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0期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相
伟
城镇化包含了人口集聚、土地利用变化、产业升级、空间流动等过程,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土地(空间)城镇化等多种形式。人口城镇化是从“人”的视角实现城镇化,内涵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以及与此相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的空间集中是基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是内核和关键。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开始给予农民工“市民化”待遇,但对人口城镇化的难点和风险却重视不足,而这恰恰是走好人口城镇化之路的重中之重。
一、人口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城镇化的核心
(一)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本源”
尽管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但“人”才是城镇化的惟一主体,实现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才是城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我国城镇化作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事情之一:中国在不足100年的时间内(即新中国成立后的100年),要实现约5亿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城
镇,几乎相当于西方世界在160年的时间里,才能达到的人口和劳动力城镇化。这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促进。因此,走稳、走好人口城镇化之路,将是我国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二)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城镇化中累积问题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较突出的是,过于重视城市空间拓展,而忽视了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一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自1996年以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了3.38倍,但同期城镇人口仅增长了1.08倍。二是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当前,我国统计的城镇人口中包含了1.67亿农民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且参加社会保险的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大部分农民工的家庭成员仍然居住在农村(2009年农民工群体带眷系数仅为0.22),农民工仍然大规模定期往返于城乡之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人口城镇化放在优先位置。
(三)人口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客观需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近期的重点是调整需求结构,提高内需在经济增长动力中的比重。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结构,促使进城农民工转变为市民,可以有效激发其消费潜力。据测算,每年转变1000万农民工可增加240亿元消费。把农民工完全转变为市民,需要大量的消费性投资,如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交通通信等。这将有利于改变投资过于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格局,促进投资结构优化。
建立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的迫切目标,其基础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人口城镇化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有效手段:一是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劳动力要素。当前,我国每个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中投入的劳动折合成工作日算,一年只有近
50个左右,而城市劳动力据估算折合将近500个。二是有利于提高人
力资本积累速度。经验数据表明,同一个人在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生活境况下,在城市中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约比农村高5~10个百分点。
二、人口城镇化中的难点(一)人口继续向城镇集聚的难
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
观察与思考
31
2011年第10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度加大
1.农村迁移人口的结构转变增加了集聚的难度。传统上向城镇集中的农村人口主要是剩余劳动力,未来将转变为农村家庭。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继续向城镇转移的难度较大。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可以支撑城镇化率提高4~5个百分点,但如果没有体制改革或技术创新进一步释放农村劳动力,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化率增速将遭遇“硬门槛”,故必须推动农民工家庭进城。利用“倒推法”模拟结果表明,当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基本实现城镇化时(此时全国总人口约为14亿),需要向城市继续转移约2.9亿农村人口,其中包括1.5亿的劳动力、1.4亿被抚养人口,其抚养比约为0.97,远大于目前0.36的全国平均水平。传统上劳动力进城的动力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一因素,而农村家庭进城将涉及到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进城后家庭经济风险增大、社会关系可能断裂等,迁移动力多变而复杂。
2.体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人口向城镇集聚。目前,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城乡间要素流转不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土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且长期虚置。表现为农民拥有的仅是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增值效益难以享受、使用权无法流转;农民进城意味着放弃土地上的权利,造成物权不完整;加之城镇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不能保证其生活水平不下降,因此,“进城”意味着从更低起点上起步。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的农民进城务工、但户籍进城的农民工却很少的深层次原因。
(二)实现生产方式的稳定转变难度较大
实现进城人口由农业向非农生
产方式的转变,是人口城镇化的核
心。大多数农民工就业集中在城镇
非正式经济部门,而且缺乏劳动合
同保护,一旦经济出现波动,这些经
济部门最容易受到冲击,其中,对没
有劳动合同农民工的冲击更为严
重。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特
别是出口部门的冲击曾一度使
2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形
成“返乡潮”。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高,
农民工难以向正式经济部门转移,
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
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外出农
民工比重约为76.5%,而且50%以
上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
式的技能培训。
如果农民家庭进城却不能实现
生产方式的稳定转变,则蕴藏的风
险更大。
(三)推动生活方式升级困难
进城农民收入难以实现稳步增
长,生活方式转变升级缺乏内在动
力。农民工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成本中40%~60%为劳动
力成本,其利润率仅为3%左右,而
且这些行业的成本传导能力普遍较
弱,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利润脆弱,形
成农民工工资稳定提高的机制困难
不小。
当前,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平均
成本约为10万元左右,按每年实现
1000~1500万农民市民化的速度来
看,每年约需要投入1~1.5万亿元,
即使1/3由政府投入,也将形成巨大
的财政压力。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
题,将可能重蹈其他国家覆辙,出现
大规模城市贫民和贫民窟;或者只
能继续“不完整”的城镇化,保留大
量定期往返于城乡之间的流动人
口,影响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三、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对策
(一)走“人本型”的城镇化道路
将城镇化理念统一到“促进人
的发展”上来,扭转长期以来的“重
物轻人”的倾向,把农村人口转移、
解决转移人口就业和居住问题放到
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口的生活方
式升级作为核心和重点,编制旨在
推动人口城镇化的专项规划。
有序实现高水平的农民工市民
化。用15~20年的时间有序、分步推
进农民工市民化,逐步为符合条件
的农民工提供与城镇人口相同的基
本公共服务包,逐步向农民工家属
拓展城市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有利
于社会融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
制,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市民化。
(二)进行城镇化体制改革攻坚
建立健全城乡间要素流动的渠
道及配套措施。科学合理确定农村
生产要素的产权,建立农村生产要
素流转的平台和框架。重点健全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稳定和
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
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抵押等方
式,实行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推
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体制。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化推
进框架
以“人地”挂钩、“人钱”挂钩为
主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城镇化推进
框架。所谓“人地”挂钩,就是国家在
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时,充分考虑各
地区、城市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数量,
主要用于解决农民市民化的住房、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问
题。“人钱”挂钩,就是国家可建立农
民市民化的专项转(下转第43页)
观察与思考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