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 第一章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乙图村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村落 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村落在未来最难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 (5)如果未来丁形成城市,则其形成城市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
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 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
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1. 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乡村——耕种,城市——上班 2、建筑等人文景观: 乡村——土屋,城市——钢筋水泥房 3、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乡村——差,城市——好。 4、其他……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镇)
中国
100万人以上
50~100万 人
20万~50 万人
6万~20万 人
中国人口:13亿
山间谷地和盆 地
干旱区 规模小而集中 点状、带状 泉水和河流附近 沙漠边缘绿洲
湿润区 规模小而分散
分散型
便于排灌,就近 管理
水稻种植区
交通发达 狭长,沿交通线

延伸
带状
便利的交通条件 临近交通线
商贸繁荣 区
规模较大
团状
商贸活动对人口 经济发达、交
的吸引
通便利地区
典例2 下列四幅图是“村落的四种平面形态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人口:2.47亿
美国
50万人以上
10万~50 2.5万~10 2500~2.5
万人
万人
万人
集市——城市
阅读:《我国早期的“村落”和“城市”》
城市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课本中提到 的只是一方面,答案应该是多方面的,应 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古代城市规模小,四周多有城墙, 形态比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 主要职能
布的影响。 • 6、结合实例分析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它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焦地,主要分2种 :集镇和村落。
乡村
集镇
水稻区分散性的村落 村落一般分布在河流附近的向阳带高状地分或布台地
乡村聚落最初街都会尽可能地接近水源地
村落的分布是跟当地的自然 地理环境有密美切国关西系部的草。原
(4)没有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省级行政区中,在西南三 省一市一区中只有________,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省区 中只有________。
(2)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自北 向南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沿长江干流两岸,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自西 向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这个纬度属于温带,其热量和水分条件较为温和适中, 冬暖夏凉,对于人类生存和早期的农业非常适宜,所以……
2、河流的泛滥平原土地肥沃,农耕条件好,农产品丰富; 水运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利于物资集散;靠近河流 ,有充足的水源供应。这些都是早期城市形成的有利条件 。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为城市提供的物资和劳 动力有限,因此,城市的数量少,规模小。
开封
长安
Diagram 3
随后南方的城市发展超过北方 北方的城市先发展起来
丝绸之路使沿途许多城市发展起来
京杭大运河也使多个城市兴起
北宋汴梁城
我国大城市的分布特点
地区 城市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条件
①多平原、三角洲、丘
东 部 地 区
大城市多,城市分 布密集
陵,地势低平 ②属于季风气候区,雨
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有利于农业发展,适
①人口众多,城市发展 历史较早②资源丰富 ③经济水平较高
④陆上交通发达,是通 往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枢
纽地带
位于我国偏远地区,人 口密度小,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
典例4 读“我国百万人口以上部分城市的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________部地区城市密度大。其自然地理条 件是因为该地区①________地形面积大,属于我国地 势的第______级阶梯。②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位 于____纬度地带,______适度,______适中。③ ________众多,水量较丰富,便于______和为城市提 供________。
(3)根据以上两题,分析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 因素。
2、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地理环境
特点
形态
成因
分布
平原
规模大,人口多 ,房屋密集
团状
农耕条件优越, 平原及湿润盆
开发历史悠久
地内部
丘陵
狭长
带状、串珠状
地形比较平坦, 水源充沛
坡麓地区
山区
分散,规模小, 具有流动性
分散型
便于生产、生活
(1)甲图反映的村落分布在________(地形),丁图反映的 村落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从自然条件考虑,早期比较容易形成城市的村落是 ________,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 下列四幅图是“村落的四种平面形态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思维拓展】 乡村聚落以自然景观为主,建筑物低矮 ,构造简单;城市聚落以人文景观为主,建筑物高大密集 ,构造复杂。
典例1 读下面甲、乙两幅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乙两图的乡村聚落,完成下面的分析过程。
(1)分析甲、乙两图的乡村聚落,完成下面的分析过程。
(2)华北平原的乡村聚落形态多如图________所示, 而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谷地的乡村聚落多如图 ________所示。
1、影响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乡村聚落的区位
区位优势条件
水源、地形
河、湖、泉附近的向 阳高地或台地
有足够的生活和生产 用水,防范洪涝灾害
的侵袭
气候、地形 原始采集、渔猎时期 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土 ,分布在山林、河湖 水源条件良好,成为

、海滨等地 天然的“食物仓库”
于人类居住
中部 大城市较多,分布
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较集中
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 主,较为平坦
②季风气候区,但大陆 性较明显,降水适中
西部 城市数量少,分布
地区
稀疏
①多山地、高原②西北 地区气候干旱,西南地 区地形崎岖,自然条件
差异较大
社会经济条件
①人口众多,分布密集 ②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工农业产值高,经济 发达
农耕社会,选择在地
地形、土壤 形平坦、土壤肥沃、 适宜农耕,可获得足
、水源 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
够的食物
地区
2).社会因素
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 乡村聚落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两次 世界大战摧毁了许多乡村聚落;一些大型水 库工程的建设,使库区的乡村聚落向外迁移 ;传统的家族观念,导致我国农村形成许多 同姓相聚的乡村聚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 城乡规划 第一章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2020/8/27
教学目的
• 1、了解人类聚落的形成过程,认识城市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2、了解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基本概念。 • 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
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4、了解乡村聚落的地理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 因。 • 5、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中不同因素对乡村聚落分
罗马古城
3、最早可能是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如抵御 野兽的侵袭等。后来因为经常发生部落和 地区战争,城墙成了抵御敌人进攻、保护 自身利益的必备工事。因此,早期的城市 多建有城墙。
近代城市变化的原因: 大工业的出现。
工业革命之前,影响城市分布的 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
水源等。而工业革命后,新城 市的形成则与矿产资源、 天然港口等自然条件有关。
1.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城市的发展与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共同 制约。如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很多,以上几个是主要因素。不 同的区位因素的作用也在变化,军事、宗教的影响减弱, 交通、资源始终有巨大的影响,科技、旅游的影响在增强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1. 受政治环境影响大 2. 地域发展不平衡 3. 主要沿重要的交通线分布 4. 形态结构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