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

《夜归鹿门歌》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夜归鹿门歌》。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说教材

《夜归鹿门歌》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的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一首诗歌,是我们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所写的。孟浩然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这首诗便是如此。此诗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说学生

经过必修教材1-5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学习训练,高二学生在分析诗歌时应该已经基本上能熟练运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抓诗歌意象揣摩诗人情感)的方法(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为此,我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的诵读提示去诵读诗歌;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发挥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

的画面,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3、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隐逸的人格志向。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2、把握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隐逸的人格志向。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实际,运用较为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注重诗歌的诵读;2、引导法: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融入课堂,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3、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生成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

1、根据课后的诵读提示去诵读诗歌;

2、学生能够根据“缘景明情”的基本思路,发挥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并体会目标和品味《夜归鹿门歌》的意境美。

3、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隐逸的人格志向。时间授课行为技能学习行为板书内容安排(导入、提问、讲解、结束的内容)要素(预想的回答)一片自然景色,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导入《夜归鹿门歌》欣赏古典诗歌,要领悟诗歌中的景和情。板书相对而言,景表现得较显露,情往往深“缘景明情”的藏在景里面。我们如何通过景找到其中基本思路(绘景蕴涵的情?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夜归

—析景—摹形鹿门歌》来探讨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溯情),并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解释。一首先自由默读全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感提出学生自读课文知文意,发现疑难问题要求(自己小声朗读)课

质疑答疑

1、字音

2、重要词语请—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提出学生朗读课文时读全诗。

朗读之前,老师提几个要求:

要求

(1)融入你的感情(我就是孟浩然)

(2)结合诗歌的节奏,注意读出诗意的抑扬起伏的变化。全班齐读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大家找一找。提问学生回答:哪位同学找好了,请回答注视(黄昏)钟声、鱼梁渡寻景全体头、行人争渡回家、烟学生树、月亮、岩扉、松径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我们可以把这些景提问黄昏江边之景:物分成哪两个场景?黄昏江边之景—钟声、鱼梁渡头、行人争渡回追问月夜山中之景家启发月夜山中之景:讲解烟树、月亮、岩扉、松径这两个场景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提问学生齐读前两联感?接下来我们缘景明情,先赏析画面讲解一(黄昏江边之景)提出请同学们齐读前两联(提示:在头脑中要求把文字转换成画面)现在请—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提问从鹿门山上的寺庙中传场景来悠然的钟声,天快黑板书了,古老的鱼梁渡头上绘景挤满了争

先恐后的过渡的行人,他们神情焦急,招呼着、叫着、嚷着,喧闹不已。这个画面有什么特点?追问一边是静景,一边是动请学生概括画面的特点提示景。析景提示:画面是由景物组成的,景物的整讲解“争”为“争夺”之意。体特征就是画面的特征,但不是景物简描写了渡口人们抢渡回单地拼贴,需要概括归纳(动态、静态,家的喧闹场面。动静对照色调冷暖等)钟声悠扬、山寺寂静、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世俗的喧嚣嘈杂根据画面以及诗中相关诗句大家能想像提问学生根据画面以及诗中到此时诗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板书相关诗句想像此时诗人提示:诗人的动作、神情、肖像等启发的形象。摹形诗人的选择——世人归家,诗人却思考归鹿门。可见诗人内心并没有和世俗之诗人的形象:闲人同喧嚣,是鹿门山上的悠然厚重的钟讲解望沉思袖手旁声,使他心情平静。观根据以上分析请归纳诗人在这幅画面中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所体现出来的感情。

深入提示:综合前面画面的特点、他人的表现、诗人的形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