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动力文献综述
摘要:心理学从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本文总结了心理动力相关的文献资料,查阅了心理学领域,各流派等等关于心理动力的相关研究,以期探究人的成长的动机、动力方面的奥秘。
关键词:心理学动力成长动机
(前言:这段内容不算正文啊,算是写给朱老师你看的。我的主题是心理动力方面相关的内容,因为我感觉我的在生活中最缺的不是方法,而是动力。为什么有些人一生成就非凡,而有些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为什么有些人在不断进步,有些人留在原地停滞不前?为什么有些人拥有坚定的梦想并且为之奋不顾身,而有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或者说意志却在不断消磨和麻木?为什么有些人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三观,而有些人却沦为平凡大众,思想也为外界所左右?原因可能很多,很复杂,个人的成长经历、思想观念等等,可能我觉得心理动机,这种想要有所成就或者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去行动的动力、动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一开始就直接从川农图书馆的数据库里去搜索文献,什么万方、维普、超新星、中国知网我都有试试,搜索的关键词大概就是“心理动力”、“心理动机”、“成长”一类的,不知道是我的搜索技巧的问题还是数据库里的文献收录的问题,我很难找到我想要的资料,或者是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可是打开内容却得不到我要的答案。可能是我查找的问题吧,期间找了很多,可是看了题目想下载下来看的也不过40篇左右。然后,我又在网络上寻求支援,查阅相关的书籍,以期把文献综述尽量弄全面一点,也要和我的论文相关一点。然后考虑了许久,决定采取各学派介绍的方式。
一、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
首先,要说的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由他的后继者完善并且发展,即使后来有被各种批判和非议,不过对人类的影响,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的作用都是很巨大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
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的作用,认为我们人的行为主要都是由深不可测的潜意识决定的,梦是特别能够反应我们潜意识的途径。还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主要都是由自身的欲望所引起的,欲望又叫做本能冲动,就像是人的人格动力,本能冲动又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包括:食、性、爱欲;死本能包括:冲突、攻击、死亡。这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很多未满足的欲望就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情结。情结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本人发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主要也是认为情结就是主要支配人的行为的东西。
2、荣格
紧接着就来介绍一下荣格,荣格在这方面也是颇有造诣,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这里就不说他们理论观点的分歧之类的了,说说荣格对情结的精彩论述,他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具体情绪色彩的情结构成,他们构成了心理生活的个体的、自私的方面。通过对个人无意识的亚牛,荣格发现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个体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簇的心理丛,荣格将之称为“情结”。情结就像整个潜意识大海里掀起的破浪甚至是巨大的波涛,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具有自己的内驱力。这就是强烈的心理动力,有些人终其一生做出很多看起来很不理智的事情都是在满足自己已经形成的情结。荣格还有另一个很大的成就就是开创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其中主要谈谈他的个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为个体无意识。他说过我觉得很彪悍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这个用情结来解释也可以,不过我觉得荣格的自我意识和个体无意识的整合来解释更好,人虽然有自己的个体无意识,可是他的内在驱力就是在整合自己的无意识,去满足自己的情结也不过是这样整合自己无意识的特性会自然的发生而发展个人的个性,这种程序叫做个性化,有些书上也把这个叫
做整合阴影什么的。总而言之,就是人在追求自我的完善,追求自己所缺失的东西,这个观点在很多人,很多案例上都有解释,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3、阿德勒
然后精神分析学派的我还没说完,其中还有一位我觉得在心理动力方面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阿徳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他的童年是不幸和多灾难的(这是他自己说的),身体各种疾病,无法像其他小孩那样自由玩耍,造成他很胆小、懦弱,以至于非常自卑。然后就显示出来了伟大人物和平常人的区别,他对很多事情恐惧,也很自卑,他非常为自己的自卑而苦恼,终于有一天他决定克服这种恐惧,去做让自己恐惧的事情,直到自己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然后催生出了他的自我心理学的观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这种追求优越感,追求卓越的动机就是人的行为背后的动力。这样在生活中追求优越感的案例非常多而普遍。
二、现代心理学的三驾马车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为什么这一节叫做现代心理学的三驾马车,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三驾马车,然后这三派在心理动力方面其实没有精神分析说的那么多,所以就弄成了一个章节。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吧,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基本的观点就是人的行为是由外界的刺激而反应的,反应有外部反应和内部反应之分,外部反应基本上就是后天反应,由外界的刺激引起的。内部反应基本也就是先天反应,由内部的基因和激素决定。所以说其中行为的动力就是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2、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主要也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好像都基本不涉及心理的动机方面,主要认为人有一套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这就是他的认知结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