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培训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电台,更加有趣,体力要求低,学生入门较快
(三)“阳光测向”参赛规则
• • • •
1、参赛对象:小学同一班级学生即可,可参加个人计时赛或团体赛。 2、比赛场地:校园操场 3、比赛器材:测向机、耳机 4、啦啦队:每所学校的代表队可以有自己的啦啦队配合参赛。参赛学校可自 行设计本校参赛队的队服,突出本校特点。学校还可以自行设计本校参赛队 的出场方式、参赛口号、队旗、队歌、啦啦队表演等项目。学校选拔赛期间, 各班的非参赛同学也可以形成规模不同的啦啦队。
(四)“阳光测向”比赛规 则
• •
1、阳光测向采用短距离80米波段测向团体赛比赛规则,选择校园操场内进行。 2、比赛时,设置20部隐蔽电台,其中10部真台,10部假台(不发射信号电台),起 点与各电台间距为30~200米。
•
3、在电台(含假台)附近设置点标旗和取证设备(打卡器),队员确认找到该台时 取证。
(二)无线电测向运动的 特点与价值
• 特点:
• 体育性:在无线电测向运动中,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需要测出隐蔽电 台所在的方向,采用徒步或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隐蔽电 台。进行该项活动要进行身体训练,因此其具有体育性的特点。 • 科技性:参加无线电测向运动,除了要进行身体训练外,还需要学习无线电 方面的知识,要掌握测向机或其他电子制作技能,能够丰富参与者的科技知 识。 • 趣味性:无线电测向运动既不是纯科技性的室内制作,又不是固定场地上的 单一奔跑,参与者在这项运动中能够充分满足回归自然、挑战自然、挑战自 我的愿望,运动的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
• •
1号台 MOE - - - - - · 或 1 (· - - - - )
2号台 MOI - - - - - · · 或 2 (· · - - - ) 3号台 MOS - - - - - · · · 或 3 (· · · - - )
6号台 6 -· · · ·
7号台 7 - -· · · 8号台 8 - - -· ·
•
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 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电台,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者手持 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或奔跑的方式,迅速、 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电台。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耗时最少者为
胜方。
• 通常,我们把实现巧妙隐藏起来的电台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 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一)无线电测向运动 的起源、发展
• 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波
来寻找发信电台,拉开了业余无线电测向活动的序幕。40年代,挪威、
丹麦、英国等地陆续开展了游戏性的无线电测向活动。这项活动后来 流行于欧洲,增加了一些比赛性的内容,并逐渐形成了无线电测向运
动的前身。
(二)“阳光测向”与传统无线
电测向运动的区别,即其特色之 处
• 1、更安全 • 传统的无线电测向比赛主要在野外深山进行,“阳光测向”选择在校 园内更安全,便于管理。 • 2、可视性好 • 在校园内进行比赛能使观众感受到紧张,富有悬念的比赛气氛,更具
观赏性。
• 3、更具趣味性 • “阳光测向”采取新的短距离测向规则,在校园小范围内,分辨真
•
•
4号台 MOH - - - - - · · · · 或 4 (· · · · - )
5号台 MO5 - - - - - · · · · · 或 5(· · · · · )
9号台 9 - - - -·
0号台 0 - - - - -
二、关于“青少年‘阳 光测向’校园行
活动”(以下简称“阳光
测向”)
罗庆丰
天津市无线电运动协会理 事
无线电测向国家级裁判
天津市中学高级教师
在2013年—2015年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中担任裁判长 在2015年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北京公开赛中担任总裁判 长 曾获得:
天津市优秀科学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天津市首届科技传播之星的光荣称号
一、无线电测向运动
•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它将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 藏游戏巧妙结合,所寻找的目标是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电台)。
• 发展:
• 1961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举行了第一届欧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
• • • • • •
到1977年为止,欧洲锦标赛共举办了8次,成为世界锦标赛的前身。
第1届世界锦标赛于1980年9月在波兰格旦斯克附近举行。 中国于1984年9月参加了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2届世界锦标赛。 第3届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于1986年10月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举行。 我国的无线电测向活动开始于60年代末。在1962年、1964年分别举办了全国比赛。 1980年,国家体委决定举办一年一度的无线电测向比赛。 1985年,国家体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在青少年中 积极开展无线电和模型活动。同年,国家体委决定在1987年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中设 无线电测向比赛,使无线电测向比赛第一次进入了全运会。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
4、赛前,以抽签方式确定队员的出发批次或赛位。 5、每场比赛的规定时间、出发间隔时间、找台顺序等,赛前向队员宣布。 6、队员必须以徒步方式独立完成比赛,不得协助他人或获取他人的协助。 7、采用接力赛方法。比赛时各队按单人找单台或单人找多台进行接力,团体成绩按 全队总找台数、总实用时间的顺序评定,总找台数多、总测向时间少者为胜。
• 价值:
• 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的锻炼,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体魄、磨练意 志,进行国防教育,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参与者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丰富学校第二课堂内容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均十 分有益,同时也符合中央关于“在青少年中普及科技”和实施《全民健身计 划纲要》的精神,故倍受学校和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同时也深得青少年的 喜爱和家长的支持。
•
8、阳光测向比赛中,队员出发后,观众均知道本场比赛真假台台号、位置,使比赛
更具观赏性。
•
校园操场布点示意图
(五)“阳光测向” 在学校课程中的体现: 社团活动
校本课程
• 阳光测向的开发:亲子活动 • 俱乐部 联赛
• 盲人测向
(一)“阳光测向”开展 所具备的有利因素
•
1、“阳光测向”是根据学生的年龄、 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下发现的最适应青少年特 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
•
2、“阳光测向”的开展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形 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
3、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将和中国国家无线电测向队联手建立“阳光 测向”的师资培训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不断提高辅导人员的水平和能力,确保青少年科技 体育活动的健康开展,同时树立优秀的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品牌。
•
4、“阳光测向”结合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实施阳光体育奖章制
度的通知》,指导学生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
光体育奖章”,“阳光测向”的特别的“搜狐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 觉性。 • 5、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会对在“阳光测向”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 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测向的开展和完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北京公开赛)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北京公开赛)
2015年全国青少年阳光测向比赛(北京公开赛)
• 为了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 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特委托中国无线电测向国家队筹 办以科技体育为内核的全国范围的“阳光测向”校园行活动。 • 2009年长春市作为试点, 首次开展“青少年‘阳光测向’校园行活动”。 • 希望利用“阳光测向”这一有效载体,将“阳光体育”撒遍每一个校园,活 力健康,积极向上,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为其展示 才华提供舞台,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无线电测向 运动的方法
•
进行无线电测向运动时,队员需要忙碌地测听、奔跑去搜寻一个个隐蔽电台。比赛区
域保密,电台位置保密,队员在比赛过程中只能独立思考和运动,得不到教练员的指 导,也不许接受任何人的任何帮助和提示。只有测向机是队员的忠实伙伴,向队员指 示隐蔽电台的藏身之处,引导队员去寻找。同时参加比赛的队友所得到的任务是不一 样的,这样可以减少队员间的互相影响,增加难度。各电台持续发信,反复发出本台 的呼号,供队员测听。各台呼号均以莫尔斯电码方式自由动发报机进行拍发,各台的 呼号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