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植物学
问答题
1.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它们各自有什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个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同一母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有性生殖中,两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减数分裂的第一个生物学意义。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2.试说明根中的“凯氏带”与通道细胞及该类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的结构。凯氏带形成后,内皮层的质膜与凯氏带之间有极强的联系,水分和离子必须经过这个质膜,才能进入维管柱,这里也就有着选择。在单子叶植物中,内皮层进一步发展,不仅径向壁和横向壁因沉积木质和栓质显著增厚,而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一面)上,也同样地因为木质化和栓质化而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皮层。另外,少数位于木质部束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3.说明双子叶植物的增粗生长。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茎的维管形成层包括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束中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发育而来的。束间形成层是在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而来。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衔接起来成为完整的一环,称为形成层。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分化成为新的次生结构,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2)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形成层的活动使茎不断加粗。不久表皮便为内部生长所产生的压力所挤破,失去保护作用。与此同时,茎内近外方某一部位的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另一个分生组织,即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分裂、分化所形成的木栓,代替了表皮的保护作用,它以平周分裂为主,向内外形成木栓和栓内层,组成周皮。当一个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停止后,接着它的内方又可再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形成新的周皮。以后不断地推陈出新,依次向内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这样,发生的位置也就逐渐内移,愈来愈深,在老的树干内往往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4.试从叶的解剖结构上说明:(1)竹叶干枯后向内卷起。(2)针叶的抗旱特点。
(1)在上表皮的相邻两叶脉之间,有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叫做泡状细胞。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中间的细胞较大,两侧的较小,其长轴与叶脉平行,细胞内含有大的液泡。一般认为泡状细胞在天气干旱时,失去水分,体积收缩,因而使叶片向上卷曲以减少水分蒸腾;水分充足时,泡状细胞吸水膨胀,叶片伸展,故又称运动细胞。叶片的伸展、卷缩主要与表皮、叶肉的收缩有关。
(2)松针结构特点: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叶内具树脂道,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也有凯氏带,维管束有一束的也有两束的,内皮层和维管束之间为转输组织,由薄壁细胞、蛋白细胞和管胞状细胞组成。适应干旱的结构特点:叶小,表皮细胞壁厚,具下皮,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向内折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在叶的中心部分。
5.试述被子植物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他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是最进化的形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2000年植物学
名词解释
1.高尔基体:一种由管网结构和多个膜囊组成的极性细胞器,主要功能是对ER转运来的脂分子及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以及分选。
2.组织: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自然分类系统: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原则,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植物间的形态、结构、习性等的相似是由于来自共同的祖先而具有相似的遗传性所致,即类型的统一说明来源的统一。
4.细胞凋亡: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填空与选择(略)
问答题
1.以发育阶段文字说明,简述裸子植物生活史(以松属为例)见笔记
2.试述被子植物的特点。
(1)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生殖器官——花,所以又叫有花植物。
(2)胚珠包被在子房里,不裸露,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包被在果实内。这对于保护胚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使后代的繁殖和传播得到可靠的保证。
(3)被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不形成颈卵器,而进一步简化成由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
(4)在受精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的双受精现象。胚和胚乳均具有父母本的遗传性,因此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完成了它们的遗传基础。
(5)植物体在构造上也较其它类型植物更为发达完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