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抗肿瘤的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多酚抗肿瘤的机理:调节癌细胞增殖周期,诱导癌细胞凋亡
1、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茶多酚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茶多酚浓度增加而增强。
科学实验发现茶多酚不影响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也不产生细胞毒作用,却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癌细胞死亡及产生细胞毒作用。
2、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和抑制DNA合成:茶多酚对细胞的分化阻断效应是发生在细胞增殖分化早期阶段,即DNA合成前期,使进入DNA合成期的细胞减少,对肿瘤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肿瘤细胞的DNA复制活跃,它的相关酶的活性大大高于正常细胞,抑制了它的相关酶的活性,就是抑制了DNA合成,肿瘤细胞就不能繁殖,从而达到抗癌的作用,茶多酚对肿瘤细胞的DNA生物合成抑制也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3、诱导癌细胞凋亡:茶多酚具有抗肿瘤新生血管的功能,将癌细胞周围的血管阻断,使生长快速的癌细胞无法获得营养与氧气,致癌细胞“饿死”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茶多酚防癌抗癌作用的机理,主要就是它的抗氧化,抗突变,调节免疫,抑制致癌物、促癌剂和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致癌基因表达,调控信号传导及影响机体酶活性等。
尽管国内外有许多报告支持茶多酚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该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致使茶多酚目前还未能作为肿瘤的治疗用药。
但作为一种天然、低毒的植物提取物,茶多酚作为一种肿瘤预防剂,或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其作用是明显的;作为一种肿瘤治疗增效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茶多酚调节免疫功能:
免疫是生物体对“自身”与“非己”的识别,借以维持机体的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通过细胞或体液免疫旨在清除微生物和毒素或其他异物的危害,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免疫反应异常,无论是反应过强或过弱,均能损害组织而致病。
茶多酚对免疫功能的调节特点如下:
1、茶多酚对免疫功能既有刺激促进作用又有部分抑制作用,而以促进作用为主。
这一特点反映了茶多酚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抗氧化剂,尤其
不同于其他酚性抗氧化剂对免疫
“大多呈抑制效应”的作用效果。
茶多酚兼具内源性抗氧化剂和外源性抗氧化剂的双重特点。
2、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有刺激促进免疫提高或回升作用,但对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对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可防止免疫过强。
3、可通过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起到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4、茶多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之一是,通过减低细胞过氧化物含量或通过消除免疫反应途径中生成的过量自由基。
茶多酚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对脑损伤的保护:
心脑血管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严重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尤为明显,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已成为社会性要求。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清除自由基等生物学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整血液中多种指标的水平,改善心脑血管系统,达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降血脂作用:
脑梗塞病人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
茶多酚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从而调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氧化脂质等的水平,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茶多酚能有效地降低高血脂症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茶多酚在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时,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后者既能清除动脉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又能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有利于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类化合物对有机体的脂肪代谢产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有减肥的效果,上海医科大学一课题组应用茶多酚在江苏海门市对200位乡村居民随机分4组送药,服药10个月,进行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可使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约19%,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实验前后比值相差36.1%,说明茶多酚有预防高脂血症、减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抑制血栓形成: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
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血栓形成。
血栓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
●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茶多酚分子可与一个离子如铅、锡、铁、钙等络合,形成环状的螯合物而产生沉淀,从而消除体内过剩的重金属离子。
冠心病人体内铁也会出现过剩,铁所引发的自由基致使心脏细胞受损,若能及时排除过剩的铁,即可保护心脏。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可与铁配位,并以配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保护心脏。
●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
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降血压、扩张血管作用:茶多酚可降低血压,降低效应及时间与剂量成正比,还可使离体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增加。
茶多酚进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主要为通过肠壁的吸收,进而具有扩增血管壁的功能。
●强心抗疲劳作用:茶多酚能使心脏功能指标明显增强,表明具有强心和抗疲劳作用。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茶多酚可以有效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神经退化性失常特别是脑组织损伤引起的早老年痴呆,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增多,十分需要寻求一些能保护脑组织的天然产物,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表明,多数老年人服用茶多酚制剂后反应良好。
通过对各种脑组织损伤的试验,茶多酚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为将茶多酚开发为健脑制剂提供了依据。
●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组织缺血(氧)再灌注(氧合)损伤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脑梗塞的治疗必然经历一个缺血再灌注的过程,随着自由基医学研究的发展,活性氧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引发的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酶活性的下降,使膜结构受损,茶多酚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使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丙二醛含量下降,提高三种有益酶的活性,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单纯缺血时氧自由基不高,但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增加188%,而茶多酚在组织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非常明显,而且还有浓度依赖关系。
●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吞噬细胞吞噬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后,形成充满脂质堆积的泡沫细胞堆积在血管壁,且持续的堆积使得血管壁增厚、弹性减低、血流量减少,进而硬化。
因此如果能将血液中氧化LDL减少,那就可以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
茶多酚可以抑制铜离子诱发的LDL氧化反应。
茶多酚对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茶多酚的抗突变作用:
致癌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一般包括启动、促癌和增殖三个阶段。
启动作用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有促癌潜力的细胞,促癌作用则使这些启动细胞的克隆选择性扩大,逐渐进展为具有新特征的细胞亚群,表现出细胞的非均一性、异化和基因不稳定性,从而进展为变异细胞,最后发展到恶性转移。
基因突变可导致癌基因的不正常表达,从而使细胞发生恶变。
因此抑制突变的发生已成为一条有效的防癌抗癌途径。
茶多酚的抗突变机理:
1、生物的抗突变作用:生物抗突变剂的作用在于阻断正常细胞变成突变细胞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作用于致突变过程的其他因子或修补受损的DNA,以减少突变概率。
茶多酚能增强DNA损伤的修复过程,它的这种抗突变作用是在细胞内发挥效果,同时起着生物抗突变封阻剂和抑制剂的作用。
2、灭活终致突变剂及前突变剂:大多数致突变物在环境中都相对比较稳定,但进入人体后可被微粒体酶活化为最终致突变物或致癌物才能发挥致突变或致癌作用,这类物质就是前突变剂。
而少部分终致突变剂不需要经代谢活化就能成为亲电子的反应物与细胞中大分子受体结合直接导致基因突变。
因此灭活终致突变剂或抑制前突变剂的代谢可望成为一种抗突变的有效途径。
经实验证明茶多酚可明显减少致突变物的活性,并对活化的致突变剂有抑制作用,这就降低了它们对DNA的损伤。
如亚硝胺有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含氮物质可在体内转变为亚硝胺,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茶多酚能与亚硝基反应而阻止亚硝化反应,从而减少亚硝胺类物质的生成。
3、抑制致癌物和DNA的结合:致突变剂或致癌剂多为强烷化剂,进入人
体后经酶的代谢活化成亲电子化合物,进而与细胞中大分子DNA进行共价结合而生成加合物,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形成致癌的基础。
致癌物-DNA 加合物形成是化学致癌过程的起始事件。
茶多酚可以使致突变剂失去亲电子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此类加合物生成。
茶多酚还能降低致突变物与DNA加合物的生成率,从而降低致突变物的诱变率。
4、抑制酶活性:大部分的致癌物或原致癌物,都必须由生物体的微粒体酶系统活化形成高活性的亲电子代谢物,它们与蛋白质和核酸进行共价结合,才能表现出致癌和致突变性。
实验证明茶多酚的抗突变作用部分就是由于其对微粒体酶的抑制作用和直接消除活性的亲电子自由基所造成的。
5、抑制姐妹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变异:肿瘤发生的染色体学说认为,细胞分裂异常和姐妹染色体分配不均在肿瘤发生中有重要意义,是激活癌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
科学实验证明茶多酚不但对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无致畸致突变效应,而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都能抑制致突变物和致癌物诱导的姐妹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变异作用。
6、消除活性氧和自由基:环境中的物理和化学致突变因素在造成肌体损伤或诱导细胞突变和癌变过程中,自由基往往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体内过量的自由基会使细胞大分子特别是DNA的结构和功能破坏,最终使细胞发生突变、癌变或病变死亡。
茶多酚作为一种高效自由基清除剂,对活性氧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98%以上)。
茶多酚的抗突变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方面表现出特异的功能,并参与中断或终止自由基的反应,同时还可提高或诱导体内抗氧化酶等活性来协同消除体内过量有害自由基,避免其对生物大分子的损害,从而表现出抗癌防癌、抗突变活性。
茶多酚对辐射损伤的保护: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的幸存者中发现,凡长期饮茶的人放射病轻、存活率高。
因此,茶叶被誉为“原子时代的饮料”,宣传“茶叶可以把你从辐射中拯救出来”。
经过多年的研究,茶多酚的抗辐射作用已得到了证实,其主要机理是茶多酚对自由基的清除、对酶活性以及对免疫力和造血功能都产生影响。
一、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清除自由基对DNA的保护作用:延迟并抑制DNA损伤,茶多酚不但可以清除辐射间接作用产生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链的形成,还可以清除自由基链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起到断链作用。
2、清除脂质自由基及降低脂质过氧化:首先,茶多酚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起始阶段起反应,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其次,茶多酚会清除在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中间阶段所产生的脂质自由基,中止链式反应,保护脂质分子,起着断链剂的作用。
因此,茶多酚可以阻止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起始和增殖。
二、对与辐射有关的酶的影响
茶多酚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还可以保护蛋白质等其他大分子物质,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体内存在大量的酶类,有的对辐射具有防护作用,是一种内源性防护物质,有的则会加重辐射损伤。
茶多酚这一辐射防护剂可以通过影响和调节各种酶的活性来起到防护作用。
1、茶多酚对有益酶类活性的提高:茶多酚可以调节各种有益酶之间的平衡,而它们之间的转化对电离辐射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2、茶多酚降低有害酶类的活性:茶多酚可与金属离子络合,与其铁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抑制辐射引起的脂质过氧化。
三、对辐射损伤免疫器官的保护
免疫系统在机体受到辐射后也是最为敏感的组织,免疫器官细胞会坏死或凋亡,茶多酚可减缓免疫细胞的损伤或促进受损免疫细胞的恢复。
四、对造血功能的提高
机体的造血组织是体内辐射敏感的组织之一,机体受辐射后,多向性造血干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的分裂都会受到损伤。
但茶多酚在几个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茶多酚能对辐射所致的血象损伤、机体骨髓细胞具有明显的防护效应,尤其对辐射损伤的白细胞、骨髓细胞有明显的恢复治疗作用;能防护造血干细胞的辐射损伤,促进受辐射损伤的造血系统修复增殖;
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辐射功能,茶多酚可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其在人体内扩散,被称为天然的紫外线过滤器。
茶多酚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自由基,从而保护黑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同时对脂质氧化产生抑制,减轻色素沉着。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害射线及放射性物质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我们的周围癌症病人越来越多。
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大量的杀伤了良性细胞,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致使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不断减少,免疫能力减弱及其它不适反应。
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持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水平的稳定;改善由于放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有效的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重的抑制作用;有效地减轻放化疗药物对肌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茶多酚除了有显著的升白作用外,一般还能增进肿瘤病人食欲、改善睡眠和排便,提高
生活质量,以利于肿瘤的治疗。
茶多酚对衰老的延缓作用: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生物现象,但自由基学说通过实验证明,过量自由基的毒性反应在促进衰老过程加快的作用是确切的,当机体老化时,酶与非酶系统清除自由基的防御能力下降,体内自由基代谢失衡,过量自由基引发的毒性反应与老年人易发病的成因直接有关。
茶多酚的多酚类化合物能竞争性地与自由基结合,终止自由基的链反应,从而预防或减轻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伤,达到除病健身的作用。
而免疫学说从另一方面论证了衰老的发生与免疫能力下降有关。
近年来还证明,免疫功能的衰退,也是由于体内发生的自由基毒性反应损害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所致。
茶多酚将清除自由基和调节免疫力的作用相互关联,起到了延缓衰老的功效。
但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茶多酚也与任何“抗衰老”药物一样,不可能使人青春永驻,只不过增强了对自由基毒性反应的防御作用,仅此一点,足以使人类收益非浅了。
茶多酚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茶多酚对与人或动植物致病密切相关的几个类群细菌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病毒和螨类等都有抑制作用。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表现在抑制和杀灭两方面。
1、对细菌的抑制:
茶多酚具有广谱强抑菌作用,它对自然界几乎所有动植物病原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对食物细菌的抑制:茶多酚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浓度范围内(1%以下),能有效抑制几种食品常见病菌的生长,对食物病原菌也有广谱抑制作用。
茶多酚对食物病原菌的抑制使其在食物防腐方面有潜在用途。
●对口腔微生物的抑制:蛀牙及齿根膜疾病主要由口腔细菌感染引起,茶多酚对这些病原菌都有抑制效果。
茶多酚不仅抑制各种口腔细菌的黏附、生长和繁殖,还可直接杀灭口腔细菌,因此对口腔细菌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茶多酚对咽喉微生物同样有抑制作用,将有助于预防龋齿和牙周炎,同时防止咽喉感染。
●对阴道致病菌的作用:阴道致病菌是许多阴道疾病的诱发因素。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效果优于洁尔阴。
●对肠道细菌的作用:
肠道细菌有三类,致病菌、兼性菌和有益菌。
致病菌能产生毒素,是腹泻、便秘、肠道感染的罪魁祸首;兼性菌既能致病、产生毒素和致癌因子并在肠内产生腐败作用,又能抑制外来有害菌的生长,刺激免疫功能的产生;有益菌抑制外来有害菌的生长,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消化、营养吸收和某些微生物的合成。
因此,抑制有害菌和保护有益菌,维持正常的菌群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茶多酚对肠道菌群有选择性作用,即抑制有害菌和促进有益菌。
茶多酚对人体肠道有益菌的促进和对有害菌的抑制,可改善人体(特别是老年人)肠道菌群组成,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
●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茶多酚对植物致病细菌的抑制研究较多的是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细菌。
茶多酚对它们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一定比例配制的茶多酚溶液进行大田喷射,可有效防止番茄叶细菌病斑和夏橙溃疡病斑。
2、茶多酚对真菌的抑制:
●茶多酚对皮肤真菌的抑制:茶多酚对人体多种皮肤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茶多酚还可抑制真菌孢子发育。
●茶多酚对植物真菌的抑制:茶多酚对番茄溃疡菌、赤霉菌、炭疽菌等抑制作用明显。
3、茶多酚对支原体的抑制: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有些支原体可引起如肺炎、尿道炎、脑神经(神经系统障碍)、慢性关节风湿病、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骨盆疾病等。
茶多酚对于治疗由微浆菌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茶多酚对病毒的作用:
●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流感是一类人高患病,根据核蛋白及细胞膜蛋白的血清类型,流感病毒可分为A、B、C型。
由于病毒抗体的多变性,疫苗预防流感很难奏效。
但茶多酚对流感病毒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首先,茶多酚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其次,茶多酚可抑制病毒感染;此外,茶多酚还可抑制病毒繁殖;因此,茶多酚是一种良好的病毒流感抑制剂。
日本在流感流行期,提倡早上起床用浓茶水漱口,既可使口齿有清新感,还可有效抑制口腔中的流感病毒。
●对艾滋病毒的抑制:茶多酚对艾滋病毒的抑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茶多酚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还可抑制DNA聚合酶。
●茶多酚对毒素的抑制:茶多酚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霍乱毒素等的活性。
●茶多酚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特点:
(1)、茶多酚具有广谱微生物抗体。
对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植物病原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对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最强,对酵母的抑制作用其次,对霉菌则完全没有抑制作用。
(2)、茶多酚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双重作用;既可抑制细菌病毒的活性和某些芽孢的萌发,还可阻止病菌对机体的侵袭等。
(3)、茶多酚抑菌能力与其浓度呈正效应关系,且与结构有关。
(4)、茶多酚的抑菌能力与细菌的性质相关。
(5)、茶多酚抑菌有极好的选择性,可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维持正常菌群平衡,而对有益菌有促进作用;茶多酚选择性抑菌的另一意义是对病原菌有毒性,而对正常寄生细胞则无害。
这一特点使得茶多酚非常符合医药、食品及农业生产应用需要。
(6)、不会产生耐药性:茶多酚对耐抗生素微生物有提高药物敏感性的作用,茶多酚不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可成为长期使用的天然抗龋齿药。
茶多酚减缓香烟毒害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人们的共识,过去一直认为吸烟的毒性来自于尼古丁,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唯一的毒性物质,因为吸烟时烟草燃烧是一个不完全燃烧的过程,所产生的气相和焦油存在大量的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可以直接或间接攻击损伤肺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吸烟可以引起肺病、心脏病和癌症,这与吸烟者体内抗氧化剂水平降低有关,体内产生氧自由基的能力加强,使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去平衡有关。
过量自由基使细胞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膜损伤。
而且吸烟可促使低密度脂蛋白类(LDL)的过氧化和巨噬细胞对LDL吞噬增加,这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茶多酚是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的阻断剂,可以清除过量的自由基,防止吸烟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毒害,还可补充吸烟造成体内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