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月书评《拉康与后女性主义》---李佩珊 [原创 2007-12-14 21:23:47]
字号:大中小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李佩珊
这本书只有薄薄的128页,看完以后,甚至连字面的意思都无法理解。

这大概第一次看一本书出现理解上的困难。

拉康的书一直没有接触,虽然在学习中穿插的提到了他的一些术语,但是真要串联起来理解我还缺少体验和知识的积累。

导致理解发生困难的地方在于拉康的理论在很多时候似乎离我们很远,离我们现实的固有观念和经验也很远,必须要跳出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知识经验之外去反复的思量。

导读——走进拉康:这一章节向我们介绍了拉康其人,并且对他的思想做了一个综述。

想象包含了一种侵凌的成分。

每当主体发现自己是片断性的而不是统一性的整体的时候,这种侵凌的陈分就会表现出来。

“侵凌”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我们的身上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后结构主义和后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作用。

能指与所指的引入。

政治雷区:1、对后女性主义的肯定性解读——后女性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不断发展和改变着自身。

从第一波争夺选举权的女性主义运动到抨击父权意识形态的斗争再到强调女性的身体和母性的身体,在男权为中心的话语中为女性重新赢得平等的权利。

女性主义顺利过度到后现代主义。

2、对后女性主义的消极解读:人们普遍把我们的社会看作是一个父权制社会,当今的女性主义者们不仅接受这种观点,而且还创造了一个横扫一切的理论,把所有的男性都毫无差别地统统归为一类。

“父权制”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父亲占统治或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当今的运动中,这个词却被肆意滥用,社会上只要有当今的女性主义者不喜欢的东西,她们就把它冠以“父权制”的帽子。

为什么采用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和拉康对性差异的观点和看法是描述性的而非规定性的,他们对父权制进行的是一种产生而非推动。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和性差异理论表明,欲望是如何最终促进父权关系的继承和遗传的,女性是如何屈从与父权的。

因此精神分析就成了一个意识形态分析的有力武器。

后弗洛伊德战争:客体关系理论研究的主体是完满而非缺失,是结合而非阉割,它所关注的是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前母与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非俄狄浦斯情结后的真正母子关系的丧失。

性差异:仅仅靠解剖学无法确定一个人的性身份,同样,性差异也无法仅仅归结为文化因素。

对于弗洛伊德来说,人的性永远是心理的性,潜意识主体的性。

性身份的定位:拉康的贡献——性身份的定位是人潜意识地“选择”自我,决定自我采取男性的生存方式还是女性的生存方式的过程。

拉康对于性身份定位的符号逻辑:阳具代表的就是被禁止了的性欲满足,所有主体的大部分性欲满足都被禁止了。

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进入这个符号系统就必须做出这样的牺牲,因为不为性欲满足设限主体性就无法获得。

原父没有在自己性欲满足方面做出任何牺牲。

我们可以说,这代表了符号所影响的那个幻觉,即幻想着性欲满足最终将会完全得到恢复的那个幻觉。

女性对阳具功效可以说“行”,、“不行”,也可以同时说“行”,、“不行”,因为女性无法进行全称判断。

女性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集合,因此“女性并不存在”。

性别争执:面具,表演和引用:琼·里维耶认为,女性性格和气质是一种为了符合社会对女性特质的解释而做出的伪装,一种演示女性作为一类存在物并不存在这一事实的面具。

人们伪装出女性性格和气质意识为了掩藏自己的阳具立场,而是为了阻止因为自己采取了阳具立场而进行自我报复。

面具也可以看做是对缺失的掩盖,对无的隐藏。

男人们更愿意看到这些伪装,而不愿看到摘取面纱后显露出来的空无和缺失。

在精神分析的意义上说,他者并不是一个人的概念,而是一个符号系统,在这个符号系统中,处于自治状态的个人本身被当作一个不真实的幻想来处理和对待。

他者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因为无法实
现自己的承诺而缺发一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但这个结构却恰恰通过这种缺乏而产生效果或作用,因为他者是通过一种欺骗产生的。

真实:我们只能经历真实却永远不能把真实彻底概念化,我们的词汇,概念和知觉都指向于它。

因为任何符号系统引起的疏离,尤其是在人的生活早期引起的疏离,都回闯入和打乱婴儿混乱的经验感受,引起婴儿的震骇。

符号通过重复来加工真实却永远无法进入真实。

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影视批评:劳拉·莫威对再现问题予以了很大关注,她认为,观看和发现性差异——即女性没有阴茎——这一点紧密联系着,女性是想象中阳具的替代物,她们的作用就是激发和满足男性观众窥阴癖和恋物癖的需要。

“眼睛”和“凝视”的辩证法——“眼睛”关注的是符号系统的秩序,而“凝视”追求的是一种自恋式的幻想——对于每一个客体来说,他构成了主体注视欲望驱动对象,并成为幻想与符号的限制之间或者说幻想与他者欲望之间冲突的一部分。

正是通过凝视的关注才使得主体有可能让自己的目光穿过这片黑暗,去感知在世俗对能指的解释中所无法察觉的东西——着就是对被我们忽视了的、“不可能”的真实的突破。

“女性并不存在”:女人的身体是她不断追求可能性的场所。

女性并非没有男性完满,因为男性只有完全进入阳具符号指称系统后才是完满的。

另一方面,女性缺乏能指,因此必须使用面具伪装。

面具伪装揭示出,女性心里存在一个心里结构,它不是对女性欲望做出的反应,而是对男性幻想做出的反应。

女性主义批评:从单数到复数
2009年06月06日14:51 李

在当今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中,女性主义批评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但很多读者甚至研究者只是认为这是个“新”名词,只是感受到女性主义思潮那种巨大的冲击力,却没有意识到这股巨流向前涌动时是如何融汇了各个支流,如何占领了一片宽广多姿的流域。

女性主义文学文化批评的历史背景是妇女解放运动。

一般认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发端于19世纪末,当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要求男女平等,争取政治权利,因此这一阶段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时间上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主要目标在于消除两性的差别,认为两性的差别是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等等。

从总体上来说,最早开始的、目的在于追求平等教育机会、平等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这种女性主义斗争,属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范畴。

美国女性主义研究者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在其著作,第二版的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Feminist Thought: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1998)一书中,将女性主义思潮化分为自由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和社会性别、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发展阶段,系统地梳理了女性主义思潮中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观点;从18、19世纪的女权运动,到写作《性政治》的激进女性主义者米特利,到存在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波伏瓦,再到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埃莱娜·西苏、露丝·伊丽格瑞以及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及至目前声势日隆的生态女性主义学者苏珊·格里芬等人,清晰地勾勒出了女性主义思潮发展的脉络。

这部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明确反对以单一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女性主义,导言的标题便是《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第二版的英文副标题还特别强调:这是“一部更全面的导论”。

何以体现其“更全面”的特点呢?除了作者善于把握理论发展动向,随时代的发展调整理论框架,将新兴的女性主义理论(如生态女性主义)纳入视野之外,“更全面”还体现在作者对女性主义始终保持了一种开放的态度,重视“女性主义思想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差异”。

在强调多元性、差异性、边缘性、异质性的思潮影响下,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二元对立的模式开始动摇,从单一性别的纬度切入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也显露出其不足。

社会性别、社会等级、宗教信仰、性取向、种族身份等因素在交叉互动中构成了一个多元的网络结构。

女性主义思潮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已经与当初单一的争取女性
政治地位的目标有很大差别,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多元、丰富的理论。

正如加拿大学者林达·哈琴所言,“再也不能以单数的概念来谈论女性主义,而应以复数的概念来谈论它,因为女权主义的类型和女人的种类是一样的多”。

作为新兴批评理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合流的产物,此术语由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与死亡》一书中首先提出。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兴起于20世纪后期的危机——社会危机和环境危机——是“男性”价值观和行为的必然产物,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

在生态女性主义看来,性别压迫和生态危机都源于此。

生态女性主义把建构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尊重差异,倡导多样性,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同一,解构男人/女人、文化/自然、精神/肉体、理智/情感等传统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确立非二元思维方式和非等级观念。

以生态学作为总的背景,生态女性主义者可以采用文学、种族、社会、文化或后结构的女性研究范式来深化和拓展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因此也成为女性主义理论中最有活力、最具包容力的派别之一。

女性主义批评不是文学文化研究的惟一视角,学者杨丽馨在《抑郁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一书中就曾经明确指出:性别的视角诚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而且在历史上是被遗忘了的视角,但人际关系并非仅仅由两性关系所组成,它还包括阶级的、宗教的、种族的、性倾向的等其他多重因素所制约的关系,而诸种因
素本身又是时刻处在变动之中的,因此,僵化地只以某种维度去研究评价文本,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及其他,因而也就难以全面客观地理解作家作品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