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直角坐标系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计与执教者】:单位:番禺石基三中,姓名:温必安,e-mail地址:anzzy2004@
【学情分析】:初中已学习过平面任意两点的距离公式,包括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类比学习空间两点距离公式,学生基础较为扎实,要求公式推导过程要自己写出来。
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去引导学生对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3.那么对于空间中任意两点A ,B 之间距离的公式会是怎样呢?你猜猜?
师:只需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是否正确无关紧要。
生:讨论、交流,猜测,踊跃回答.
通过类比,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
4.空间中任意一点P 到原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
师:为了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我们来看比较特殊的情况,引导学生用勾股定理来完成。
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从而导入新课.
生:齐声回答.|AB|= ,
复习,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2、问题情景:用尺子课测量出砖头的长、宽、高,那么怎么测量出它的对角线长度呢?
师:引导学生讨论,能否通过间接方法去测量呢?如果给三块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
生:讨论、交流,操作.
师:如果给三块砖,按照如图摆放直接测量AC即可。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答
得出
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化解难度,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解决。
5.如果 是定长r,那么 表示什么图形?
师:注意引导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 表示的图形,让学生有种回归感。
生:猜想说出理由,讨论交流.
任何知识的猜想都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 表示原点或圆,得到知识上的升华,提高学习的兴趣。
证明:∵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6、如图所示, ,原点O是BC的中点,点A的坐标是 ,点D在平面 上,且 , ,求AD的长。
由题意得, ,
设 ,则在Rt△ABC中,
所以 , ,,所以 ,源自点D .又因为点A的坐标为 ,
所以
即AD的长为 。
使学生掌握公式的基本应用.
8、.通过学习投影上的例2,你能灵活运用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
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投影(课件)上的例2,
例2:在xOy平面的直线x+y=1上确定一点P,使P到点A(6,5,1)的距离最小。
启发学生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思想解决距离问题。
生:完成例2,
新旧知识交融应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思维能力.
D点坐标为(9,-5,12)
3、若点 在 面上的射影 坐标为 ,且 则点P的坐标为。
解: 坐标有两个分别为 和
4、已知点 ,点C与点A关于平面 对称,点B与点A关于 轴对称,则
的长为。
解:由题意可得C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
(中、难题)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为 , , ,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9、探究:通过例2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一起总结方法:涉及到求距离的问题,有时候需要借助于图像分析,即数形结合,并且往往还会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进行处理。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解题之后要善于去总结学习方法。
10.课堂小结: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空间中任意一点 到点 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
(2)涉及到求距离的最值问题,你会想到有哪些思想方法?
作业:课本P138练习:1、2、3、4。导学P96 (7)(8)
设计反思
在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导的过程时,对于特色班的学生,可以在掌握好时间的前提下放手让他们去推导;在例2的处理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求最值的一些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题后进行反思的学习习惯。
6.如果是空间中任意一点 到点 之间的距离公式会是怎样呢?
师生:一起推导,但是在推导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路的引导。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人的认知是从特殊情况到一般情况的
7.通过学习投影的例1,你能把公式记牢固吗?
生:先记好公式.
师;引导,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
生:完成例1的解题过程.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 ,则点P到 平面的距离为()
A、1 B、2C、3 D、
解:3,选C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个顶点 , 及它的对角线交点 ,则顶点C的坐标为,D的坐标为。
解: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E分别为AC,BD的中点
故由中点公式可得C的坐标为(6,1,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并且能灵活应用公式。
(2)过程和方法:通过类比方法,完成由平面两点距离公式推导出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掌握分析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态和价值: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一般情况下,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突破点】: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两点距离公式,类比解决空间两点距离公式问题。
【课前准备】:投影Powerpoin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学习过两点距离公式,公式是怎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