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韵及入声韵的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声韵及入声韵的消失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罗列了多媒体教学的种种优势,分析了其局限性。并针对其问题,讨论出多媒体教学中应采取的几点对策。展望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最后,谈到了对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的认识和课程整合问题。
关键词:教学模式;多媒体;优势;问题;对策;评价
入声韵是音韵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一般是与阴声韵、阳声韵相对来说的。清代的音韵学者依据韵尾的不同,把中古韵分成三类: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合称为阴声韵;以鼻音[-m][-n][-η]收尾的韵称为阳声韵;以塞音[-p][-t][-k]收尾的韵称为入声韵。入声的消失与入声韵的消失有很大的关系。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入声消失,入声韵尾脱落,并入舒声韵中。例如:“业”“瞎”“北”中古分别收[-p][-t][-k]塞尾,在普通话中塞音韵尾都脱落,分别读成[ie] [iA] [pei]。那它消失的轨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弄清
楚入声和入声韵的关系。那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认为入声韵的消失并不代表入声的消失。入声韵虽与入声有很大的关系,但二者并不等同。入声调的归并不是以入声韵的变化为依据的。我们试结合
方言实例来看:
湘语是有入声的方言,但是湘语区的入声全部没有塞音尾。据杨时逢的《湖南方言凋查报告》所言湖南75个点的音系中,有入声的37个点,而37个点中只有1个点平江有[-g][-?]两个塞音尾,而平江方言是属于赣语昌靖片的,也就是
说湘语有入声的方言区实际上都没有塞尾韵。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在汉语官话区内,既存在有入声也有入声韵的地区,也存在有入声但无入声韵的地区。前者如山西的太原、大同、文水、平遥、祁县等地入声都收[-?]尾;后者如属于西南官话区的四川省和属于西北官话的山东省,四川有近三分之一的地区有入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的西昌、南溪、宜宾、彭县、郫县、华阳等地,山东目前已发现的有入声的利津、章丘、邹平、恒台四点,
这两省的入声区的入声调都是没有塞尾韵的。如下表:
(以上四个点前两个是有入声也有入声韵的地区,后两点是有入声但无入声韵的地区)
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区分清楚入声和入声韵,入声韵的消失不等于入声的消失,但入声的消失就一定意味着入声韵的消失。
对于入声韵的消失,目前学术界达成一致意见的是:宋代是入声韵发生最大变化的时期,塞音尾[-p][ -t][-k]先脱落,然后随着主元音的变化逐渐合流,在脱落过程中变为喉塞音[-?]在合流。但是从具体过程来说又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t][-k]先合流然后再与-p合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t][-k]先合流然后再与-p合流。
汉语各大方言由于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等的不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在这些方言现象中往往保留着古老语言某些成分的残留,也蕴含着语言发展的萌芽,从现时的横向的方言比较中往往可以找到纵向的历时发展的一些线索,所以
我们打算结合方言实例来说明我们的观点。
我们基本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即[-p][-t]先合流,然后再与[-k]合流这一过程。本文拟从各大方言入声韵的合流情况和音理两方面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首先从汉语各大方言入声韵的合流情况来看。各大方言代表点入声韵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州、梅县代表古塞尾韵全部保留;南昌的[-p]并入[-t],属于部分合并;厦门则是古[-t][ -k]白读为[-?];苏州、扬州、太原、张家口代表全部合并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塞尾云在今汉语方言中的拖累大体上是经历了发音部位后移,合并乃至最后弱化而消失的过程。也就是说是[-p][-t]先合流再与[-k]合流,在合流过程中又经历了喉塞尾[-?]的过程,喉塞尾[-?]再弱化。喉塞尾[-?]?弱化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拿山西入声区的方言来证明。在山西入声区内一些地区的音已经开始弱化,读的时候只有短促音而没有了喉部紧缩的现象。比
如文水话中某些入声字的尾已经弱化,喉部紧缩这一过程变得模糊不清。
其次从音理的分析来看。是双唇音,是舌尖中音,两者发音部位都靠前,而是舌根音,发音部位靠后。在语音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相似相近的音先合并,先合并符合人类经济省力的发音原则。至于是合并到,还是合并到是
没有规律可循的,这与发音区人的语言习惯有关。
由此我们认为入声韵的消失是经历了从先合流再与合流,在合流过程中又
经历了喉塞尾的变化,然后再合流这个过程。
参考文献:
⑴邵荣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⑵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⑶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