“事君”的忠孝思想,其目的在于达到恢复周礼的政治目的。他的讲学重教的教育思想核心,是“学而优则仕”,即在教育培养之下,使一批学业优秀、才艺超群的弟子能够脱颖而出,步入仕途,成为治理国家政事或从事外交事务的官员。儒家诗教延续至今仍保留其传统,功利性一直是诗教的潜在含义,成为历代科举选拔,重要人才,维持政治根基的重要依据。

三、儒家诗教观对中国近现代美育观念的影响

“美育”或称“审美教育”,大致指的是讲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或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为媒介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将人美化,使人不知不觉的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培养起融美于心灵习惯。目前学界多数人持“西方美育论”观念,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