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60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要求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方面进行调整创新,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就是金融机构没有专门针对农村金融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进行产品开发,或者符合农村居民金融服务要求的金融产品门槛抬到,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的极度单一,举例而言,农村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等产品都比较少,影响到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图1)
(四)信用体系较落后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这导致金融机构以及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金融机构对于农民的信用状况没有一个很好的来了解以及掌握,自然也难以根据农民的信用情况建立起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中介服务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不明显,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成为了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瓶颈。
三、农村普惠金融构建策略
针对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能够顺利推进。
(一)出台金融扶持政策
我国未来需要根据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出台扶持政策,给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多必要的政策支持。在金融扶持政策支持方面,需要将政策设计的重点放在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方面。在具体政策内容方面,关键是要给金融机构
更多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到农村去,鼓励金融机构经营重心向农村适
度倾斜,在财政、货币、税务等多各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完善普惠金融环境
良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对于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农村普惠金融环境的完善除了要在硬件环境方面不断努力之外,例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完善农村信息设施建设等等,还要在软件环境方面不断努力,举例而言,要普及金融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氛围,从而给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针对农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开发出来更加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从而丰富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举例而言,在小额信贷方面,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贷款结构设置,在农业保险方面,开发相应的保险品种,从而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楠竹.关于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4年11期.
[2]唐忠民.农村普惠金融突围路[J].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16期.[3] 郑可青.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年5期.
[4]李巧莎,赵英英.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3期.
[5]林永福.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金融(中旬),2014年9期.
作者简介:
1.岳川(1989-),男,呼和浩特人,金融学专业,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产业组织管理、区域金融、农村金融。2:杨德勇(1963—),男,经济学教授,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
高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新兴商业银行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不仅仅受到来自外资银行挑战,同时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也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如何提高银行竞争力成为银行业关注的焦点。从全球范围来看,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发电站”,是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重要领域。因此发展和创新零售业务,以此来拓展盈利空间,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刻不容缓。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并通过对比、总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相应的发展思路和解决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
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通常是指以自然人或家庭以及法人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存款、结算、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的业务。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发展和科技手段的进步,零售银行业务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零售业务品种按照类别主要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目前,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涉及银行卡、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业务领域,并由单一的柜台交易扩展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交易。
近些年来,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和资产规模在资产业务方面开展了多样的创新业务,从研发新的产品品种到面向的对象,从产品的销售方式到对风险的把控。其中个人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并向生产领域拓展。公司业务创新品种增多,向纵深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量也迅速上涨。但是由于近年经济下行压力较重,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小企业、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等领域的不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61
良贷款压力依然较大,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下降压力。
在负债业务方面,产品不断创新,理财产品发展迅速。由于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呈逐年增加的发展态势,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由于住户部门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大,对银行部门的存款需求逐渐减弱,导致银行存款分流,存款增速放缓。目前各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已有百余种,随着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客户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中间业务迅速发展,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业务仍是主要的中间业务产品构成部分,传统品种的中间业务在总量中仍占到绝大部分。
虽然近年中间业务规模扩张较为迅速,但业务品种相对较少,创新不足,定价机制还处于无序状态,业务量与收入量不匹配。
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
在发达国家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零售银行的业务份额和利润贡献率占各大银行利润的30%--70%,零售银行业务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结构、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零售业务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我国的分业经营模式相比,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实行混业经营促使竞争的加剧,迫使许多银行完善其服务功能,并通过为中小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优质的服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保持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从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看,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就逐步转向以个人为主的金融服务方向来拓展业务。
其次,随着西方金融业金融监管的放松使商业银行丰富了零售业务服务品种,如代客买卖股票、基金等多种零售业务品种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求。同时各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加强利率风险、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控制,所以零售贷款的不良率普遍比较低。相较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201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1.25%,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同时开发适用于居民投资的金融工具。
最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虚拟网络经营的科技化程度很高,先进的支付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等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利用网上银行推广其它零售服务也更加便捷,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优胜,网络化的健全发展必不可少。
三、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
对比国外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和障碍,以下几个点是值得我国商业银行深思的。
首先在经营观念上,我国银行业经营仍然存在“重批发、轻零售”的现象,将零售业务的重点依然落在储蓄上。在产品营销过程中缺乏对服务的内涵与外延的注重,没有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真正转变。同时,缺乏市场定位观念,对零售业务市场的层次把握不到位,缺乏针对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策略。
其次,虽然近些年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迅速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各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各银行也不同程度的缺乏核心产品,无法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对中间业务、财富管理等创新业务的开发拓展力度不够。
再次,缺乏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导致后续营销、深度营销意识不够。同时缺乏客户信息分析系统,造成客户结构无法优化,分层服务难以实施。最后,随着金融脱媒的出现,给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反思,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滞后,特别是技术支持不能有效支撑业务发展,是银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渠道相互分离形成的数据分裂、冲突提升了业务成本,并成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障碍,降低了零售银行业务竞争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
在“三期叠加”的影响下,实体经济运行速度放缓,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同时单纯的存款业务受了金融脱媒的影响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零售业务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的分析和对比,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明确战略定位,建立品牌效应
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区域和自身优势,清晰市场定位,建立自己战略计划,以某种层次的客户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开展产品设计、产品营销以及后续的跟踪服务。促使各银行避免长期恶性竞争,做到“错位竞争、和谐共生”。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创新,针对自身优势打造核心产品、特色产品,树立安全、优质、创新的品牌形象。
(二)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创新产品和服务体系
实行客户信息化管理,通过分析客户关系,挖掘客户潜在信息,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营销以及服务创新模式。首先要先对客户细分。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信息系统,覆盖所有客户的交易信息。其次是要对客户分层管理,在现有的、潜在的客户中挖掘高价值客户,并针对每类客户提供不同的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方案,并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完善跟踪服务。在业务流程方面,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梳理和完善前中后台职能,形成高效、灵活、安全的市场营销前台、产品服务中台、风险控制与技术支持后台。建立风险点监测和重要环节控制,实行全过程控制风险。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下的专业化,前中后端一体化,提高信息传导效率,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团队建设
零售业务是基础性业务,需要持久投入、精耕细作,银行业应当加大对基础工作和业务量的考核力度,引导基层单位通过业务量的积累逐步夯实业务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建设,塑造良好的团队文化,提高执行力,要充分发挥柜员和对公客户经理零售营销的主观能动性,共同促进业务的增长。
(四)完善虚拟银行管理,提升服务的科技化含量
目前国内实体银行下的虚拟银行的建设并没有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技术优势。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这些渠道的潜在价值,将销售平台逐步完善为营销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对外合作平台,使渠道在银行价值供应链和利润分配中的作用得到更大体现,形成虚拟银行和实体银行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姜欣欣.2015商业银行的挑战与机遇[N ].金融时报,2015.2.16(009).
[2]赵世刚.深刻理解新常态对银行带来的挑战,努力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绩效[N].金融时报,20 15.2.6(006)
[3]庞雪蓉,刘喜明.现代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产品创新浅析[J].市场论坛,2011,(10):62-64.
[4]杨振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河北金融, 2010, (09): 41-43
作者简介:
高航,1992年2月出生,女,籍贯河北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国民经济学专业,方向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