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区渔业资源_生态环境和生产现状及渔业的定位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3-1;修回日期:2006-04-16 作者简介:倪 勇(1941-),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学及渔业资源研究。 通讯作者:陈亚瞿(193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研究。 项目资助: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资助。

长江口区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生产现状及渔业的定位和调整

倪 勇 陈亚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 200090)

长江口区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区,其特点是水质肥沃,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肥沃的水域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许多生物种群包括主要经济鱼、虾、蟹类经河口水域洄游、繁殖、生长,使这里成为我国最大的河口渔场。这里曾盛产鲥鱼、前颌间银鱼、刀鲚、凤鲚、白虾、中华绒螯蟹及蟹苗、鳗鲡和鳗苗等。近三十年来,长江口区渔业资源全面衰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渔场面积不断缩小,导致产量日渐减少,渔业生产难以为继。本文就上述几方面作一概述,并对长江口渔业的定位和调整进行客观分析。

1长江口区主要经济水产动物的资源

现状———全面衰退

1.1刀鲚(Coilia nasus Te mm inek et Schlegel ),俗

称刀鱼、鲚鱼

刀鲚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据1973~1982年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不完全统计,年产量为1500~3500t 。上海市刀鲚的产量,1959~1971年的13年中平均年产仅为12.2t (1~40.9t ),原因是当时渔船吨位小,有的为风帆船,动力小,马力低,捕捞量较低,刀鱼资源未遭到破坏;1972~1987年期间,随着渔船吨位逐渐增大,机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网具的日益改进,产量显著增加,这16年的平均年产量为189.

2t;其后8年(1988~1995年)年产量有所下降,

平均为65t;再后的7年(1996~2002年)年产量又有所回升,年均为178.9t,处于较高强度的捕捞状态,其中2001年产量最高,为300t;2003~2005年产量又显著下降,仅分别为25t 、35t 和40t 。

1.2凤鲚(Coilia m ystus L innaeus ),俗称籽鲚、子鱼、烤子鱼

凤鲚是目前长江口区最重要的渔业对象。自1960年以来的40多年中,上海市凤鲚的年产量平均为1174.2t/年。上世纪60、70、80和90年代的平均年产量分别为807.2t 、1202t 、1173.9t 和1556.8t 。2000~2005年的年产量有所下降,2005年最低,仅400t,而且小个体鱼的比例增大,有资源衰退的趋势,对此应予以关注。

1.3前颌间银鱼(He m 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俗称面丈鱼、银鱼

前颌间银鱼曾是长江口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为长江五大渔业对象之一。据统计,沪苏两地1959~1987年最高年产量为944.6t (1960年),最低只有24.3t (1987年)。根据渔获量,可以将其资源变动状况分为3个时期:(1)旺盛期:1959~1963年,平均年产量为769.6t;(2)稳定期:1964~1973年,平均年产量为474.2t;(3)衰退期:1974~1987年,平均年产量为115.9t 。1987年后产量急剧下降,以至到90年代初已不能形成

渔汛,各渔场无鱼可捕,至今资源未能恢复。

1.4中华绒螯蟹(E riocheir sinensis),俗称大闸蟹、河蟹。

河蟹的成蟹和蟹苗是长江口区重要的水产品种之一。上世纪60年代(1959~1968年)长江口河蟹的平均年产量为93.3t,70年代(1971~1979年)为46.0t,80年代(1980~1989年)为46.3t, 90年代(1990~1999年)为9.0t,2000~2004年为1.6t。这表明长江口区河蟹资源量正在锐减。

蟹苗从1970年起被开发利用,是长江口区最有经济价值的苗种资源之一。其平均年产量70年代(1970~1979年)为6059.2kg,80年代(1980~1989年)为2526.1kg,90年代(1990~1999年)为2418.6kg,2000~2005年为1367.0kg。从平均年产量看,70年代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最近5、6年较低,甚至无苗可发。但2004年12月2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渔政处共同在长江口人工放流了2.5万只优质亲蟹,促使2005年长江口蟹苗旺发,产量高达3t。

1.5鳗鲡苗(A nguilla japon ica)

鳗鲡苗为长江口区重要的经济苗种之一。在1974~2004年的31年中,上海市的平均年产量为1934.7kg。前19年(1974~1992年)为704.2kg;后12年(1993~2004年)为3883kg。鳗苗的产量不断提高,表明它已成为高强度捕捞的品种,应引起关注。

综上所述,目前长江口区鲥鱼、前颌间银鱼已基本消失;刀鲚产量显著下降,中华绒螯蟹产量锐减;蟹苗产量也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有时几乎形不成汛期;凤鲚虽仍有一定数量,但也已出现资源衰退迹象,鳗苗处于高强度捕捞状态。总之,长江口区主要渔业对象的资源呈全面下降趋势,不容乐观。

2长江口区的渔业生态和环境现状———逐渐恶化

2.1生物多样性下降。

调查结果表明,长江口区渔业物种减少,资源量下降,一些物种相继消失,如鲥鱼、白鲟、白鳍豚、江豚、松江鲈鱼等均已基本绝迹。2.2渔业资源减少、产量明显下降,长江口区的渔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3造成长江口渔业资源减少,生态和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有:

2.3.1沿江建造闸坝 1949年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包括干流、支流上的水利枢纽、沿江的节制闸及江湖排灌涵洞。如江阴以下,1957年只有14座水闸,1958~1986年间则建了137座。这些闸坝对促进工农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阻塞了一些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使其不能到达湖泊或支流的产卵场进行繁殖,也使幼鱼不能回归到江河、湖泊或河口、海洋。如江西赣江中游吉安等地的水闸,对刀鲚和鲥鱼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它们阻断了这些鱼类到达传统的、理想的赣江产卵场,而幼鱼也回不到长江口区。长期以来,处于生殖洄游时期的这些鱼类在河口区或长江干流被大量捕捞,而又得不到幼鱼资源量的及时补充,最终导致鲥鱼几乎绝产,刀鱼资源亦大为衰退。

2.3.2水质污染 由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工农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长江水域(尤其是沿江大中城市江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上海为例,城镇日排污水达620万t (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71年沿江兴建了西区和南区排污口后,污水近岸排放,随涨落潮回荡在江岸附近,形成宝山小川沙至浦东白龙港全长约55k m、宽约0.4km的污染区,水质污染物远远超过渔业标准的规定,如铜的含量为渔业水质标准的106.4倍,铅为17.8倍,锌为14.9倍,铬为20.9倍,枯水期(11月)溶氧量只有0.7mg/L。这一带水域是前颌间银鱼、凤鲚的繁殖亲体上溯及其仔鱼降河的必经之道,亦是产卵场,尤其前颌间银鱼是在近岸产粘性卵,因水体污染,这一带的产卵场被破坏,鱼卵、仔鱼在污染区大量死亡,致使上海地区的前颌间银鱼产量逐年减少。1987年后至现在的15年间已无鱼可捕。又如1997年5月上旬在外高桥外侧江段调查发现,密度为61粒/m2的凤鲚卵中有40%已死亡。

2.3.3滩地的围垦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在崇明北部、东部、东旺沙、团结沙以及浦东、南汇沿江滩地和横沙浅滩等江滩进行了大面积围垦,造成渔业水面和幼鱼栖息水域面积大量减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