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_O乳化液破乳方法及机理研究_潘诗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2期Vo l 27 NO.2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Chongqi ng T echno l Busi ness U n i v (N at Sc i Ed) 2010年4月Apr 2010
文章编号:1672-058X (2010)02-0158-06W /O 乳化液破乳方法及机理研究
*
潘诗浪,张贤明,吴峰平(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0067)
摘 要:综述了W /O 型乳化液的破乳机理,归纳了各种破乳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物理破乳过程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以及液滴的变形、破裂的临界条件,通过对分散相液滴的受力以及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总结出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的运动和聚集规律。
关键词:W /O 乳化液;破乳机理;分散相液滴;变形和破裂
中图分类号:X785文献标志码:A
油水乳化液是一个多相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一个和它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液珠的直径通常大于0.1 m 。大多数乳化液中至少有一种液体是水或水溶液,应用实践中通常将乳化液描述为水包油(O /W )或油包水(W /O)型。乳化液的制备、稳定作用以及应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在有些行业如电力以及机械行业,油水乳化液的存在将严重影响设备的工作。因而需要深入分析乳化液的破乳机理。
1 化学破乳法
化学破乳法主要是化学破乳剂法,破乳剂破乳作用的关键是取代吸附在界面的天然乳化剂,降低界面膜的弹性和粘性并破坏表面膜,从而降低界面膜的强度,加速液滴的聚结,聚结后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底部,达到油水两相分离的目的。化学破乳剂破乳最大的特点是专一性强,所以针对不同性质的乳化液,近年来化学破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和合成不同结构的破乳剂,主要是以非离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为主,在传统破乳剂的基础上进行改性,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复配、扩链、交联、改头、换尾、加骨和接枝等。
复配破乳剂利用破乳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破乳剂进行复配,可以成倍地增加原油破乳剂的品种数量,是开发高效破乳剂的方法之一。刘佐才等
[1]针对胜利滨南一矿含水稠油破乳,分别用10种单剂进行二元复配破乳实验,复配比例均为1 1,均比单剂中脱水率最好的F341单剂的高;F341与其他破乳剂复配,有5组脱水率超过90%。
在扩链方面,张志庆等[2]以酚胺树脂为起始剂,将合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嵌段共聚物再用水溶性交联剂扩链得到一种低温高效、快速的破乳剂。他们进一步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PPO /PEO (聚苯醚/聚氧化乙烯)组成比例的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的三嵌段共聚物,发现三嵌段共
聚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随着PPO /PE O 组成比例的增加,临界胶束浓度范围变宽。破乳实验表明:随着PEO(聚环氧乙烷)含量的减少,脱水速度加快[3]。此外,他们以壬基酚胺树脂为起始剂合成了多种水溶性的HD 系列PO /EO(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共聚醚,再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制备了相应的油溶性HD I 系列共聚醚类破乳剂。结果表明:水溶性共聚醚的破乳性能均远优于常用破乳剂,且PO 含量高的脱水快,EO 含量高的脱出水质清;油溶性破乳剂在稠油中渗透性和扩散性较好,更适合稠油的破乳脱水。
从总体上讲,破乳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化学法。国内的破乳剂的最新研究在复配及扩连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与原来的单剂相比,经过复配和扩连后的破乳率有了显著提高,甚至有高达99%破乳率的报道[4]。但是化学破乳剂对环境有不利的影响,并且专一性强,一种破乳剂对某种乳化液有效,当改变作用对象后可能没有预期效果或者完全失效。
2 物理破乳法
乳化液的分离机理为分散相液滴的聚集和沉降,目前的各种物理分离方法可以概括为给乳化液提供外力和能量,使其分散相液滴的界面膜破坏而重新聚结成较大液滴进而促成其沉降分离。根据分散相液滴所受到的力场不同,将之归纳为旋流力场和振动力场两种。
2.1 旋流场中颗粒受力分析
在旋流场中,分散相颗粒在径向受到离心力、浮力、斯托克斯阻力、颗粒加速度力和由于流场切向速度梯度而引起的马格纳斯力(M agus Force)以及滑移-剪切升力
[5]。分散相液滴在切向加速度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可表示为
F a =m w a t = 6d w 3 w v t 2r (1)
式(1)中m w 为分散相液滴的质量, w 为分散相的密度,d w 为分散相液滴的直径,v t 为质点的切向速度,r 为质点距轴心的径向距离。离心力的作用使分散相液滴做远离轴心的运动。
分散相液滴受到的浮力可表示为:
F 浮= 6 o d 3w u 2t r (2)
其中u t 为连续相在流场中的切向速度, o 为连续相的密度。
分散相液滴在径向运动时所受到的斯托克斯阻力,根究A.R.H olland-B att 的研究
[6],为:F S =3 d w r =18m w r
d w 2 w
(3)其中 为混合液的动力粘度,v r 为分散相液滴与连续相介质的径向相对运动速度。由于速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液滴在流场中的旋转产生马格纳斯力
[7],其表达式为:F M =k o d 3w v r
(4)k 为常数, 为分散相液滴旋转角速度, o 为连续相介质密度。
在强制涡区,马格纳斯力向着速度较高的一侧,即指向旋流器壁。而在准自由涡区,马格纳斯力则指向中心,此时不利于颗粒的分离运动。
赵立新等[8]通过对旋流场中微元体受径向压力差的分析,得到质量为m w ,直径为的d 的液滴,在径向上由压差所产生的作用力为:
159第2期 潘诗浪,等:W /O 乳化液破乳方法及机理研究
F p =m w o w v 2t r (5)
o 为连续相介质的密度, w 为分散相介质的密度,F p 方向是指向轴心,与离心力相比较,在液 液分离中当 w > o ,则F p 以上所涉及的各种力主要是使分散相液滴沿径向运动,而引起液滴旋转、变形及破碎的力主要是切应力。在旋流场中,分散相液滴所受的切应力可表示为[8] : = dv t dr =- nC r -n-1(6)其中:dv t dr 为速度梯度,指数n 的值随水力旋流器流量的变化而改变,常数C 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旋流器内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分析,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忽略对分散相运动影响较小的力,可以得到分散相的运动方程,再从旋流器内两相径向相对运动方程入手,经过推导可以得到分散相径向位置分布以及运动特性时间和轨迹方程。 2.2 振动场中颗粒受力分析 根据振动场所产生的源头的不同,主要有几种: (1)微波场。微波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穿透性等特点,微波辐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产生高温对乳液均匀加热,使乳化油外相黏度降低,油滴上升速度和水滴下降速度加快;同时产生乳液的凝聚和聚结作用,缩短油水分离的时间,从而提高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但是微波破乳脱水的模型,辐射破乳的非热效应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并且缺乏充分、有力的实验证据支持现有微波辐射破乳理论。 (2)电场。电学破乳法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破乳方法,它是利用电流产生高频振荡的电磁场具有的位移效应、热效应和电中和作用,改变乳状液的性质,使液滴不断发生碰撞,聚结成团,最终在重力的作用下达到油水分离。 陆岗等[9]讨论了在外加电压下油中水的聚结行为,并导出描述相分离的数学模型: t =c 1 T +c 2E 2d 3p f -1(7)其中:c 1=3pK 3K 2,c 2=2p K 1 2c g q K 2V , 为内相体积分数,E 为电场强度,f 为电场频率,d p 为分散相粒径。通过式(7)可以看出外加电压、电场频率、微粒直径、水相体积分数以及温度是主要影响电破乳的主要因素。 电破乳原油脱水是在原油加工中的一个单元操作,目前各油田多采用加破乳剂、加热、电破乳联合破乳的方法。但是随着原油质量变差(变重、变稠)以及注水采油、3次采油的应用,原油乳化严重,粘度增大,有时使电破乳器短路,致使生产无法进行,另外采用电破乳时电压较高,存在一定的危险对设备的绝缘性要求较高,对于含水量较高的W /O 型液膜体系,常因加不上电压而使电破乳难以进行。同时,电破乳过程总是在油水界面处形成絮状物第三相,其中含有大量被提取物,直接影响液膜的提取效率。 (3)超声场。由于超声波具有无污染、无排放、能耗低等优点,成为国内研究振动破乳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在声场作用下,根据H enryka [10]推导出分散相液滴由于运动的不对称性受到的漂移力为: F A =-14m w kU 20 2w sin2kx o (8) 160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