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摘要]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业发展,防治不好将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总结多年临诊防治经验。
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治、病理变化方面剖析本病。
为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提供一些经验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36-02
一、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小肠黏膜,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中,并可随粪便排毒达两个月左右。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吃入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特别是密闭猪舍、湿度大,猪只集中地猪场更易传播。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即头年11月至次年4月之间,一旦发生,在猪群里迅速传播,数日内可使猪群大部分受感染。
在老疫区常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的地方流行性发生,常发生于6日龄到断奶后2周的仔猪,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新疫区的低。
二、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往往在吃奶后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白色,后期略带灰褐色并含有凝乳块。
部分
病猪体温先短期升高,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病猪精神萎靡,被毛粗乱无光泽,颤栗,吃奶减少或停止吃奶,严重口渴,迅速脱水,很快消瘦,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10日龄以内的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致死率降低,病癒仔猪生长发育较缓慢,往往成为僵猪。
2.架子猪、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高,突然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灰褐色,发生1至数日的减食、无力、体重迅速减轻、有时出现呕吐、体温升高、严重腹泻,一般3-7日恢复,极少发生死亡。
3.妊娠母猪和成年公、母猪感染常不发病,少数发病的仅表现轻度水样腹泻或一时性软便。
三、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
仔猪胃肠膨胀,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有时在黏膜下有出血斑。
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有泡沫和未消化的小乳块,小肠壁变薄,弹性降低,以致肠管扩张、淋巴结肿胀,肠系膜淋巴管内见不到乳靡,肾常有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有的并发肺炎。
四、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性病学和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本病发生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
病猪先呕吐、继而发生水样腹泻,10日龄以内仔猪有高度致死率,而大猪能迅速的恢复。
必要时刻检查空肠绒毛萎缩的情况。
如果呈弥漫性无边际性的萎缩,可诊断为本病。
本病与猪的流行性腹泻,猪大肠杆菌病和猪痢疾等相区别。
1.主要发生于头年的11月至第二年4月之间的这段最寒冷的季节,故又有“寒泻”之称。
2.传播迅速,数日内可呈地方性流行,甚至构成大流行。
3.不分大小、年龄、品种,所有猪均可感染发病。
4.发病时突然呕吐,随之发生急剧水泻,乳猪水泻粪便中往往含有凝乳块,很快出现脱水、消瘦、被毛干枯。
育肥猪和肥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重现象。
5.病初有短时体温升高到41℃,很快下降,仔猪甚至可低于38℃,少吃到不吃,渴感明显,饮水增多。
6. 14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98%以上,15~30日龄的仔猪,死亡率为30%左右,60日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
7.病程7~10天,未死的可自然康复,但康复仍排毒。
五、防治
对本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主要采取保健和免疫预防措施。
1.晚秋至早春寒冷季节,不要引进带毒猪。
所有来自其他新购进的猪必须对传染性胃肠炎进行隔离检查。
2.注意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注意防寒保暖。
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可有效的预防此病的发生。
3.停食或减食,及时补液。
在患病期间大量补给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清洁饮水,可使较大的病猪加速恢复,减少仔猪死亡。
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应静脉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硫酸庆大霉素+5%碳
酸氢钠,也可采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灌服。
4.使用抗菌素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
抗菌药物虽不能直接治疗本病,但能有效地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性感染。
临诊上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肺炎以及球虫病等。
这些疾病能加重本病的病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
常用的肠道抗菌药有痢特灵、链霉素、痢菌净、硫酸庆大霉素。
氟哌酸、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也可使用醋蒜合计(大蒜2千克捣成蒜泥加入4千克醋漫泡2~3天,取汁灌服,每次2~3 ml,每天2次,连喂3天)。
5.用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注射2ml,主动免疫初生仔猪注射0.5ml,10~50千克猪注射1ml,50千克以上猪2ml,免疫期6个月。
6.确诊本病后,立即使用抗传染性胃肠炎免疫血清肌肉注射,剂量按1ml/kg体重。
对同窝未发病的仔猪每头每天可作紧急预防,用量减半。
六、治疗
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以下这些方法只是为了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缩短病程,降低损失。
1.对患病仔猪对症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促进早日恢复,加强管理,保持仔猪舍温30℃左右并干燥,可让仔猪颈服混合液。
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
2.5g,葡萄糖20g,常水1kg。
为防止继发感染,对2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
选用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10~30mg/kg体重,每天2次。
磺胺
咪1~4g,次硝酸铋1~5g、小苏打1~4g,混合后口服,同时提供防寒保温而又干燥的环境,饮清洁水等。
2.仔猪可腹腔注射5%糖盐水20~40ml,维生素c 5~10ml,每天2次,连用3天。
3.硫酸庆大霉素按0.1ml/kg肌注,再配以痢菌净0.5ml/kg肌注,每天各注一次,连用3天。
4.严重脱水,耳、四肢出现紫甘时,应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300ml+10%碳酸氢钠25-50ml+20%安纳咖4~6ml。
5.中药:干姜、高良姜各5g,小茴香、桂皮各4g,苍术、茯苓4g共研末,按10kg体重服一剂(26g),每天服2次。
本方适宜断奶前后的仔猪使用。
七、小结
通过多年临床诊断治疗、对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中西医治疗和预防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这一病症预防和消毒是关键,日常监测和治疗为辅,早发现早隔离治疗是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曹光荣. 猪病防治新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40-42.
[2]郭宗义,王金勇.现代实用养猪技术大全.化学工业出版,2010,(6):378-379.
[3]李春棣,金卫华.动物冠状病毒病.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9):81-96.
作者简介:赵立三,男,纳西族,中级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