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57-01
1.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瞬间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会遗憾不已。
例如:教学”时间的计算”内容,当讲到135分钟=()时()分时,大部分同学都回答是2小时15分,可这时有一同学却把手举得高高地说:”老师,可不可以是1小时75分呢?”其他学生听了,也疑惑地望着老师,教师这时何不利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他们自己去思辨、类比、领悟?于是,教师回答:”这个问题嘛,挺难回答的,你们看,老师今天到学校上课已经有1小时75分了。
”学生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教师故作惊讶地又看了看表,”没错呀,已经有1小时75分了。
”他们笑得更厉害了,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出1小时75分,并在下面画了个?只见学生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又过了一会儿,那名提问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开始慢慢地点头了,渐渐地笑容又回到了她们的脸上,此时,顺势指出,把分化时,应充分化完比较合理。
学生为此而欢乎雀跃,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2.创设探索、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求知之乐
“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紧密配合教材,设置悬念,把数学课讲得生动有趣,教师应恰当地引用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烘托教材,引起学生的思索,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笔下有一个人物叫巴霍姆,他是一个很贪婪的人。
有一天他到草原上去买地,卖地人说:”每天一千卢布。
就是说,你如果愿意出一千卢布,那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地就都归你。
不过,你若在日落前不能回到出发点,你的钱就白花了。
”人一天内所走的路是有限的,贪婪的巴霍姆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第二天早上太阳刚从地平线上露面,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
如果你是巴霍姆,你该怎样设计你所跑的路线,在有限的时间内围上更多的地呢?
3.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后,可让小学生自己为运动会设计奖杯:①每一样图形都要用上。
②设计要科学,外形要美观大方。
③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在复习了”购物”后,让学生根据本节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下自己在购物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说说自己买东西的经验。
儿童的心灵是很美丽的!在买卖过程中,有的卖主找多了钱给小朋友,小朋友发现了主动给卖主说,还退回正确的钱数给卖主,卖主连忙称赞他聪明!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他们情感进行了表达,无形地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4.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把祖冲之是怎样发明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童弟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讲授新课,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了光辉榜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5.设置陷井法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设”陷井”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知识不够理解而表
现在判断、推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失误等现象,有的放矢地编出一些有迷惑性的题目,布设”陷井”,借以考查学生对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过程中吃一堑长一
智,得以提高。
在数学实践中发现设”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经努力,学生跳出”陷井”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倍增。
他们在欣赏自己的成功过程中无形进行了兴趣的自我们培养。
6.使数学学习生活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就是做”数学题目”和解题,这种片面性造成了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
而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
笔者以为,数学学习生活化,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数学以本来面目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由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多仍是老教材,许多教学内容远离儿童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一般都不采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找”教学素材。
例如:教学常见的百分率时,我首先组织学生开展扔沙袋打靶游戏,请学生算一算自己打靶的命中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竞赛,请学生算一算自己口算的正确率,最后请学生算一算,今
天本班学生的出勤率。
这样采撷生活数学实例,由于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自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