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共21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而且少数民族 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 国人口中的比例。”这反映了处理民族关系上所坚持的 原则是?
(民族平 等原则, 政治上平 等体现)
2、民族团结原则
①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
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
②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1、国家角度: (理论原则、法律保障、制度保障)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共同繁荣。
(2)坚持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提供法律保障。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2、个人角度:
(1)思想意识:应该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2)履行义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
(3)付诸行动: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生活传统、宗教信仰 ②反对民族主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③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援,支持民族 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 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 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 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 发展。这表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第七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 人民共同缔造的 2、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及其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3、如何巩固新型民族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 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 民族的总称。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 建立了新中国
探究:雪域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 越
思考: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当家作 主人,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民族关系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平等
(1)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各族人民都是国 家和社会的主人
(3)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4)地位: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5、截至5月1日16时,青海玉树共接收全国救灾捐赠款物41.9 亿元,包括捐款35.1亿元,物资折款6.8亿元。各民族携手同 心,抗震救灾。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含义: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 得到发展,民族素质都得到提高。
②原因: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 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 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地位: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 则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民族地区 加快发展,加强发达省区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广西等民族 地区的工作。这一做法体现出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坚持
() ①民族团结的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从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分析)
主要措施或途径:
①国家扶持:国家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在投资项目、税收 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②发达地区支援:发达地区要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加大对 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③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 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加 快发展。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地位: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 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 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人民币票面印有汉、蒙、维、藏、壮五种文字。
2、为配合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更多的优 惠政策和措施。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没有因为玉树是少数民族聚居 区而放弃救援。
4、2987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 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
1、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
2、民族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3、存在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
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