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同步检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同步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河南省不同运输方式货运量份额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运输方式①②③分别是()
A.公路、水运、铁路B.航空、公路、水运
C.铁路、公路、水运D.铁路、管道、航空
答案:C
解析:河南货运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并且总体上公路份额在增加、铁路份额在减少。

2.河南省不同运输方式货运量份额变化的形成原因是() A.1980年后河南省铁路货物运输量减少
B.1980年后公路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C.水运建设在交通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明显上升
D.铁路发展乏力,竞争力呈持续下降态势
答案:B
解析:河南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都应增长,只是所占比例有所升降。

公路的运输量份额呈上升的趋势,铁路的运输量份额则呈下降趋势,这除了与铁路和公路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有关外,还因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

由于水运条件不足,水路客货运量一直没有大变化。

铁路竞争力并非呈持续下降态势,如2019年后就有所上升。

3.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
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答案:C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5.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解析:4.B 5.A 第4题,读图可知,该河流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老城区东南码头处于河流的凹岸,泥沙不易淤积。

第5题,待建码头位于多条公路附近,且位于新城区的边缘,可实现各类交通的有效衔接。

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五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该铁路北起中国
新疆喀什,终点是巴基斯坦的港口城市瓜德尔。

瓜德尔港的运营权已于2019年2月18日移交给中国企业。

据此并读图完成6~7题。

6.中巴铁路修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河流众多,架桥增加成本
B.沼泽湿地广布,修建铁路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C.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D.气候炎热干旱,缺水导致施工难度大
7.中巴铁路修建给新疆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扩大经济腹地②缩短出海距离③改变能源消费结构④改善对外交通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6.C7.B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9.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10.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答案】8、A 9、D10、C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12.图中2019-2019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11.B 12.A
二、综合题
13.(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6分)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6分)
【答案】
(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
【解析】
(1)注意题干强调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

由材料中信息中“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和图中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可知这些地区现在荒漠化严重,不再水草丰美,再由材料中“沿线有许多古文明……后来逐渐衰落”可知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古文明中心的衰落。

(2)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看,类型在多样化,空间分布在立体化,有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等发展。

回答问题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即可。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9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图17为江苏已有
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4分)
(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填序号)。

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有、。

(3分)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2分)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4分)
【答案】
(1)部分铁路标准低布局不合理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②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
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
察对象。

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