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玻璃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B2O3玻璃结构模型 [BO3]或硼氧环构成层状结构,层间以范德华力 或键相连 键角可有较大改变 结构随温度升高向链状变化 (3)B2O3玻璃性质 软化点低450C 化稳性差 膨胀系数大 无实用价值
对比
B2O3 •键能 119千卡/摩尔 •结构 二维层状 •单元 [BO3] •对称性 不对称 •屏蔽 三个氧 SiO2 106千卡/摩尔 三维架状 [SiO4] 对称 四个氧
热膨胀系数 结构相对紧密度 弹性 原子堆积紧密程度、键强、配位数
比热 热导率 电导率 介电系数 介电损耗 磁性
低温时有序基团的存在 有序无序度及相对紧密度 有序无序对电子、离子迁移造成的势垒大 小,填隙离子与空位多少,载流子迁移能 电子极化、离子弛张程度及结构相对紧密度 与电导和极化相关的结构因素及电场中玻 璃结构变化情况 原子位置、核电荷外层电子自旋特性、配位 数及畴区取向程度 电子跃迁能及配位数 结构基团的迁移变形、配位数变化及不均匀 微区的存在
•两者的结构主要取决于(R2O-Al2O3)/B2O3=ψ 的比值。 ψ ψ>1 Al2O3 [AlO4] B2O3的结构状态 [BO4]
1>ψ>0
ψ<0
[AlO4]
[AlO4] [AlO6]
[BO4] [BO3]
[BO3]
Leabharlann Baidu
其他某些氧化物也有形成四配位进入 玻璃网络的可能 形成四面体进入网络的能力: [BeO4]>[AlO4]>[GaO4]>[BO4]>[TiO4] Mg的配位数也会改变,在大多数情况 下,以[MgO6]形式存在,但当①玻璃 中有足够的氧②没有铝、硼、铍时,则 形成[MgO4]进入网络。
2. P2O5玻璃 (1)结构特征 结构单元 [PO4] P-O-P键角140° [PO4] 中有一个带双键的氧,是结构的不对称中 心 P 层状结构,层间为范德华力 (2) P2O5玻璃性质 粘度小、吸湿性强、化稳性差 无实用价值
(五)硅酸盐玻璃结构
1.碱硅酸盐系统 (1)结构 R+的加入使硅氧网络断裂,出现非桥氧。 R+处于网络空隙,平衡电荷 多种阴离子团共存 Na+ Na+
O
Si

(2)石英玻璃的结构模型 [SiO4]是基本结构单元 结构连续、无序而均匀 (3)石英玻璃特性 • 高软化点 • 高粘度 架状结构
• 膨胀系数小
• 化稳性好
• 机械强度高
• 透紫外、红外线好
• 结构开放 高压透气•密度 d=2.1~2.2 g/cm3
2. B2O3玻璃 (1)B-O键与[BO3] 硼原子基态 2S22P1 B-O键 •SP2杂化轨道呈平面正三角指向 •B与O形成 P-P键 [BO3]特性 •B-O-B键角可变 •键强119千卡/摩尔 •[BO3]可连成三元环
16Na2O· xR2O3· (84-x)SiO2 玻璃系统的摩尔体积变化 1——Al2O3 2——B2O3
16Na2O· xR2O3· (84-x)SiO2 系玻璃在水中的溶解度
160
α10-7/℃ 16Na2O· xR2O3· (84-x)SiO2 玻璃系统的膨胀系数变化
140
120
100
80
(3)钠铝硅玻璃中的铝反常现象
定义
铝反常(铝效应):在钠硅酸盐玻璃中 加入氧化铝时,性质曲线上产生极值的现象。 原因 •Na2O提供的游离氧使[AlO6] [AlO4] •[AlO4]四面体:起接枝作用,提高网络连接 程度,改善玻璃的性能
Na+ Na+ Na+ ≡Si-O- -O-Si≡ + Al2O3 - SiO2→ ≡Al-O-Si-O-Al≡ Na+
3. 无碱低硼高硅玻璃 由于低硅[BO3] [BO4]受 限制。因为[BO4]带负电,需 [SiO4]隔开。游离氧由碱土金属 提供。 转折点在[BO4]/ [SiO4]=1 之处。
(七)磷酸盐玻璃 1. R2O-P2O5系统玻璃 基本结构单元:磷氧四面体 当在P2O5熔体中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如Na2O, 导致非桥氧增加,层状结构链状结构 2. RO-P2O5系统玻璃 当RO含量为0~50%范围内时 RO 软化温度 解释:RO使网络得到加强
转变现象:Tg=1/2~2/3Tm性质突变(比热、 等)
Tg:转变温度
结构的角度
玻璃是一种具有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 体,其原子排列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4
2. 玻璃的通性 (property) 1.各向同性(isotropy) 质点无序排列而呈统计均匀结构的外在表现 2.亚稳性(metastability) 所有玻璃都有析晶倾向
•[AlO6]八面体:处于网络空隙中填充网络空 隙,集聚作用较大 •[AlO4]体积大于[SiO4]
16Na2O· YB2O3· XAl2O3· (84-Y-X)SiO2系列玻璃折射率变化
1:y=0 5:y=16 2:y=4 6:y=20 3:y=8 7:y=24 4:y=12 8:y=32
(3)钠硼铝硅玻璃中的“硼—铝”反常现象
折射率、反射率 结构相对紧密度,配位数,原子离子极化程度
可见光吸收与颜色
荧光磷光特性 电子跃迁及复合、配位数 内耗
结构分析方法与反映的结构信息 结构分析方法:衍射法、电镜法、光谱法
实验手段 X-ray 衍射分析 X-ray 小角散射 电子衍射 结构信息 配位数、键角、区域有序程度、 径向分布函数 有序区域的取向程度
≡Si—O—Si≡ +Na2O → ≡Si—O-
O—Si≡
•桥氧:两个硅原子所共有的氧(双键) •非桥氧:与一个硅原子结合的氧(单键)
(2)性质 性质差 • 粘度小 • 机械强度低 • 膨胀系数大 • 化稳性差
• 透紫外、红外线差 碱含量愈大,性质变坏愈严重 无实用价值 原因: 非桥氧的出现,使硅氧四面体失去完整性和对 称性,导致玻璃结构疏松。 所以硅氧骨架连接程度越高,玻璃性质越好。
2.钠钙硅系统
性质比碱硅系统明显变好。
原因 Ca2+的积聚作用使网络加强
• 积聚作用:高场强的网络外体使周围网络中的 氧按其本身的配位数来排列。 离子势 Z/r Ca2+: 2/0.99 Na+: 1/0.95 Ca2+的压制作用:牵制Na+的迁移,使化稳, 电导率 Ca2+为网络外体
基本要点: [SiO4]是基本结构单元
三维空间作无序排列, R+ R2+填充在网络空 隙 实验证实:
X-ray结构分析数据
学说重点:
多面体排列的连续性、 均匀性和无序性
查哈里阿森还提出了氧化物AmOn形成玻璃的条件: 一个氧离子最多同两个阳离子相结合;
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数(即配位 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3.无固定熔点(unfixed melting point)
4.可逆性(reversibility)
温变过程中性质产生逐渐连续的变化且可逆
5.可变性(changebility) 性质随成分(一定范围)发生连续和逐渐的变化
(二)玻璃的结构 (Structure of glass) 1.玻璃的结构学说 (Structure theories ) (1)无规则网络学说 德国学者查哈里阿森(W.H.Zachariasen) 在1932年提出的。 像石英晶体一样,石英玻璃的基本结构 单元也是硅氧四面体(每个硅原子与周围四 个氧原子形成硅氧四面体[SiO4]),这些四 面体相互间通过共有顶角连接,从而构成三 维无规则网络(又称不规则网络)。
红外、拉曼光谱 键的振动、转动和配位数 紫外光谱 穆斯堡尔谱 桥氧、非桥氧及杂质离子价态、 带阈值 原子配位数、价态、位置对称 性
电子探针 微区化学组成 透射电镜 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表面显微结构、微区析晶的大小、形状 分布 核磁共振 配位数、键性、阳离子扩散特性 顺磁共振 顺磁离子配位数及结构转变时产生的缺 陷
叶 巧 明 教 授
玻 璃 工 艺 学
第一章 玻璃结构 (structure of glass)
(一)玻璃及玻璃态 (glass & glass state) 1.玻璃的定义 (1)狭义的玻璃 玻璃是一种在凝固时基本不结晶的无机 熔融物。 三条件:非晶态 熔融物冷却 无机物
3
(2)广义的玻璃(玻璃态) 玻璃是呈现玻璃转变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2.钠硼硅酸盐玻璃
以Na2O、B2O3、SiO2为基本成分的 玻璃称为钠硼硅酸盐玻璃。 (1)硼硅酸盐玻璃的分相 B2O3玻璃是层状结构,而SiO2玻璃是架 状结构,因此它们在一起很难形成均匀一 致的熔体,是不可混熔的(分相)。 B2O3含量越高,分相倾向越大。一般分 成互不相溶的富硅氧相和富碱硼酸盐相。 Na2O-B2O3-SiO2玻璃系统的分相区 见下图
定义 在某些钠硼铝硅酸盐玻璃中,在不 同的Na2O/B2O3比值下,以Al2O3 代替 SiO2时,玻璃的某些性质如折射率、密 度等变化曲线出现极值的现象。 当玻璃中同时存在B2O3、Al2O3组分时 的结构关 •由于铝氧四面体,比硼氧四面体稳 定,因此,当Na2O不足时,铝离子首先 组成铝氧四面体进入网络,只有当Na2O 尚有剩余时才能使硼离子由三角体转变 为四面体。
在此系统中存在三 个不混溶区(Ⅰ、 Ⅱ、Ⅲ),高硅氧 和派来克斯等一系 列重要玻璃都处于 Ⅱ区内。
(2)硼反常现象
定义 硼反常(硼效应):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加入氧 化硼时,性质曲线上产生极值的现象。 在硼酸盐或硼硅酸盐玻璃中,当氧化硼与玻璃 修饰体氧化物摩尔比达到一定值时,在某些性质变 化曲线上出现极值或折点的现象。 现象
0
8
16
24 Na2O% mol
[BO4]形成与Na2O含量的关系 • Na2O/ B2O3>1时 :[BO3] [BO4] 网络得 以加强,性质变好。
• 当Na2O/ B2O31后,无[BO3] [BO4], 玻璃中链状、层状结构相对增多,性质又向相反 方向变化。 • Na2O/ B2O3=1为极值点(摩尔比) 对于性质变化,凡是与网络连接程度有关 的性质,都会出现硼反常。 折射率、密度、硬度、化学稳定性等出现 极大值; 热膨胀系数出现及小值; 电导、介电损耗、表面张力不出现硼反常。
(四)单元系统氧化物玻璃结构 1.石英玻璃 (1)硅氧键与硅氧四面体
硅氧键特性
• Si原子基态 • O原子基态
3S2 3P2 2S2 2P4
• Si原子SP3杂化后与 O原子SP杂化后键合
• Si-O-Si键含 键和p-d 键
• Si-O为极性共价键
硅氧四面体特性 Si原子四个杂化轨道与四面体构型一致 • 四个Si-O键中键成分相同 • Si-O键是极性共价键 (52%) • Si-O-Si键角120° ~180° Si-Si距离可变(结构无序原因) • 无极性 • 键强较大 (106千卡/摩尔) • 四面体间以顶角相连
钠钙硅系统是日用玻璃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改 善玻璃的性能,还需引入少量Al2O3、MgO。
(六)硼硅酸盐玻璃结构
1.碱硼酸盐玻璃 Na2O--B2O3二元玻璃 硼氧反常:纯B2O3玻璃中 加入Na2O ,各种物理性质 出现极值。而不象SiO2中加 入Na2O后性质变坏。 原因: Na2O提供的游离氧 使[BO3] [BO4] 结构 层状 架状 性质变好 Na2O过多后,Onb多,转化 停止,性质又变差
学说重点:
玻璃的有序性、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
玻璃态物质结构特点:
长程无序(宏观) 短程有序(微观)
也就是说在宏观上玻璃结构是均匀 的、连续的、无序的,而在微观上它是 微不均匀和有序的。
(三)玻璃的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性质 黏度 表面张力 密度 机械强度 硬度 结构情况 结构基团的缔合程度 组成原子或离子内聚力的强弱 原子量、摩尔体积、配位关系 键力强弱 键强
网络多面体间只能顶角相连,水能以面 或边相连; 每个多面体至少有3个顶角是共有的( 即至少有三个氧离子与其它多面体连接 形成无序的连续网络)。
(2)晶子学说(列别捷夫) 别捷列夫于1921年提出。 基本要点: 玻璃是由无数“晶子”组成的; 所谓的“晶子”,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带有晶格变 形的有序区域,它们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 从晶子部分到无定形部分的过渡是逐步完成的,两 者之间无明显界限。 实验证实: X-ray结构分析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