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天气教案
【篇一:雾霾教案】
雾霾
haze
tortor rasellus-2015年3月26日
?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讨论,网上查资料的方法,了
解雾霾的成因和构成,
并且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
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
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 情感目标:通过对雾霾的学习和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 教学环节:
1. 对于雾霾的引入
大家一定对雾霾都很熟悉,那么我们平时都和雾霾打哪些交道呢?
请同学举例回答。
2.互动环节
首先,分成四人小组交流,霾是什么?(雾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雾
霾的构成)综合答案进行回答,可以用手机搜索
介绍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霾就
是灰霾(烟霞)。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
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
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
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
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
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
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
个在中国。
造成原因
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
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
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
雾霾天气多发;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
气污染。
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
增加有关。
3.小组发言
4.给出一个《穹顶之下》的柴静给出的回答
5.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形成一份解决方案。
【篇二: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正稿)】
“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太谷县杏林小学乔建姝教学内容:六年级安全课教材第四单元应
对自然灾害第16课《雾霾天
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
起,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调查了解:
1.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听到“雾霾”这个词,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
幻灯片出示“雾霾”的定义: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2.教师提问:谁知道“雾霾”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幻灯片出示“雾霾”形成的原因:
当气温低,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水汽凝结形成“雾”。
“霾”的成因:
1)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2)汽车尾气。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
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
5)焚烧秸秆。
二、案例分析
1.我们知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那么“雾霾”天气有什么危害呢?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的案例:“呼吸门诊爆满不堪‘霾怨’哮喘病人翻番”
教师提问:
看了这个报道,你有什么想法?你在“雾霾”天气里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
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雾霾”天气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哮喘、气管炎、脑溢血、高血压、结膜炎、咽炎
2)影响作业安全
3)影响交通安全
学生观看并思考
三、探究新知
1.教师:既然“雾霾”天气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就要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为减少“雾霾”天气尽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要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请同学们探讨课本91页所提问题。
判断这些做法是否正确?和同学交流原因,并把正确的做法写在横线上。
并汇报.
2.教师:好,同学们都判断正确,那么再想一想,遇到“雾霾”天气人们
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篇三:三年级第15课雾霾天气要防范教案】
雾霾天气要防范
【教学内容】
《生命安全教育》三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灾害防范与人防避险” 第15课《雾霾天气要防范》。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科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懂得去关注天气
的变化。
2.初步培养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1.掌握天气变化的有效防范措施。
2.根据天气变化提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恶劣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遇到坏天气时,提前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和防范。
【教学难点】
掌握天气变化的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遭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观察法、谈话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
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准备】
恶劣天气的视频影像及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切入话题
1.ppt雾霾图片展示
自从2012年年底,“雾霾”这位不速之客经常大摇大摆地在天空中
游荡,致使我们人类迫切地发出自心地呼喊:“蓝天去哪儿了?”而
且网上还有人戏称,我们现在正处于十面“霾”伏的包围圈子里。
谁
来说说,你对雾霾有哪些认识?
2.学生畅所欲言。
3.自读课前引言。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从学
生实际生活入手引出讨论交流的话题,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
流的热情。
二、了解雾霾,认清危害
1.平安童话的理解。
雾霾天气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颗粒物,一旦被人体吸入,会严
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不信,请你那口水狼是最好的范例。
2.引导学生自读童话,指名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雾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雾霾天气对人数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
4.交流反馈,教师梳理信息。
5.学习平安导航。
播放幻灯片或视频
大家越往后看可能心情越来越沉重。
原来雾霾的危害这么大,而且
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每个人都无法幸免,面对这样的危害性天气,我们该怎么办!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了解它,并且
找到应对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进入“平安导航”就一起来了解雾霾形
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6.呈现平安童谣,理解相关要点。
7.指导熟悉成诵,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在感官上去引导学生认识水平雾霾天气,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建议正确的认知结构,
强化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的认知。
三、正视现状,寻找对策
1.惨重现状,令人深思(可观看视频或图片)
我们来看看惨重的现状:一周内近半国土被雾霾覆盖 104个城市重污染。
雾霾天气,表面看是一场天灾,可实际上它是一场人祸。
我们每个人无形不如也成了雾霾的“帮凶”。
(可启发学生说说我们生活当中污染环境的事儿。
)
2.模拟场景,现场劝阻:
(1)看到别人在焚烧垃圾,你怎么劝说?
(2)看到别人在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你怎么劝说?
(3)爸爸坚持要开车接你上下学,你怎么劝说?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分析,从本质原因入手,将课内引向课外,将课内所学延伸到实践运用,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生活实际融合起来,小课堂变成大天地,让学生感知环境问题就在我身边,成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者。
四、活动拓展,学以致用
“防范雾霾有招数”
雾霾来袭,你会采取什么绿色行动呢?想一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