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本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生本教学案例
生本课堂,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学生质疑,体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欲望,真正落实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而现实课堂上,一般还是教师强势引导、学生被动学习,即使有生成的火花,也会被教师及时扑灭或置之不理,以防脱离自己的备课思路或影响课堂教学进度。以下几则案例,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生本”与“非生本”教学的区别。
【案例】一:
一位教师上《桂花雨》一课时,先带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乡偶书》《月夜忆舍弟》,然后问学生:“你读了有什么感受?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说:“情意浓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的,这种情感叫‘乡情’。今天我们欣赏一篇思念家乡的文章《桂花雨》。”之后,教师出示课题。我想,假如我们让学生直接从课文《桂花雨》的整体朗读中获得“乡情”的感悟,而不是让学生带着古诗里的“乡情”进入《桂花雨》,假如把这四首古诗放在学完课文后来朗读,让学生满怀《桂花雨》里的“乡情”,借用古诗来表达,那该多好啊!
为什么在学习新课文时,我们总会习惯地组织主观色彩很强的“导入”?一般情况下,上述课例中的“导入”不会是学生心理准备的需要,“乡情”这个文本主题的感悟也不需要这样去铺垫。看起来很正常的“导入”动作,其实消减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典型的“怕孩子跌倒”的行为。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自己能做什么?基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梳理语文课堂远离“生本”的现象,发现有“三多三少”:多媒体课件内容预设多,词语教学的“组合拳”打得多,导入新课“主题先行”多;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少,课堂上学生动笔书写的时间少。
【案例】二:
实践“生本课堂”,我们选择的突破口是“让更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牧童》时,我们设计的活动是“点词读句”———第一个词由老师点,然后小老师上台点。意想不到的是,在老师点了“卧”之后,小老师非常聪明地点了
“铺”“弄”两个词语。真的很开心,稍不留神,我们又要去讲学生已经懂的东西了。本课教学还有一个更大胆的尝试———我们把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教材分析”,稍加整理后印发给学生,熟读课文后,让他们边看诗文,边看分析资料,然后交流:哪些分析你觉得很有道理?哪些分析你不能理解?最后,让每个学生独自修改成一篇“读后感”。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前,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学习教材分析,学生有了资料,也一样能做。让孩子与老师一样,直接从分析材料中获得信息,那么,之后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有大的调整了。不然,课堂上仍热热闹闹地问
答,就是在重复学生已知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做小老师,我们试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重分量。教学《与象共舞》时,我们把平时收集的一段四人小组合作轮读课文的录像,投放到大屏幕上,要求大家借鉴并尝试着读《与象共舞》。这篇由5个自然段组成的课文,第一位同学读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每人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像录像上的同学那样,拿好书,放开声,读清楚。听的同学,要像老师一样,读得好的地方要表扬,读不好的地方要帮助。孩子们合作轮读课文,每个读的同学都放声地认真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并且或欣赏或给予了帮助。一段短短的录像,却为孩子提供了小组共读的范型,使大家学有样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