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新医改下,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通过学习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现状,发现数据包络分析法是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并有待进一步完善。
标签:卫生;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1相关背景
1.1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十一五”规划以来,中国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在2009年3月17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了新一轮的具体医改方案。总体思路是分布有序的实施,包含五项重点任务的系统化改变与梳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均等化的基础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并摸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法。有效的体系化设计,加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迅速提高了卫生技术水平,疾病防治能力持续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增加,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2中国医疗事业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保健意识的增强,老百姓对卫生服务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说,中国卫生服务事业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发展,但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迫近、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卫生资源的有限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的矛盾成为了当前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可以说,看病贵抑或看病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决定了国家对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量不可能迅速的提高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准。即便强如美国,其卫生资源可以说投入巨大(占GDP14%),但仍不能满足公民需求。由此看来,单一加大卫生医疗资源的投资并不是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卫生医疗服务要求的有效措施。立足于中国国情,围绕现有条件,努力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明智之举。
1.3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以2009年举例,中国卫生医疗机构病床利用率为77.7%,而在1980年代,全国卫生机构病床利用率为80%以上。不难看出,政府虽然加大对卫生资源的投入,但却忽视了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2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界定
2.1效率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称为效率,较多应用于配置相关稀缺资源。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效率定义为尽可能的减少浪费并有效配置资源。恩格斯则将效率看作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学者们对效率的理论表述有诸多方式,但对其本质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当我们说某经济实体有效率时,是指该经济实体运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为人民贡献了最大化的满足。
2.2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界定
在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界定上,需围绕卫生机构的运营目的来展开。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机构秉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运营目的是提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包括对疾病的预防、诊治、治疗等相关方面,现阶段的中国在卫生服务的数量上与质量上均较为欠缺,甚至由于体制原因,卫生机构自身也受到经济效率问题的影响。因此,学者们指出,在研究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时,需综合考虑数量性、质量性、经济性等相关因素。
考虑到上述原因,目前在研究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时多采用技术效率这一概念,由法雷尔提出,考察一个组织,在现有资源投入下获得最大产出,或者说在现有产出前提下投入最小的资源。技术效率定义在卫生资源领域就是现有卫生资源获得最大产出,或现有卫生产出下投入最少卫生资源。可以说,法雷尔的技术效率能够符合常理下的效率定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层面,根据卫生事业的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主要应用综合评价法。近年来,较多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
美国是最早开始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国家,并最先成立了专业的鉴定机构,评审结果上报相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服务。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机构持续多年对全美大部分医院展开评估,并根据其绩效,选出排名前100家的医院。在评价方法上,以综合评价法为基础,结合比率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质量指标(患者死亡率、感染率、相关并发症率)、数量指标(患者人均入院天数、门诊量等)、财务指标(出院患者人均费用、资产结构等)。
英国对卫生机构采取评级制度,不考虑医院技术与规模,集中于服务水平,包括20余项指标。其中既有关键指标,也有辅助指标。关键指标为9项,主要有住院病人人数、候诊时间、医院卫生环境、医疗费用等。评审团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对卫生机构进行打分。按照各家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分别为一星医院、二星医院与三星医院。国家对不同级别的医院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提高英国卫生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在2000年,Bjorkgren等人参与评审芬兰64所卫生护理机构的分配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成本效率。发现如果采取更科学的管理,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卫生机构的效率。且在一定前提下,小规模医院的效率要低于大规模医院的效率,并找出导致分配无效率的原因:卫生机构聘请了过多仅仅拥有执照的护理人员,而忽视了考察她们是否拥有实地操作经验。
在2001年,Grosskopf的团队评审了全美国教学医院中的236家与非教学医院中的556家,结果显示教学与否对医院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从一个角度来讲,教学医院不仅要承担医疗任务,还要承担对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这样一来,主治医师的负担加重,因而医院成本增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医学生工资较低,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主治医师,所以削减了医院的成本。但是,综合考虑两个角度,后者由于医学生替代主治医师而引起的成本减少量要小于前者中主治医师指导医学生增加的成本量。因而,教学医院由于医学生而引起的成本增高,面临着非教学医院的强力竞争。借助CCR模型,教学医院中的90%位于相对有效前沿面下。即使这部分医院剖除自身的教学功能,仍然不能和非教学医院相竞争。
3.2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一样,研究上大量采用较为成熟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学者们对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对象各有不同,总体上可分为医院层面和地区层面。
首先在医院层面上:1995年,张友发与宋虹以北京市某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DEA法非参数性与一次齐次性的特点,使操作变的简便,结论更加直观,因此用DEA法来评价医院科室的效率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模型本身对假设条件要求过高,且过多局限在经济效益上,所以在应用DEA模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模型细节进行改变;2005年,宋桂荣与刘启贵等人运用SFA法,针对部分属于铁道部管辖的二级及以上医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率评估。指标包括:医院财务总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医院财务总支出、出院人数、床位利用率、病人手术人次、患者出院数等,由此得出各家医院存在效率差异。
其次,在地区层面,研究者将一个地区看作一个黑箱,不考虑其内部因素,宏观的进行研究,数据包络分析法被逐渐引入。2007年,王建锋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纵向上采取秩可比法,横向上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003到2006年间江苏省各地级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提高,但是苏北、苏南、苏中仍存在区域性的效率差异;2010年高永康等人,运用DEA法,从投入指标(每千人拥有医院数、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人均资产数、人均支出额)与产出指标(人均门诊次数、患者出院数、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人均收入额)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地区2006年与2007年两年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4.8%的地区卫生机构是有效的,说明卫生机构运行情况较为良好。
4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