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巧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计算机将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
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小学数学和其它课程教学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应该从课堂引入,重难点突破,增加课堂容量及趣味性等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借助多媒体巧设情境,优化课堂引入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也不会很积极主动,教学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而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引入呢?笔者认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趣味情景导入法
导入数学课要寓趣味于其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比如,在讲《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这一节,本节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于是我就先展示了一幅在小学学过的乌鸦喝水的动画图像,并命名为——乌鸦喝水。
学生觉得熟悉而又新奇一下子活了起来,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图像,并紧跟着提出了一些问题:(1)你能帮乌鸦想一个办法让它能喝到水吗?(2)你能发现这幅图中的函数关系吗?(3) 瓶中的水距瓶口还有多少厘米?(4)若每个石子都能让瓶中的水上升1厘米,小乌鸦至少需要叼入多少粒小石头才能喝到水?(3)若叼入20粒小石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利用多媒体这种强大的音象功能,从而使课堂导入生动自然,趣味横生。
2、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通过对一类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这是数学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会占去
板面大部分空间且不能移动。
但利用多媒体,会省时,省力,增加容量。
也便于学生进行比较观察。
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1)(X+1)(X-1)=?
(2)(X+2)(X-2)=?
(3)(a+1)(a-1)=?
(4)(2a+b)(2a-b)=?
(5)(4+a)(4-a)=?
然后点击出答案并用不同色彩引导学生比较等号左右的特点,通过归纳猜想的方法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这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导入,不仅省去了教师无用的劳动时间,同时也紧凑了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 、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而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恰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5x2-9x+4=0的一个根为x1= 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 4/5,所以x2=4/5÷1=4/5,请同学们验算。
”当学生确信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
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
”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4、以旧换新法。
利用多媒体,通过复习旧课,设计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产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是由数学知识系统本身的发展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教者,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问题也要似在温故,而实在知新。
此法也是常用手段。
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作图,动画,变色等功能,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定理的证明特别是辅助线这一难点也是不功自破,从而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效用。
5、生活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教师可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看得见,摸得着”,如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
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爱的火花。
其次: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科目比较而言,较为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以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
而教学重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比如在讲“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
节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外乎是将教具进行比划演示,这很难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
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说清楚,学生也很难掌握。
若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可让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
后的运动过程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
从而很容易的既形象又生动的突破教学重、难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在以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缺少一定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画图、绘制图表和处理数据等工作,工作量很大,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工作,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研究二次函数y=ax 2+bx+c(a≠0)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对于函数y=x2、y=x2+1与y=x2-1的形状是否相同,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用描点法耐心力求准确地在黑板上画出函数的图象,再归纳性质,这样一要花费很多时间,二由于图象叠在一起时看不清,三则图象不能随意变化,不好比较、概括、抽象出有关性质,因此,学生任教师怎么说也不相信三个图象是形状相同的,总认为y=x2+1的图象较小,而y=x2-1的图象较大。
如今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支持下,用平移法便能轻松地解决问题。
象上述这课件起到了缩短教学时间,化静态为动态,直观、形象、清晰地展示图象变化的规律和性质的功效,学生能在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建构,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远远不及这些,比如利用多媒体中的实物展示功能,和网络功能,将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将会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之:多媒体将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多媒体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多媒体会让数学教学更精彩,会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