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分析仪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分析仪介绍
一、电解质分析仪的用途
电解质分析仪是用来从样本中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离子钙(PH)的仪器。

样本可以是全血、血清、血浆、尿液、透析液和水化液。

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是必不可缺的,在临床中它主要测试维持人体血液、体液中渗透压的平衡,在手术,烧伤,腹泻,急性心梗等需要大量均衡补液的病人中,离子的测试和检测很重要。

二、电解质分析仪的原理
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在离子选择电极基质的含水层内发生离子迁
移。

迁移的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着电势,因而是膜面间的电位发生变化,在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间产生一个电位差。

样本中离子浓度不同,产生的电位信号的大小也不同,通过测量点位信号大小就可以测知样本中离子的浓度。

三、血清电解质分析仪的临床意义
1、血清钾(K+)测定及意义
血清钾浓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总体钾的平衡情况,但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清钾浓度较高,而细胞内可能低钾;反之,慢
性体内低钾时,血清钾却可在正常范围内。

故判断结果时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及其他资料(如心电图)。

(1)血清钾减少
①钾供应不足,如长期禁食、幽门梗阻、厌食等,钾摄入量不
足,而肾脏对钾的保留作用差,尿中几乎仍照常排钾,
致使血钾降低。

②钾的不正常丢失,如频繁呕吐、腹泻、消化道瘘管、胃肠道
引流等丧失大量消化液,使钾丢失;又如长期使用利尿
剂,钾自尿中大量排泄而致血清钾降低。

③激素影响,如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症,
或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粗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使肾脏滞、排钾,使钾排泄增多,血钾降低。

④酸碱平衡失调
⑤周期性麻痹,发作期间血清K+明显降低。

⑥血液透析,也可能引起低钾血症。

(2)血清钾增加
①肾功能不全,尤其在少尿或无尿情况下,排钾功能障碍可导
致血钾增高,若同时又未限制钾的摄入量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这种情况在急性肾功能不全尤易发生。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发生高血钾,但很少增高至钾中毒
的情况;醛固酮缺乏或应用抗醛固酮药物时,因排钠滞钾而
致血钾增高的趋势。

③酸中毒,由于H+进入细胞内,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引
起高血钾。

④大量组织损伤、急性血管内溶血,可导致高血钾。

这是细胞
内K+大量逸至血液中所致。

⑤输入大量库存血,因库存血时间越久,红细胞内钾逸出越多,
这是因为离体红细胞能量消耗,Na+——K+泵活性渐减弱,红
细胞膜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大量钾逸入血浆中。

(3)注意事项
①标本不能溶血,否则结果偏高。

②标本应及时分离血清,时间过长,红细胞内钾外逸,使结果
偏高。

③输入葡萄糖液后所取标本常可能使结果偏低,因K+可随葡
萄糖移入细胞内。

2、血清钠(Na+)测定及意义
正常人体中钠约为40—44mmol/kg体重,其中细胞外液中占总钠量的44%,细胞内液中占9%,骨髓中占47%。

体内钠有交换性钠和非交换性钠,交换性的占75%,非交换性的占25%。

(1)血清钠的降低
①钠的丢失,如自肠胃道丢失(呕吐、腹泻、肠瘘管
等)
②Gg高血糖,如糖尿病,因高糖浓度使血浆渗透压增
高,细胞内的水向细胞外移行,血浆稀释,钠被稀释
而降低。

③高温并大汗,可丢失钠,但血清钠常呈正常范围,
这与同事有失水、细胞外液浓缩有关。

④高血脂症,由于血清中脂质多,钠浓度下降,血清
水分被大量疏水分子所占据,实质上,总体钠并不减
少。

⑤急性严重感染,可出现低血钠,其原因可能系体液
和电解质调节不全;慢性感染,如肺结核也可出现低
血钠,这可能因细胞代谢障碍,Na+进入细胞而发生
轻度低血钠。

⑥慢性肾功能不全。

⑦内分泌疾病。

⑧肝硬化,常有低钠血症。

⑨脑部疾病。

⑩心血管疾病。

(2)血清钠增高
①体液容量减少,如脱水。

②肾脏疾病,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性肾炎。

③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出现
高血钠;柯兴综合症可能有轻度血清钠升高,或长期
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小管钠重吸收亢进,而致血
清钠偏高。

④脑损伤,可引起高钠血症。

3、血清氯(Cl-)测定及意义
氯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总体氯仅有30%存在于细胞
内液。

Cl-不仅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还对酸碱平衡有影响。

Cl-亦受肾脏调节。

(1)血清氯离子增加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有Cl-潴留,它常
与Na+同时滞留。

②碳酸氢盐丧失,常有相对的Cl-增高,导致高氯性酸中
毒,如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或输入含Cl-量高的药物时,
如盐酸精氨酸的输入、大量服用氯化铵,可引起血清氯
增高。

(2)血清氯离子减少
①频繁呕吐和胃肠道减压,丢失大量胃液,使血清氯离子减
少。

②急性肾功能不全,常出现低氯血症,这是因尿素潴留影响
血浆渗透压,血浆中NaCl减少,依此来调节渗透压的变化。

③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如肺心病等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因
CO2潴留,血浆[HCO3-]相应增加,Cl-自肾脏排泄增加,血
清Cl-减少。

④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⑤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不适应当地限制盐和应用利尿
剂。

如速尿等可使CL-丢失,而引起血清CL-降低。

4、血清钙测定及意义
血清钙水平相当稳定。

血清钙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弥散性钙,以离子状态存在,为生理活性部分;另一种为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称为非弥散性钙,无生理功能。

血清钙的水平受甲状旁腺素、1,25-二羟维生素D3[,25-(OH)2-D3]及降钙素等调节,肾脏亦是钙的调节器官。

另外,离子钙测定逐渐已为临床所重视,因为有些疾病血清总钙测定无变化,而离子钙有明显改变。

(1)血清钙增高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促进骨钙吸收,肾脏和肠道对钙吸
收增强,使血钙增高。

②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可产生甲状旁腺素(PTH)样物质,
如肾癌、支气管腺癌等可产生PTH,以致促进骨钙吸收释入
血中,使血清钙增高。

③维生素D中毒,可引起高钙血症。

这是由于促进肾脏和肠
道对钙的重吸收所致。

④肾上腺皮质机能降低,常可出现高血钙。

骨髓增殖性疾病。

(2)血清钙降低
①甲状旁腺机能低下,如甲状腺手术中误切了甲状旁腺、特
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或由于自身免疫和炎症等原因所
引起,都可出现低钙血症。

②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因1,25(OH)2-D3生成不足而致血
钙降低,引起继发性PTH分泌亢进,可导致肾性佝偻病。

③急性胰腺炎,亦可发生低血钙。

5、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1)增高:提示碱储备过剩
①代谢性碱中毒:幽门梗塞(胃酸大量丢失),小肠上部梗阻、缺钾,服碱性药物过量(或中毒)。

②呼吸性酸中毒:呼吸道阻塞,重症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胸,肺气肿,肺性脑病肺实变,肺纤维化,呼吸肌麻痹,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③高热,呼出二氧化碳过多。

④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2)降低:提示碱储备不足
①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脱水,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和少尿期),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服用酸性药物过量。

②呼吸性碱中毒: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增快,换气过度,吸入二氧化碳过多)。

④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性中毒,肾盂肾炎,
肾结核。

轻度酸中毒:CO2CP 23-18mmol/L
中毒酸中毒:CO2CP 18-14mmol/L
重毒酸中毒:CO2CP <14mmol/L
极度酸中毒:CO2CP <7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