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改革-赵洪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软件在云端 • 不必下载 • 动态升级
计算机、网络 、移动时代到 来
16
慕课来袭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 ),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 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 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 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 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 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 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 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课程)。
27
微课的诞生
•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 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 教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 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 学习。
19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 同意对Coursera上由顶尖大学提供的几门 课程进行评估; 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 了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这些课程 的学分可获大学的承认。这一事件标志着 慕课正式进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
6来自百度文库
教育信息化是……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 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 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 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 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技术。
7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方位
基础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处于‚初步应用整
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
教育信息化与 课堂教学改革
电教仪器站 赵洪志
1
任务驱动
• 1、每位参训教师按要求制作一节微课,上交到 电子邮箱。 • 2、总校带队领导组织好本乡校上交作品评选, 每个乡校择优上交3-5节微课作品,连同附件2电 子稿及作品一并打包上交。 • 3、总校和学校带队领导负责组织二级培训(留 下影像资料备查),要求每个教师的作品上交总 校存档。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8
来自美国的对教育信息化的质疑
根据美国教育进步评估协会(NAEP)的研
究结果:过去20年间,学生的学习成绩基
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称:计算机和教育软件 的使用无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9
来自美国的对教育信息化的质疑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草案)》明 确指出:到了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已在商 业领域取得很大的收益与成效,其原因在于信 息技术引发了商业领域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创新; 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一直停留在手 段、方法层面,未能引起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 因而成效不显。
10
英特尔的宏伟蓝图
---未来教室
11
网络迅猛发展
• • • •
网民达到5.91亿,手机网民4.64亿 个人博客达到4.01亿人 CN域名1470.8万个 每1分钟新增130个网民
——截至2013年6月30日
12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发展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
Grid Computing
4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 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 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 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就 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 教学方式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不是……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机器、信 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化或 网络化。
20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3年9月 23日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发起 成立的网络公开课平台EDX上, 有四门来 自北京大学网络公开课开始向全球授课, 这四门课是‚世界文化地理‛、‚民俗 学‛、‚20世纪西方音乐‛还有‚电子线 路‛,这也是世界网络公开课平台首次出 现中国大学的公开课。 9月30日又增加了 3门课程开始在平台上授课。
21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大规模在线教育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 了巨大冲击,同时又开拓出一片更广 阔的教育天地,这将会极大地转变传 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传统教育模 式和学习体系。
22
‚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用昨天的方式 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
美国John Dewey(约翰 · 杜威)
23
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网格计算
Cluster Computing
集群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并行计算
13
云 服 务
•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 何设备(计算机、手机、各类移动终端 等),进行计算、使用应用软件、存储资 料等。
14
“云服务‛的特点
(1)数据在云端 • 不怕丢失 • 不必备份 (3)无所不在的云计算 • 任何设备 • 登录即用 (4)无限强大的云计算 • 无限空间 • 无限用户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基础教育 同样也带来了越来越猛烈的冲击, 一种自主性、个性化、高效率的教 学新模式呼之欲出。
24
微
课
微课诞生的背景:微时代
• • • • • • 微博 微电影 微信 微小说 微学习(Microlearning) ……
26
微课 的成因
• 网络远程教育的迅猛发展 • 网络资费、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终 端设备越来越低廉的价格 • 网络应用的人性化、智能化 • 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冲击
18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 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 大的革新‛,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 2012年这一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 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 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而且已经 进入中国。
2018/11/17
人类进入 信息化时代
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构建的 这个世界的模样……
3
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 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书本和教 师在学生知识来源中的地位不断降低 • 知识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 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学校的‚围 墙‛逐渐消失 • 教学评价更加科学、精确 • 决策更加科学
(2)软件在云端 • 不必下载 • 动态升级
计算机、网络 、移动时代到 来
16
慕课来袭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 ),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 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 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 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 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 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 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 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课程)。
27
微课的诞生
•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 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 教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 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 学习。
19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 同意对Coursera上由顶尖大学提供的几门 课程进行评估; 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 了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这些课程 的学分可获大学的承认。这一事件标志着 慕课正式进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
6来自百度文库
教育信息化是……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 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 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 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 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技术。
7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方位
基础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处于‚初步应用整
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
教育信息化与 课堂教学改革
电教仪器站 赵洪志
1
任务驱动
• 1、每位参训教师按要求制作一节微课,上交到 电子邮箱。 • 2、总校带队领导组织好本乡校上交作品评选, 每个乡校择优上交3-5节微课作品,连同附件2电 子稿及作品一并打包上交。 • 3、总校和学校带队领导负责组织二级培训(留 下影像资料备查),要求每个教师的作品上交总 校存档。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8
来自美国的对教育信息化的质疑
根据美国教育进步评估协会(NAEP)的研
究结果:过去20年间,学生的学习成绩基
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美国国会的调查报告称:计算机和教育软件 的使用无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9
来自美国的对教育信息化的质疑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草案)》明 确指出:到了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已在商 业领域取得很大的收益与成效,其原因在于信 息技术引发了商业领域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创新; 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一直停留在手 段、方法层面,未能引起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 因而成效不显。
10
英特尔的宏伟蓝图
---未来教室
11
网络迅猛发展
• • • •
网民达到5.91亿,手机网民4.64亿 个人博客达到4.01亿人 CN域名1470.8万个 每1分钟新增130个网民
——截至2013年6月30日
12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发展
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
Grid Computing
4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 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 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 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就 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 教学方式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不是……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机器、信 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化或 网络化。
20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3年9月 23日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发起 成立的网络公开课平台EDX上, 有四门来 自北京大学网络公开课开始向全球授课, 这四门课是‚世界文化地理‛、‚民俗 学‛、‚20世纪西方音乐‛还有‚电子线 路‛,这也是世界网络公开课平台首次出 现中国大学的公开课。 9月30日又增加了 3门课程开始在平台上授课。
21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大规模在线教育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 了巨大冲击,同时又开拓出一片更广 阔的教育天地,这将会极大地转变传 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传统教育模 式和学习体系。
22
‚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用昨天的方式 教育学生,将剥夺学生的未来‛
美国John Dewey(约翰 · 杜威)
23
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网格计算
Cluster Computing
集群计算
Parallel Computing
并行计算
13
云 服 务
•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 何设备(计算机、手机、各类移动终端 等),进行计算、使用应用软件、存储资 料等。
14
“云服务‛的特点
(1)数据在云端 • 不怕丢失 • 不必备份 (3)无所不在的云计算 • 任何设备 • 登录即用 (4)无限强大的云计算 • 无限空间 • 无限用户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基础教育 同样也带来了越来越猛烈的冲击, 一种自主性、个性化、高效率的教 学新模式呼之欲出。
24
微
课
微课诞生的背景:微时代
• • • • • • 微博 微电影 微信 微小说 微学习(Microlearning) ……
26
微课 的成因
• 网络远程教育的迅猛发展 • 网络资费、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终 端设备越来越低廉的价格 • 网络应用的人性化、智能化 • 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冲击
18
“慕课”来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 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 大的革新‛,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 2012年这一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 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 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而且已经 进入中国。
2018/11/17
人类进入 信息化时代
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构建的 这个世界的模样……
3
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 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书本和教 师在学生知识来源中的地位不断降低 • 知识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 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学校的‚围 墙‛逐渐消失 • 教学评价更加科学、精确 • 决策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