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试卷答案(A卷)

环境科学基础试卷答案(A卷)
环境科学基础试卷答案(A卷)

《环境科学基础》(本)试卷答案(A卷)

开课单位:化学与生物工程系,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10 分每题2分)

1.大气污染

如果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

2.COD

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

2Cr

2

O

7

或 KMnO

4

)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

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

3.BOD

表示在有氧条件下,温度为20℃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单位体积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氧的量(mg/L)

反映能为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总量。

一般需要20天才能完成氧化分解过程,如此长的测定时间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均以5天(20℃)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所测得的数

值以BOD

5表示。对一般有机物,BOD

5

约为BOD

20

的70%。

4.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对有害有毒物质或因素规定的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所容许的最高含量。环境质量标准反映了人群、动植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5.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往往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之称。

二、填空(共20 分每空1分)

1.根据污染物的物理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颗粒物和气态物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

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3.按处理程度划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4.生物态多样性含义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最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

6.最常用的消毒方式是(氯消毒)。

7.(反渗透RO)膜可以用来对海水脱盐。

8. 国家十一五期间总量控制的指标是(COD),(SO

2

9.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运行过程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调节反馈的调控过程。

10.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是(总氮)(总磷)

三、简答(共30分每题5分)

1.解释温室效应。

答: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

2、甲烷(CH

4

)、臭氧(O

3

)等,这些气体能够

吸收来自太阳的少量长波辐射,所以到达地表的主要是短波辐射。(1分)地表由于吸收短波辐射被加热而升温,再以长波向外辐射,这样,大部分长波辐射被这些气体吸收并阻留在地表和大气层下部,从而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3分)这种作用类似于种菜或养花的玻璃温室,所以称其为“温室效应”。(1分)在这些温室气体中,CO

2

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最为明显。

2.解释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

答:生态系统指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统一体。在生态系统内,由能量的流动导致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相互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物与非生物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是生物圈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2分)

共同特征:(2分)

(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

(2)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3)是一种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1分)

(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