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考前焦虑认知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2010年6月健康研究
Healt h Research
V o.l30N o.3
J un.2010
收稿日期:2010-02-23
作者简介:王昌盛(1979-),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通信作者:曹雪亮(1971-),男,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病例病案
一例大学生考前焦虑认知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王昌盛,曹雪亮
(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咨询师根据一名考前焦虑的大学生求助者的症状,采用阿伦 贝克的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的放松训练技术,设计了一个四次时间的咨询方案。
经过咨询,求助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
关键词:焦虑情绪;认知疗法;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894(2010)03-0204-03
A Case Report on Cognitive Therapy Applied to a College St udent
wit h Exa m i nation Anxiety
WANG Chang sheng,C AO Xue liang
(X i an Politics Instit u te,Shaan x i,X i an,710068,China)
Abstrac t:A ccordi ng to a coll ege studen t s exam ina ti on anx iety sym pt om s,the consultant des i gned a four stage consu lti ng sche m e usi ng Beck 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 lax ati on tra i ni ng of behav ioral therapy.The st udent s exa m i nati on anx i e t y i m proved si gn ifi can tly after the consulta ti on.
K ey word s:exa m i nation anx iety;cogn i tive therapy;co lleg e st udents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陈某,男,23岁,西安某高校大四学生,汉族。
出生于四川省某县,城镇户口,独生子,性格内向,学习认真。
父亲、母亲均为国家政府机关干部,家庭条件较好,自幼父母对其寄予厚望,在学习方面要求严格。
第一次高考时由于心理紧张,考试发挥失常,考试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重读一年后考入某大学。
上大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较好,今年大四准备考研,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临近,心理压力增加,最近一个月出现心情烦躁、失眠,学习效率下降。
到医院检查身体情况正常。
心理测验结果:(1)SCL 90:总分156。
因子分:焦虑
2.6。
(2) SAS:标准分64。
诊断见表1。
1.2 评估与诊断 参照心理问题的评定标准,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具体为焦虑情绪问题。
根据
心理正常与不正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精神正常,排除精神病。
根据许又新教授对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评分小于6分,排除神经症。
根据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求助者症状较轻,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医学检查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根据求助者烦躁、紧张情绪,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等表现,并分析原因,最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具体为焦虑情绪问题。
2 咨询方案
2.1 咨询目标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正确评价自己,合理面对考研,缓解压力,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和学习效率。
(2)长期目标:建立合理认知模式,完善求助者的人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2.2 咨询原理 阿伦 贝克认知疗法认为情绪和行为问题是源于一般过程的认知歪曲,因此,改善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的方式就是识别认知错误,修正认知歪曲。
咨询的任务就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合作并教会求助者识别认知歪曲,改善功能失调的思维,并让求助者理解思维和他的行动和感觉的关系,通过发挥求助者的潜能让其最终能够自己调节认知以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1]阿伦 贝克认知疗法是一种短期的、指示性的、关注当前的、求助者与咨询师合作关系的结构性疗法,适用于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恐怖症、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激怒及慢性疼痛等心理问题[2]。
2.3 咨询方法 针对求助者考前焦虑问题及心理特征,咨询师主要采用阿伦 贝克的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积极思考和自我审查,以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合理面对考研。
辅助采用行为主义放松技术缓解求助者焦虑情绪。
具体还要运用倾听、开放式提问、鼓励和重复等参与性技术以及解释、指导、情感表达等影响性技术。
咨询疗程共分4次,每次约50m i n,每周1次。
3 咨询过程
3.1 第一次咨询(第1周) 采用认知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测验等方法,以达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宣泄情绪,了解基本情况,并做心理测量的目的。
具体过程:(1)填写记录表,询问情况,介绍咨询有关事项和规则。
(2)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
(3)做SCL 90,SAS心理测验。
(4)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5)放松训练。
(6)介绍认知疗法,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7)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列出,这样有利于更好解决问题,同时要坚持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
3.2 第二次咨询(第2周) 采用认知疗法、放松训练,以加深咨询关系,分析和探索焦虑情绪产生的心理原因,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帮助求助者宣泄情绪。
具体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列出了一些焦虑的表现。
(2)提问,将问题引入与求助者焦虑情绪密切相关的原因。
如成长经历,家庭教育,自己个性,生活事件,认知因素、生理情绪、行为表现等[3]。
(3)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建议求助者本人对焦虑情绪产生相关原因做出解释,鼓励求助者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体验和反省,指导求助者合理对其做出评价。
(4)放松训练。
(5)布置咨询作业。
让求助者查找自己产生焦虑情绪的观念上的原因。
向求助者说明焦虑情绪的产生有一个开始、高峰、消退的过程,鼓励其对焦虑情绪进行自我监控。
3.3 第三次咨询(第3周) 采用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减轻求助者焦虑情绪困扰,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进行改变认知训练,协助求助者制定发展规划。
具体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表示自己的焦虑情绪与自己的认知错误有关。
(2)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向求助者介绍认知歪曲的种类,引导求助者识别并修正自己存在的认知歪曲:!夸大思维,求助者对考上研究生寄予了过于强烈的愿望,从而过分在意考试的结果,因此压力很大;∀随意推论,求助者由于曾经高考失利,因此自信心受到影响,据此不可靠的担心考研也可能失利; #选择性概括,求助者仅以个别成绩不理想的模拟测验来评估自己的学习状况,过于消极且有失偏颇。
(3)放松训练。
(4)引入∃合理观念%:考上研究生固然对前途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高考曾经失利只是特定情况下的结果,此时考研时过境迁,以前的经历对现在影响不大;全面考察自己的学习状况,形成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认识。
(5)向求助者介绍行为矫正技术。
咨询师要求求助者回忆自己过去学习取得最好成绩时的表现,要求求助者加深这种情绪体验。
咨询师要求求助者想象自己未来理想状态下的表现,并让求助者牢记积极的情绪体验。
(6)咨询师协助求助者制定发展规
205
第3期王昌盛,曹雪亮:一例大学生考前焦虑认知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划[4]。
!坚持放松训练,降低焦虑水平;∀及时识别不良思维,坚决纠正调整;#调整心态,树立自信; &掌握复习技巧,积极应对考研。
(7)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把发展规划进行细化,并在实际中予以落实。
3.4 第四次咨询(第4周) 采用认知疗法和心理测验以巩固咨询效果并结束咨询。
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反映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够合理看待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己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表扬。
(2)咨询效果的心理测验。
SCL 90:总分138;焦虑因子1.8。
SAS:标准分46。
具体诊断见表1。
(3)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回顾咨询过程和解决心理问题中所用的知识、方法和技术。
(4)结束咨询。
咨询师鼓励求助者树立信心,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 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比较配合咨询,已基本纠正不良认知,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躯体症状已消除,能够正常学习。
心理测验结果:∋SCL 90:总分138;因子分:焦虑1.8。
(SAS:标准分46。
各项指标正常。
心理咨询的情绪症状后测与前测比较表明:求助者考前焦虑情绪问题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心理咨询前后求助者情绪症状比较
咨询前测数据咨询后测数据诊断标准
SCL 90
总分156(未超标)138(未超标)临界值160
焦虑因子2.6(阳性)1.8(正常)大于2为阳性,小于2为正常
S A S焦虑症状64(中度焦虑)46(正常) 临界值为50,50~59轻度焦虑,60~69中度焦虑,69以上重度焦虑注:本案例求助者SCL 90测量数据中其它因子前测、后测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对本案例无解释价值,故未在表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
京:民族出版社,2005:86-91.
[2]G era l d C 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M].石林,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95-197.
[3]陈新葵.论考试焦虑的成因、调适与治疗新进展[J].广东农工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3):21-24.
[4]左小妮.石文典.一例焦虑情绪咨询案例报告[J].社会心理科
学,2009,24(3):68-72.
206健康研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