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1956年正式建系,“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复校后重建。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何干之、尚钺、戴逸、李文海等教授曾先后主持历史系工作。
1978年以来,尚钺、戴逸、李文海、王汝丰、顾学顺、赵淑慧、李世安、成崇德、黄朴民、李小树、刘后滨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王大庆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科(门类)为国家一级学科点。
在考古学和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历史学系具有全部八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随着国家学科目录的调整,2012年历史学门类分为三个一级学科,随后考古教研室独立建系,历史学系成为主要承担中国历史(历史学)和世界历史学科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现有七个教研室,负责日常教学安排,按学科分列如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与专门史。
研究机构主要有:秦汉史研究中心(孙家洲任主任)、唐宋史研究中心(包伟民任主任)、欧美史研究中心(孟广林任主任)、比较史学研究中心(徐兆仁任主任)等。
历史学是一个具有古老而恒久魅力的学科,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研究对象和让研究者充分发挥个性的广阔空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是全国著名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最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了解人类的既往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并以历史自身鲜活的风貌和强烈的激情,给学生带来满足好奇心的快乐体验。
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在教学上,历史学系强调夯实基础、扩展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出了实践教学的可行之路。
二、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招生专业有7个:
0601Z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考古学②北方民族考古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考古学综合(含古代文史基础))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考古学综合(含古代文史基础))⑥政治理论
0602Z2-历史地理学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中国历史地理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0602Z3-历史文献学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历史文献学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0602Z4-专门史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专门史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0602Z5-中国古代史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断代史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0602Z6-中国近现代史
初试考试科目:①中国通史②中国近代史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古代汉语⑤历史学综合(含史学理论、中国通史)⑥政治理论
0603Z1-世界史
初试考试科目: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②世界近现代史(1500年--1990年)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⑥政治理论
三、选拨方式
学院按照“申请-考核”的模式对考生进行选拔,考生报名后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由学院组织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进入复试阶段参加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
四、报名申请
1.网上报名
报考我院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须在我校指定的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含报考专业、报考导师等),网上支付报名费。
详细情况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布的《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2月20日10:00-2019年2月15日17:00。
网上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考生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注册并登录新闻学院博士生报名材料网上审查系统(暂缓开通)提交申请材料的电子版,网上提交材料的时间为:2019年3月2日-3月17日,大部分材料需要扫描后保存为PDF文档再上传。
截至2019年3月17日24:00未收到材料视为放弃提交。
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双证硕士还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相关证书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3)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
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俄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德语语言考试、法语水平测试、外语专业本科学历、海外留学经历等。
(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可去人事档案所在地复印,再盖档案所在地的红章即可)。
(5)个人简历(1000字以内;含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从高中起不得中断;重点说明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研究经历及相关成果等)。
(6)科研和奖励情况一览。
(7)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2篇(部)原件。
(8)其他能够证明本人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的支撑性材料的原件,如本专业相关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等。
(9)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计划一份。
研究计划包含拟研究问题(博士论文选题设想)、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
字数不少于一万字。
(10)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专家的推荐书(专家推荐书模板请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下载)。
(11)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交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12)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论文初稿,硕博连读考生可不提交)。
(1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还必须具备《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特殊条件,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以上所有材料均采用网上提交,纸质版材料在考生参加复试前提交。
考生须确保以上提交的各项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复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五、复试考核内容
(1)复试比例
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时间
一般为4月中下旬,相关内容将于复试前在新闻学院网站公布。
(3)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能力(满分100分)、专业水平(满分100分)和综合素质(满分100分)三项。
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成绩的及格线均为60分;外语能力考试成绩由笔试(50分)和面试(50分)两部分组成,笔试、面试两项均不低于30分方为及格。
各项成绩均及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最终成绩排名。
复试形式:笔试(闭卷)和面试。
A.笔试
外语(满分50分,30分及格);专业水平(满分100分,60分及格)。
专业水平考核内容: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外语能力笔试和专业水平笔试一并进行,考试时间3-4小时。
B.面试
外语听力及口语(满分50分,30分及格)、综合素质(满分100分,60分及格)。
学院组织外语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
小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为考生外语面试成绩。
学院组织专业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面试。
小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为考生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综合素质考核内容: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4)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报考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
(5)确定录取
复试最终成绩由考生外语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三项成绩加权求和获得(外语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权重分别为20%、40%、40%)。
学院对考生复试最终成绩由高至低进行排序,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开展录取工作。
六、复试经验
由于很多高校的考博试题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考博参考书和复习指导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每个学校有的时候题目又有它自身的特
点,因此斟酌要考高校的特点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工作,下面我们就针对考题的特点分析应对考试的策略。
一、考博英语词汇
其实根据真题来看,词汇量的要求不高,单词5500左右即可(六级),不要啃的太细,能认识即可。
因此不建议大量的死背单词。
扩大词汇量要有的放矢,简单介绍几种:第1、词根词汇科学法,这个是比较常见的技巧,在词根方面,重点是前缀,因为后缀改变的是单词的词性,比较容易猜测;而前缀改变的单词的词义,要重点把握;
2、语境场景串联法,在阅读理解中一般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语境选取文章,比如社会科学、文化、前沿科学等方面,掌握这些语境的大量词汇,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提高;
3、阅读练习积累法,这是一个最不起眼,但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你做完阅读理解的时候,要再看一下,总结具体题材相关的词汇,和语境场景串联法有同样的作用。
其他的还有近义反义联想法、词组换位巧记法等,这两种在考完型填空的时候意义较大,考试没有完型填空,在此就不详细介绍。
上边介绍的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些方法,下面我们强调几种必背的几类词汇:
1、语境核心词汇(主要有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教育文化、司法犯罪、市场经济、交通运输)
2、语义强烈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在阅读理解中经常考这类表示主观态度的单词(褒义词或者贬义词,支持或者反对),这些词将决定你是否能正确理解题目并答对题目,因此必须记,并且怎么准备都不吃亏
3、关联词语(比如因果、对比、转折、列举等),因为阅读理解中总在出现这类单词的地方出题,在写作中这些词的较好使用也能很好的体现逻辑,达到高分;
4、固定搭配,主要作用是提高表达的正确性,能在翻译或者写作的时候减少表达的思考时间,因为成型的东西准备的越多,翻译的越快,所以也是必备词之一。
二、考博英语语法
考博英语没有专门项目考试语法,会涉及语法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写作、汉译英等方面,比如写作或者翻译的句子结构是否正确等。
所以虚拟语气+倒装+非谓语动词等这些专项考试的语法就不用考虑了,重点准备句子结沟(单句的主谓宾)、句序、主从复合句以及时态等方面。
因为在写作和翻译的时候,句子结构出现问题扣分较多。
三、考博英语听力
听力没有很多的独特的地方,因此遵循一般的听力训练的模式:精听+泛听。
虽然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具体做起来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听什么,精听主要是历年真题和其它考试中同类题型的题目,泛听也是要听这类东西,有的同学会说听BBC等节目,其实考试没有新闻类的听力,因此如果只是为了应试就没有必要听那些;
2、怎么听,精听就一定要在教室或者安静的地方像正规考试一样的去听;泛听就是听那些做过的真题或者类似题目,可以在其它的休闲或者闲暇时间听,主要是提高对考题语速和读音连贯的把握,磨耳朵。
如果你的听力太弱,其他要抓的也太多的话,听力就可以放一放,因为听力是见效最慢、可提高的余地最小的部分,大家要根据自己情况自己把握。
四、考博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25分,但是英译汉、汉译英部分的30分也涉及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从另外一个侧面考试阅读理解,因此可见考博英语中阅读理解比较重要。
阅读理解难度并不是很大,类似六级题目和考研题目。
阅读理解的准备也就是:阅读技巧+大量练习+总结归纳;大家经过这么多年英语的学习,阅读技巧肯定都知道或者可以找到很多,练习的题目也和听力一样,主要是真题和其他考试难度相似、出题思路相似的题目;最后我们要既赶路、又看路,每天总结一些出题的规律和自己错题的类型,总结同类题材的相关词汇等等。
五、主观题目
近年来出题的一个趋势是主观题变多变难,主观题也是一般的两类:翻译和写作。
翻译的两大基础是词汇和语法,特别是英译汉中,词汇更重要,由于一般都是与语境相关的一篇文章,因此在前面准备了相关的重要话题的词汇就可以了;语法重要的是句法问题。
在翻译中的重要技巧不是书上经常介绍的增词法、转词法等,这些在考试中一般都用不上,因为翻译一般是按点给分的,所以考试翻译只要通顺准确、把要点都翻译出来就可以了,只要求信达,不要求雅。
所以在翻译中要关注的是英语汉语中句型、句序的差异,要明白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定语在汉语中经常在修饰词之前、而在英语中经常在修饰词之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