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就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简单分析,从树立语篇分析意识,导入背景知识、分析语篇结构模式和语篇衔接这几方面论述了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教学;语言应用
一、大学英语精读中语篇分析的应用
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语篇分析意识
精读课是以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课文展开,因此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文的讲解是否成功。
要提高精读课教学效果,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逐句分析、讲解的阅读教学模式,立足于语篇,树立语篇分析意识。
教师授课时,采用“交互作用”的策略即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运用。
先“自上而下”,从宏观上着眼把握理解语篇,将着眼点放在“篇”而不在“句”,从整体意义和深层含义上把握文章,重点介绍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从整个语篇的结构安排人手,纵览全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分析,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剖析,弄清主题是怎样逐层展开的,弄清各层之间是怎样衔接和连贯成篇的,各层对于表现文章主题起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取和掌握语篇骨干和框架,领会语篇所传递的信息。
同时采用“自下而上”方法,从微观上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对
重要的单词短语进行讲解,对复杂的语法现象进行分析,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难句进行阐述,来排除阅读理解的障碍。
教学从篇到段再到句及单词短语,最后再回到篇上,逐渐使学生对语篇从模糊宏观到微观,最后达到清晰宏观的理解。
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有效地提高语言技能。
2. 导入背景知识,丰富语篇知识
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课文和揭示作者写作动机的关键,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它包括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等。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课文,了解了背景知识,就易于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rumelhart,1980)认为,英语阅读理解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影响或支配阅读课文中新知识,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或者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丰富、补充、调整和修正的过程,以促进对新事物的理解。
拥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把握语篇内容和主旨;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背景知识越了解,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教师在精读课文的教学时,利用与课文材料相关的实物,幻灯片、ppt、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特有的历史知识、社会现象、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逐步导入课文,
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以帮助学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整体把握文章,正确领会作者创作动机和写作意图,挖掘语篇潜在意义,对篇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3.加强语篇结构分析,掌握语篇的结构模式
加强语篇结构分析能引导学生理解篇章的宏观结构,从而加深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文章肢解成杂乱零碎的语言点和词汇,而是力求保持篇章结构的完整。
语篇结构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揭示了不同语篇的主要特点和本质特征。
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语篇特征,都有固定结构的模式可循。
教师应有意识从语篇宏观结构入手,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対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篇章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和语篇结构模式,掌握某一体裁的语篇的特定篇章结构图式。
教师介绍某次常见的或特殊的语篇结构,一般会从标题、主题句、结束语等方面总结语篇结构的特点。
具体分析不同体裁的各自特定篇章结构图式,掌握不同类型的语篇结构,学生就会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通过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主体框架和作者的思维脉络,从整体意义和深层含义上把握文章,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宏观的把握和认识。
二、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 语篇的体裁分析
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体裁特点。
将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篇所具有的宏观认知结
构和语言使用风格,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会出现大量体裁不同的语篇,因此其语言风格和组句成篇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运用体裁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议论文这一体裁的语篇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找出主要论点,从属论点,以及主从论点的主次关系;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文章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脉络,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与议论文有所不同,叙事体裁的语篇结构发展多以时间、地点、事件的发展为转移,线索清晰,情节性较强,句式简单,用词生动。
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此类语篇时,首先要明确故事发生的情境,然后明晰语篇的图式结构,指导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顺序;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信息,以便理清作者的思想脉络、抓住语篇的中心思想。
语篇体裁分析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加以运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轻宏观能力培养的现状是大有裨益。
2. 语篇衔接手段的讲解
衔接是语篇结构中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
衔接体现在
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halliday和hasan 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衔接问题。
他们在《英语的衔接》(1976)一书中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替代,照应,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替代就是指用其他词语来替代篇章中的一些基本结构成分。
通过替代一个词语或句子成为另一个词语或句子理解的依据,从而形成衔接关系。
照应分为外指和内指。
如果照应词的所指存在于语篇外的现实或想象的世界,则为外指。
如果存在于语篇内部,则为内指。
省略是指为了避免重复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
一个句子中的省略成分通常都会在原文中出现,这样就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了衔接关系。
连接是运用连接词来表现句子之间的语义逻辑联系。
连接词往往是一些用来表示时间、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的关词语,如when,as soon as,because,but, however,though等。
词汇衔接指用重复、同义词和反义词、词汇同现等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的语义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了解并熟悉语篇结构中的各种衔接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衔接手段在上下文中所起的启承转合作用。
语篇分析法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既能培养了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又能基于宏观角度从语篇的结构,语篇衔接手段对整个语篇的主旨、层次结构、逻辑关系和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把握,提高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语篇分析教学法,探讨和总结语篇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