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特征和命名;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异构。
2、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的异同点;烷烃和环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及
机理;掌握小环的开环加成。
二、教学重点
1、烷烃的命名(包括六碳以下的英文命名)。伯、仲、叔碳原子和氢原子,
乙烷与正丁烷的构象;
2、烷烃的结构特征:σ键。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伯、仲、叔氢的反应活
性,伯、仲、叔碳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3、脂环烃的命名(单环、螺环与桥环),三元、四元环的开环加成。
4、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以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规律。
三、教学难点:
1、烷烃的英文命名;
2、自由基卤代反应机理;
3、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以及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规律;
4、环丙烷的结构;
六、教学步骤及时间分配
导言:烃(Hydrocarbon ):碳氢化合物。
简述烃的分类,介绍本章学习的重点要求,强调本章内容是学习后续各章的
基础。
1.1 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
烷烃的结构特征:碳为sp 3杂化;C-H 、C-C 均为σ键。
σ键特点:键牢固,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可自由旋转。
[示CH 4、CH 3CH 3的球棒模型]
简述同系列和同系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烷烃的异构现象
(一) 碳链异构(carbon chain isomer ):具有相同分子式,仅由于碳链结
构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
如:丁烷(C 4H 10 ): 正丁烷 异丁烷
戊烷(C 5H 12):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从以上异构体引出:四种类型的碳,三种类型的氢。
分析:各级碳和氢的结构特征和代表的符号。
思考:①指出下列烷烃的各级碳和氢:
CH 3-C-CH 2-CH-CH 2-CH 3CH 3CH 33CH 32CH 3
CH 3
②写出含一个叔碳、一个仲碳的分子量最小的烷烃( )
指出:分类的目的在于同种功能基结合在不同类型的碳上,反应活性有差别。
(二)构象异构
定义:因碳碳单键的旋转引起分子中的原子(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列方
式称构象,各种不同的空间排列互称为构象异构体(conformational isomers ).
1、乙烷的构象
[操作球棒模型:旋转C-Cσ键,产生无数种构象异构体]。
两种典型的构象:交叉式和重叠式
①两种表达方式:锯架式和Newman 投影式(讲解要点)
②稳定性比较:交叉式>重叠式
(示能量曲线图,结合模型操作,分析原因)
强调:能垒低(12.6KJ/mol ),分子间的碰撞即可产生83.8kJ/mol,故σ键
可自由旋转.
指出:乙烷主要以交叉式构象存在。
2、正丁烷的构象(CH 3CH 2-CH 2CH 3)
(主要讨论C2-C3σ键的旋转。操作模型:引导学生注意每转60°所得
到的构象)
[示投影: 正丁烷的四种典型构象及C 2-C 3旋转时各种构象的能量曲]
分析:
稳定性: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完全重叠式
两个邻位交叉式互为镜影关系——构象对映体。
正丁烷主要以对位交叉式和邻位交叉式存在,但室温下不能分离。
推论:直链烷烃的碳链在空间的排列,大多是锯齿状,而不是一条直线。
强调:构象分析的意义——构象不但对分子的理化性质都有影响,而且涉及
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药物的构效关系。
三、烷烃的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1、直链烷烃:1-10个碳,分别用词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10个碳以上,用中文数字命名:十一烷、十二烷等。
介绍烷烃的英文名称:
[示投影——直链烷烃的英文名称(10碳以下)],
注意正确读音,要求熟悉烷烃的后缀(ane )和六碳以下的字头。
2、异、新字头的应用
侧链: 异(iso-) 异戊烷 (isopentane )
新(neo-) 新己烷 (neohexane ) CH 3-CH-CH 3CH 3-CH-CH 3CH 2CH 3CH 3-C-CH 3CH 3
CH 2CH 3CH 3-C-CH 3CH 3
强调:不能再有其它侧链。
(二)系统命名法(IUPAC 法)
直链烷烃与普通法基本相同,只是省掉“正”字。
带有侧链的烷烃则看作直链烷烃的衍生物。
1、烷基的命名
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部分叫做烷基。英文命名法中,去掉
ane ,加yl 即可.[示投影:重要烷基的结构和中英文名称]
要求:熟悉四个碳以下的各种烷基的结构和中英文名称]。
2、系统命名法的要点(因中学有好的基础,不必逐条详细讲)
[示投影:要点和实例]
①最长链,为主链;链等长,基多者为主,称某烷;
②主编号,侧作基,位最小;
③相同基团合并,不同基团按“优先顺序”由低到高表达。
(英文命名法是按基团第一个字母的优先顺序来表达。)
di 、tri 、tetra 分别表示二、三、四,这些字头不在基团的优先顺序中考虑。
简要介绍烷基的优先顺序规则:异丙基>丙基>乙基>甲基
实例:
①
(着重引导同学选主链和表达。)
2,2,4,5-四甲基-4-丙基庚烷(2,2,4,5-tetramethyl-4-propylheptane )
②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3-ethyl-2,5-dimethylhexane )
(注意:第二取代基位较小)
思考题:写出下列名称的结构式:
③ 2,2,4,4-四甲基戊烷 (2,2,4,4-tetramethylpentne)
④ 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2,3,5-trimethyl-4-propylheptane)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一般指物态、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折光率、旋光度和光谱性质等。
[复习分子间的作用力,简要分析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强调:物理性质在分离和鉴定物质和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性。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稳定性
分析:C-C 、C-H 均为σ键,牢固,很难极化,不易发生异裂而进行离子型反
应。室温下,烷烃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均不反应。
但在光照、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共价键均裂的自由基反应。
CH 3-CH 2-CH 2-CH CH-C-CH 3CH CH 3CH 3CH 3CH 3CH 2CH 3CH 3-CH-CH 3CH 3CH 2CH 3
CH-CH 2-CH-C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