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与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与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方法:1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观察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和组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刺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也就是采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组有1例发生严重感染,有一例发生血气胸,有2例有动脉损伤;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PICC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是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关键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肿瘤;临床研究肿瘤患者要长期使用抗癌药物。而抗癌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使用在细胞代谢周期各阶。它,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并且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在肿瘤患者治疗中,是大剂量使用抗癌药物进行综合化疗,同时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这样极易损伤血管,并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高浓度的药物引发的化学性静脉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材料应用于临床。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有锁骨下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两种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从锁骨下静脉穿刺把导管头部送人上腔静脉的方法。在静脉穿刺中,穿刺其静脉解剖位置复杂,也易发生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从上肢静脉穿刺,把导管头部送人到上腔静脉的方法。我科在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过程中,分别采取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留置两种途径输注并进行了观察比较。观察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100例,直肠癌、肺癌、结肠癌、子宫癌等。根据患者选择的输液途径分为两组,接受PICC途径输注者为观察组,接受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输注者为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5~85岁,平均45岁;置管时间15~312d,平均113d。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42岁;置管时间20~185d,平均115d。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化疗方案上比较,差异克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置管方法观察组由研究人员一人操作,对照组需一名护士配合。观察组采用美国公司生产长度为50cm,管腔容积为0.5Mlr PICC穿刺包。患者平卧,穿刺手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选择好肘部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第三肋间的距离即管长,进行常规消毒皮肤,铺下无菌洞巾,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所量长度,移去导丝,连接可来福接头,穿刺点用无菌下敷料覆盖,无用菌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结束后,摄正位X线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对照组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静脉导管1套,另备静脉切开包,无菌手套,1%利多卡因5-10 ml。。患者去枕平卧,头部向左偏侧,上肢垂于体侧

略外展,锁骨稍向前,锁肋间隙张开。右侧肱骨大结节向内2cm与锁骨下1.5~2cm的连线为穿刺进针点。穿刺针指向锁骨中内1~3处。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置管,用皮肤缝线缝合固定在皮肤上。覆盖无菌敷料。摄正位X线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1.2.2 导管维护两组化疗期间每周换药两次,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每天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20mL行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生理盐水5mL行正压封管。

1.2.3 评价方法比较两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置管成功是指一针穿刺成功或是3次以下的皮下探测血管;二次置管成功是指另选穿刺点穿刺,三次置管成功是指选择三次穿刺点。导管留置时间是从当日至拔管或带管出院当日计算。穿刺异常与不良反应,穿刺异常是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误入动脉。不良反应指置管过程中发生血气胸、静脉炎、局部感染、穿刺口渗漏等。血气胸是指穿刺后患者感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经过透视确诊;局部感染是指穿刺中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穿刺中渗漏指有少量淡黄色组织液体从穿刺口漏出。

2 结果

2.1.1 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49例一次置管成功,1例二次置管成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23例,25例二次或两次以上置管成功,2例因伤局部动脉而停止穿刺,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0%。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2 .2 两组主要并发症比较:观察组,PICC置管50例,其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导管感染1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异位1例。对照组,置管50例,两例因局部损伤放弃置管。其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感染4例、导管堵塞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

2.2.3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1

3.2±

3.1,其中最长为214天,最短也有58天;对照组,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82.5±2.3其中最长为125天,最短为20天。两组在留置时间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3 讨论

肿瘤患者要长期使用抗癌药物。而抗癌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使用在细胞代谢周期各阶。它影响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并且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在肿瘤患者治疗中,大剂量使用抗癌药物进行综合化疗,同时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这样极易损伤血管,并直接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高浓度的药物引发的化学性静脉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预防化疗所致的静脉炎的主要方法就是从中心静脉给药。肿瘤患者长期患病,长期治疗,,身体抵抗力下降,营养状况差,加之反复住院所需医疗费用高额。这些都困扰着肿瘤病患者。为此,国肿瘤化疗患者选择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严重并发症少、费用少的静脉化疗工具那极为重要。

3.1 PICC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观察组,使用PICC置管,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而对照组,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0%,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分析原因,PICC是一种从肘中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首选的静脉是肉眼所能看见的,可以直接触及,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因此成功率高,。锁骨下静脉位置深,周围解剖复杂,体表定位困难,故一次置管成功率低。

3.2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肿瘤患者的血管保护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