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摘要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拥挤程度越发严重。
地铁因为其所具备的快捷性、便捷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中大型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可能是因为地铁发展时间并不长,其经验不足、规模较大等情况,导致地铁运营安全成为热点话题。
对此,为了提高地铁运行安全,本文详细分析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应用
引言
我国1969年开始就有了自己的地铁线路,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开通了自己的地铁线路,总线路多大40余条。
我国的地铁交通发展速度和规模几乎是世界上的首位,但是这样快速的发展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性隐患。
就以经验为例,我国地铁交通建设经验只有40年,这也就带来了一定的建设方面安全隐患,例如建设时地质勘测不到位,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对此,研究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有着显著意义
1 风险管控
风险管理的定义主要是在安全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是事故形成的关键性因素[1]。
对此,因为人们对生活环境、生产以及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认识不同,对风险的认识和定义也完全不同。
笔者认为,安全生产当中的风险主要包含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以及危害程度三个方面。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也就是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发生之后的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的程度[2]。
风险管控主要是借助风险评估和分析等方式认识到整个交运系统当中存在的各种对地铁运营安全性有一定的因素或可能性,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因素进行分析、说明并定义其危害类型严重程度等,并针对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设计针对性整改措施,实施该整改措施,并不断分析整改措施本身的应用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进行不断的循环,直至危害因素或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没有为止。
在地铁运营当中有效的应用风险管控,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危害干预以及预警;②安全监督与管理以及紧急事故应对;③危害因素的评估与分析[3]。
在地铁运营当中应用风险管理,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将风险因素控制到安全的范围之内,并应用安全监管、培训教育、工程整改措施等多样化的手段,控制危险因素风险,从而实现降低各种经济风险、保护社会口碑、控制安全事故发生以及确保参与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等目的。
2 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2.1 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当中的理论性应用
地铁运营所涵括的专业非常多,有土木建设、有电路设计还有建筑设计[4]。
这些专业之间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连续性。
对此,地铁运营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展、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支撑性。
风险管控主要是对已发生或未发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这些安全事故的形成机理、规律、联系以及衍生特性,分析多个事故在空间、时间方面的关联,对各种参与人、物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优化性实行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借助分析并设计相应的预警监控手段和预防、规避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缩减和消除风险的各种经验、设备和措施,将所管理的地铁风险系统,进行相应的研究,并实现更大化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最大程度消除为危害因素,将安全事故根除。
2.2 提升风险管控重视度,优化风险管控方式
是否重视是直接决定是否有行动的根本。
想要提升对地铁事故的管控,首要任务便是提升对安全事故的管控,真正理解安全事故的管控对于地铁运营的意义以及价值[5]。
对此,运营企业务必要提升对风险管控的认识以及重视度,真正落实对风险管控的理解。
与此同时,运营企业需要不断引进、改善符合自身条件的先进风险管控经验以及方法,按照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适当调整管控方法。
首先,需要对近些年安全事故的进行统计,分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便是对相关设备和所分析的危险引发概率较高的因素进行针对性优化,规避同样的风险事故发生。
同时,还需要掌握安全事故损失的转移方法,尽最大可能保护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降低小风险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2.3 各种地铁事故风险类型和分析
地铁事故风险类型有许多,笔者以转向架、电器箱为例进行分析。
①对于转向架的检查,首先是碰头危险,其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形成因素是高度不够,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极有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划伤甚至是脑震荡。
当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佩戴安全帽。
针对仍然有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当在入口的位置处添加相应的标识;其次是触电的安全事故,其主要形成艺术是受流器处于带电状态,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会导致工作人员伤残甚至死亡。
当前采取的促使主要是穿戴合格的绝缘鞋并尽量远离受流器。
笔者认为,同样可以增加相关标识提供工作人员注意安全;②对于电器箱而言,其发生事故的主要类型是触电,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光线不足,导致人员误触。
在发生电器箱触电之后,轻则会导致人员有触电感觉,重则会导致人员死亡以及车辆受损。
当前对于这一因素的主要控制措施是佩戴绝缘鞋,但是其主要因素因素是光线不足,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增加照明设备。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地铁运营当中应用风险管控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直接的帮助,能够提升地铁运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安全性,促使地铁企业保持更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对此,运营企业应当对风险管控做好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正确认识风险管控的价值和应用意义,提升对地铁运行风险管控的重视度,采取积极、
高效的措施强化风险管控质量,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贾崇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测研究与应用[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4.
[2]李旭,黄兴瑞,陈晓亿.F-IAHPWModel在杭州地铁运营系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5,21(3):35-39.
[3]陈亚松.轨道工程施工组织保障方案的探讨-以南京地铁十号线与一号线割接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19):136-136.
[4]候晓丽,许红.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立[J].都市快轨交通,2016,11(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