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某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纳某尾矿库稳定性分析及其安全对策
运用圆弧条分法法针对云南西双版纳州某尾矿库坝体堆积至1003~1013m 标高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坝体的安全性进行了计算,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尾矿坝在安全生产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标签: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对策措施
1 工程概况
尾矿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山地地形地貌区。尾矿坝选址于平掌箐沟段上,库区平面上呈长条形,该沟段长约500m,沟谷方向由北向南,平均坡降15.4%,沟谷底宽10~17m;尾矿库坝位为“V”型沟谷,底宽17m,两岸自然坡度为50°~65°,两岸坡植被发育,主要为乔木。尾矿库初期坝采用库区内硬质岩风化料堆筑,坝高23m,坝基主要座落在玄武岩④层,后期堆积坝原设计采用尾矿水力充填筑坝,人工堆积。初期坝顶标高968.0m,设计堆坝坝顶标高1014.0m,坝高69m,库容量66.8万m3,属于四等库。
2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特征
经勘测场区内主要分布下列地层,并将其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2.1 第四系人工填土(Qml)层
尾粉土①层:褐黄、深灰色,稍密状态,湿。间夹薄层尾粉质粘土。无光泽,无韧性,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不明显。分布于原初期坝地段,大部分尾矿砂土已被清除,仅在局部地段有分布。
2.2 第四系冲洪积(Qal+pd)
含粘性土砾砂、角砾②层:褐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结构松散,砾砂、角砾成分为玄武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含量约为40-70%;砾砂、角砾次圆状,局部夹有大块石,粘性土含量极少,分布于沟谷下部沟床内。在钻轴线5个点上均有揭露,平均揭露厚度4.2m。
2.3 三迭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
玄武岩层④层,紫红色致密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结构,厚层状构造,中等风化~微风化,岩体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大多呈闭合状,整个场地均有揭露,本层厚1189.41m。
3 库区水文
尾矿库库区属于中高山山地地形地貌区。可划分为山间沟谷及斜坡两个微地貌单元,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其中:
(1)第四系孔隙水。沟谷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Qal+pl)含粘性土砾砂、角砾②层中,孔隙水水位和水量随季节有一定的变化,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平掌箐沟中。斜坡地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坡残积(Qdl+el)含粉质粘土碎砾石③层中,水位极不稳定,水量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顺坡向排泄于平掌箐沟谷。
(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迭系上统小定西组(T3Xd)玄武岩层④层中,岩石近地表节理裂隙较发育,但多为闭合状,含风化裂隙水,总体富水性弱,水量较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并顺坡向向平掌箐沟谷排泄,但沟谷中发现有明显的出水点。
(3)地表水。场区平掌箐沟为季节性沟谷,雨季时,地表水除少量被土壤吸收或渗入补给地下水外,大部分经沟谷汇集于平掌箐沟,再流入下游的澜沧江。旱季时,平掌箐沟内无地表水流。
库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谷谷尾坡顶最高点为岩头寨后山的1823.7m高地和2011.9m高地为库尾地表水分水岭。库区右岸的平掌村山脊和左岸的1684.2m 高地山脊为库两岸地表水分水岭,这一范围涵盖库区上游沟床及沟岸坡全部,其范围不仅代表库区地表水汇水区域,而且也基本包络了库区地下水的补给及排泄区。尾矿库内排水系统正常,尚未发现渗水情况。
5 结论及其对策措施
5.1 经坝体稳定核算后,正常工况:安全系数1.15;洪水工况:安全系数1.117;特殊工况:安全系数1.04(8度地震烈度),满足要求。
5.2 对坝坡进行维护治理,以防雨水、地表水冲刷,应考虑防止由于坝体渗流产生的渗流变形,确保尾矿库稳定安全运行。
5.3 规范放矿,尾矿排放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作业计划和安全规程进行。
5.4 随时对其尾矿库进行观察和监控,使其最小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满足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尾矿库的安全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方针,切实执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田文旗,薛建光.尾矿库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8.
[2]尾矿设施设计参考资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通信作者:杨永锋(1982-),男,云南斌测科技有限公司,地理信息与系统专业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GIS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