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文化专题
一、铜鼓文化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青铜铸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打击乐器和礼器,它约产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中叶或稍早。

铜鼓-广西是目前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

世界上最重的铜鼓王就出土在广西。

负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雕塑、调音于一体早在三千年浮,就有如此高超的技术,不能不为之惊叹。

广西是我国古代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

在广西,从桂南到桂北,从桂东到桂西,不断有铜鼓出土。

广西如今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珍藏和使用铜鼓。

壮族、瑶族等都是使用和制造铜鼓的民族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目前有馆藏铜鼓600多面,民间所藏和使用的铜鼓就更加丰富,仅东兰县就有近500面。

在北流县出土的一面铜鼓,面径达156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

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之多,居我国乃至世界之首位。

广西博物馆收藏古代铜鼓300余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曾举办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展览。

1982年,这些铜鼓拿到北京展出,受到首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战国、秦汉时期的骆越铜鼓,硕大浑重;三国、唐宋时代的俚僚铜鼓,小巧玲珑。

各类铜鼓,大小不一,无底空腹,腰凹胸凸。

每一面铜鼓都是精美的耐人欣赏的艺术珍品。

铜鼓的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傍附耳。

全鼓由面、胸、腰、足、耳等5部分构成。

鼓面中心一般都有微微隆起的太阳纹光芒,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晕圈。

有的鼓面最外一晕塑有青蛙、鸟、龟、骑士等立体饰物。

鼓胸略为外凸,形成一定球状弧度,胸下内收成腰,腰下外檄成足,胸腰之间对称嵌置两对鼓耳。

胸、腰、足也有类似鼓面的晕圈,饰有精美的几何花纹和写实性图案。

太阳纹是铜鼓的基本纹饰之一。

由光体与光芒构成,像—轮光茫四射的太阳。

太阳纹居铜鼓鼓面的中心,除个别原始形态的铜鼓外,每个铜鼓均有。

太阳纹的形态因铜鼓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

广西铜鼓依照铜鼓具体形状及纹饰的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

滇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西南,粤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东和桂东南,桂中南则两个系统都有发现。

历史上铜鼓用于祭把、战阵、集会、贮藏财货、随葬、娱乐等。

约在明朝以后,铜鼓逐渐成为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一般娱乐乐器,凡婚嫁、宴钦、斗牛、节日等都击鼓为乐。

广西出土的铜鼓,为研究古代广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情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花山崖壁画
从50年代中期以来,在广西宁明县明江和龙州、崇左、扶绥等县的左江流域200多公里长的沿岸峭壁上,先后发现了一幅幅用赭红颜料平涂的人物、动物、器械画像。

花山崖壁画-分布在左江及其支流方圆二百里范围内,沿河崖壁上共有183个画群。

是春秋战国时的作品,,迄今有二千多年。

这些画址分布在河流转弯的山崖上或深潭岸旁的峭壁上,画幅距离河面一般有十至二十米,最高的达四五十米,这种规模巨大的崖壁画群,是世界上罕见的画群之一,因此为众多的研究者所瞩目。

崖壁画的制作几乎与铜鼓处于同一个时代,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数量之繁多和分布之广阔,可以说是国内独布,世界少有。

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等县市,秦、汉时期的骆越人,用精红色的颜料在河流沿岸的悬崖绝壁上,以涂抹法绘出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图像,以及鸟兽、刀具、铜鼓符号等等。

据考察,目前已发现的有84个点183处。

其中位于宁明县西北部明江北岸的花山崖壁画最为典型,画面高达40米,长达220余米,各种人物图像和其他图像多达1800余个。

人物为裸体状,大的高约2米,小的30厘米。

高大人物腰挂环首刀。

正面人两手曲肘向上
呈倒“八”字状,下肢曲蹲。

许多画面是小人物向着大人物,列队曲肢起舞。

其内容,有说是祭神庆丰收,有说是誓师打仗,各说不一,其神秘之处还待人们深入探索。

但崖画画面的恢弘巨大,人物动作的生动粗矿,绘画崖壁的高削险绝以及绘画颜色经过2000余年风雨浸蚀仍保持着鲜明调子,无不使来参观者、考察者惊叹不已。

我国著名崖画研究专家盖山林先生在考察左江崖壁画后撰文说:“左江壁画画面规模之宏大图像之高大密集,为国内岩画所无,世界岩画罕有”,还说“左江崖壁画是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化的璀蝶明珠,是世界岩画宝藏的一部分”,它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在国内岩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岩画宝藏中占有光辉的一页”。

许多专家学者看了也感到“惊心动魄”,要求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崖壁画中,不仅看到壮族及其先民的绘画艺术的成就,同时看到古代壮族人民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勇敢奋斗精神,可说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成就。

一、年代问题
断代问题是研究左江流域崖壁画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关于其它问题的重要基础,它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关于崖壁画的年代,50年代以后,到文革为止,共有8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上古或中古时期——依据是:这些壁画的人物!动物的形象和动作,都是朴素的原始形式。

2、早不过春秋,晚不过西汉——这是以左江流域崖壁画中所谓“铜鼓”来推断崖壁画年代的上限。

3、战国至东汉——论者的依据是崖壁画中出现的典型器物,依据这些器物来推断崖壁画的年代。

这些器物有:骑马人像、铜鼓图像、铜钟图像、环首刀图像等。

4、两汉时期——论据是环首刀图像。

5、早不过东汉,晚至南朝末年——论者将常见于南方东汉至六朝墓葬中的环首长铁刀做为年代的上限。

6、唐代——有的认为是黄乾曜时期,有的认为是黄少卿时期,有的则认为是黄巢起义时期。

7、宋代侬智高起义时期。

8、近代 ——有的人认为是太平天国时期,有的则认为是中法战争时期。

这8种说法所断年代前后差距甚远。

经过长期深入的讨论,进入80年代以来,将崖壁画年代的上下限断定为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

但这其中,亦是众说纷纭:
二、族属问题
如前所述,崖壁画几乎遍及左江流域各县,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人物众多"该壁画到底是何族之人所为?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3种观点:
1、壁画的作者是苗瑶先民——论者以壁画上的动物形象作为突破口,他认为画中的动物是犬。

2、唐朝西原蛮——传说这是唐朝西原蛮起义转战左江流域时遗留下来的。

3、壮族先民 ——论者将崖壁画年代的上限断在战国,下限断到东汉。

既然崖壁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的作品,那么绘制崖壁画的民族,就只能在当时活动于岭南地区的民族中去寻找。

而岭南在战国秦汉时期是百越民族聚居的地区,百越的支系很多,在广西到越南一带的是西瓯和骆越。

三、内容
1、图画文字说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崖壁画是从绘图向象形文字发展过渡时期的一种语言符号,并认为这些图画都是一些抽象的!公式化的单划画,形象上没有情感和动作表现。

2、有人认为崖壁画是队伍集合图、点将图、操练誓师图、战争图、庆功图——是古代
桂西的先民们为了纪念某一次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所制作的。

3、有人认为是与祷告水神有关——可能是拜水神的祭祀图。

作者从宗教学上考察,认为无论是骆越还是壮族,都把水神视为崇拜对象。

4、祖先崇拜说 ——作者以悬崖和洞穴为突破点,论证这是一幅祭祖盛典图,认为崖壁画的地址与作画的主题,形象地构成了古代先民祖先崇拜的场画。

祭祖的目的在于祈求祖先之神灵保佑和恩赐,祈求消除灾害,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5、青蛙崇拜 ——持此观点的学者提出左江流域崖壁画的主体是蛙神的观点。

认为壁画中的大大小小的人像,其动作姿势几乎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地作两手上举,两脚叉开,跳跃前进的姿势,酷似青蛙站起来跳跃的形象,这不能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或现实中的青蛙,只能理解为是人格化了的蛙神形象。

6、花山壁画,是壮族岩洞葬的产物。

7、壁画的主题是描绘即将获取猎物的栩栩如生的图景。

8、祭祀水神和镇压水怪的盛大祭典仪式。

三、壮锦
壮锦-用棉纱和彩色丝线织成的传统手工艺术品。

壮锦,最早出现于汉代。

宋代,左右江出自绩,是壮锦的前身。

明、清时期的壮锦就大放异彩了。

壮锦的纹饰图案,生动精美,如鲤鱼跳龙门、蝴蝶恋花、狮子滚绣球、鸳鸯戏水、双龙戏珠、双凤朝阳,还有五彩花卉、福禄寿喜等象征着幸福吉祥的图案数十种,并有菊花、莲花、菜花、牡丹、石榴、梅花、兰花、字、红棉、水波等纹饰,以红、蓝、黄、绿、紫各种彩色丝线交织而成。

总之,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壮锦不论是美术创作上,还是纺织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口再者,壮锦属壮族的日用品,可用来制成被面、床单、背带、围巾、腰带、门帘、挂袋等,因而每一件用品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向来为壮族和各族群众以及国内外游人所喜爱。

由于壮锦象征美好,而且佳丽厚重,曾被明王朝列为贡品,贵官富商也“莫不争购之”,名声渐由国内传扬到国外。

此外,壮族的蜡染图案也很漂亮。

据调查,天峨县向阳镇一带的壮族,先用溶蜡在白布上画荷花、牡丹、牵牛花、蝴蝶、喜鹊、凤凰等花卉及动物图案,然后沿着画线折叠,用针线缝紧,浸泡于蓝靛液中,视需要颜色的深浅,反复染几次后,拿出将线拆开,煮漂去蜡,便呈现出蓝底白纹的各种图案,色泽对比鲜明,精美素雅。

女儿结婚时作为嫁礼,并可制作成床单、被巾、围兜、门帘、裙子等,此种染法至今仍然兴盛。

壮族妇女一般文化不高,但却能绘出具有相当水平的装饰画,印染出相当生动高雅的艺术品,实在很不简单。

四、陶瓷
陶瓷-以钦州泥兴陶最为“著名”。

钦州泥兴陶:据《钦州县志》记载和钦州出土文物考证:钦州泥兴陶器始于隋唐。

清朝咸丰年间,泥兴陶器已相当兴盛。

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盆和食具最负盛名。

钦州泥兴陶器质地坚实,光泽度好,音质铿锵,古朴典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30年获比利时世界陶瓷器展览金质奖章,挤身于中国“四大名陶”。

清至民国,壮族各村寨普遍掌握烧窰技艺,几乎村村都能烧陶制砖做瓦。

钦州泥兴工艺是广西最具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重点项目之一。

五、民间文学与艺术
(1)神话和传说
壮族民间文学流传最多的是故事,有神话故事、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爱情故事,有山水动植物故事等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形象生动,流传深广。

创世神话《姆六甲》、《布洛陀》等讲述开天辟地的故事。

英雄神话有《布伯》、《莫一大王》等。

探索宇宙和人间奥秘的
故事传说有《米勒访天边》等。

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传说有《一幅壮锦》、《蛇郎》等。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她创造天地,创造人类万物,反映壮族祖先母系社会的斗争生活面貌,体现母系的巨大权威。

《布洛陀》神话故事,内容更为生动精彩。

布洛陀为第二代的邕始祖神,反映的是壮族原始父系社会人类的生活和斗争。

布洛陀不仅创造人类万物,而且是智慧之神。

他无事不晓,无所不能,聪明善断,为自然界安排次序,为人类排解纠纷,充满智慧和理想,受到人们的崇敬。

在壮族的广大人民中间,不仅有布洛陀故事的口头传说,而且编成史诗、唱本。

已经整理出版的《布洛陀经诗》,集流传神话、唱本之大成,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巨大成就。

壮族故事中英雄人物故事也很突出。

如广为流传的《莫一大王》故事,说的是壮族英雄莫一,不仅力气很大,而且武艺超人,可挥鞭赶走群山,用手能把太阳压下去,可把砍下的头再接起来,可编结草人变成兵马,总之,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在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无比。

壮族人民在斗争中塑造出自己的民族英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此外《刘三姐》、《百鸟衣》、《花山崖壁画的传说》等故事也很有意境。

(2)民歌史歌-《布洛陀经诗》、《莫一大王》。

(3)歌舞、音乐、乐器《舂堂舞》;《春牛舞》;《青蛙舞》《铜鼓舞》、《扁担舞》;“板鞋舞”是生长于壮族民间艺术沃土上的一朵瑰丽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力丰富,它借助道具敲打和音乐伴奏,跳出协调一致的优美舞姿。

一般由九位壮族男女青年三人一组,穿着六只近两米长的板鞋,踏着优美的旋律走动,险象环生,饶有风趣,随着乐曲转换,姑娘小伙们还能穿着长板鞋欢快地跳起现代三步舞。

“板鞋舞”起源于明朝广西那地土司的木枷练兵法。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江浙沿海,明王朝要广西出兵,广西要那地土州出三百兵士灭倭寇。

土司罗武杰立即征招三百人进行训练,新兵初次操练,步伐很难一致,土司下令用木枷将新兵的双脚夹住,三人连成一伍,九人排成方队,统一步伐,只能向前,不准后退。

经过严格训练后,这支队伍战法独特,勇猛顽强,为平倭寇立下了功劳。

从此,三人木枷练兵法流行民间,演变成“三人穿板鞋”比赛。

三人穿板鞋这项体育比赛项目经过艺术加工,发展成了“板鞋舞”。

壮族音乐:代有越人歌,悦耳动听。

壮族人历来也喜好唱歌,那是从先民越人承传下来的,至今已有二三千年。

优美的山歌声,经常回荡于千山万葬。

山歌中有单声部、双声部和多声部,有古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等等,各布各的曲调。

人们熟悉的电影《刘三姐》,其中所唱的曲调仅是桂北壮族民歌曲调的一小部分。

而每年的“三月三”歌节和歌圩的歌调,其旋律、调式的千变万化,其音乐形象的生动传神,那就难以形容了。

如普遍流传的二声部民歌,就有百余种唱法。

二个声部中,有的高声部先唱,有的低声部先唱,有的同起同落,和谐合拍,十分悦耳。

又如流行在马山、上林等广西中部的三声部民歌,高声部为主声,高昂明朗,亲切动听,由歌喉最棒的人主唱;中声部曲调平稳浑厚,对主声起到补充、润色作用;低声部则曲调迂回婉转,常以鼻音哼唱,对高声部和中声部起烘托作用。

三个声部唱起来浑然一体,高亢淳厚,听起来舒缓自然,入心入肺,是为壮族民歌音乐的一大特色。

此外,壮族的风俗歌,其种类也很多,如庆贺歌、祝寿歌、哭嫁歌、哭丧歌、酒歌、蚂虫另歌、牛歌、串寨歌、拦路歌、摇篮曲等等。

这许许多多的歌,一般都是随编随唱,曲调生动流畅,充满生活情趣。

壮族的乐器也是多种多样。

有铜鼓、马骨胡、竹笛、毕咧、葫芦胡、瓦琴、二弦、四弦、峰鼓、八音(又称八仙鼓)、天琴、木叶、扁担等种,用来演奏壮族民间的各种乐曲。

如在盛大庄重的庆典活动时,乐手击铜鼓乐,大家跳起群舞,以示大喜之庆;庆典活动时,乐手击铜鼓乐,大家跳起群舞,以示大喜之庆;在走村串寨时则吹奏八音;在上山劳动或休息时吹木叶、竹笛等。

这些都是壮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不同乐器。

六、风俗习惯
1、服饰:
春秋战国时,男女均“拨发文身,错臂左衽”。

穿短衣开左襟普遍文身。

汉代至唐代,男子着左衽短衣,妇女穿“横布两幅,穿中而贯首”筒裙,编发挽在髻于脑后。

宋代染色技术大有进步、壮族衣服以各种颜色布料搭配缝制,故以色彩斑斓闻名。

明清以后,壮族男子多着唐装长裤,妇女服饰多样化。

一为短衣长裤,衣有高领圆领,裤脚宽松。

二为短衣长裙,裙宽大而褶细密。

解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传统壮族服饰,各地喜好不同,故有“黑衣壮”、“红衣壮”“斑衣壮”、“青衣壮”、之分。

壮族中的侬人妇女服装多绣花边花边部位不同,故有花袖口侬人、花头巾侬人、红头巾侬人等不同称呼
2、饮食-主食是大米和玉米。

喜吃腌制的酸食。

农业民族,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瓜类、果类,饲养猪、牛、羊畜类和鸡、鸭、鹅禽类,在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中,接触和认识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故美食风味甚多。

他们居住在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烟瘴重,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因此各种美食风味又与气候相关。

他们历史悠久,有丰富的食俗文化,其饮食又与他们的历史文化有关。

下面且将壮族的风味美食,择要予以介绍。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传统的有名美食。

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

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

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

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

粽粑和糍粑过春节,桂南壮族喜做粽粑,桂北壮族喜做糍粑,五月午,所有壮族都做粽粑。

这是他们节日喜用的传统美味食品。

桂南壮族的春节大粽,大者十多斤,粽中包夹猪肉、板栗、绿豆、芝麻、冬菇等,用锅头炖煮得十分软熟。

一般先敬祖宗而后食用,也拿来送给亲友。

桂北的糍粑,也是用上好糯米浸泡后先蒸熟,再捣烂,做成或大或小的圆饼,有无馅的素糍,有加上芝麻、黄糖作馅的甜糍,送亲友的再于中央点染红色印记,表示美好的祝愿。

糍粑要趁热食用,吃来柔软芬香;如已冷硬,则用火再烤,会变得皮脆心软,口感极佳,确是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

南瓜、红薯糯米饭这是山区壮族喜欢食用的风味食品。

南瓜黄熟,收后存留一段时间使之糖化。

使用时除去硬皮及瓜瓢、瓜子,切成大片,人锅煮熟,然后将优质糯米撒在它上面,瓜和糯米之比为3:1,煮至米熟成饭。

再将瓜和糯米饭拌匀搅融,即成南瓜糯米饭,其味清甜而香,不需油盐、菜肴,即能饱腹。

红薯糯米饭做法亦同,但其味道较南瓜糯米饭稍逊。

壮家常以这两种饭待客,主客都吃得十分香甜。

油炸果桂南壮族,最喜食用油炸果,特别是在过年过节之际。

做法是先将优质糯米磨浆,滤压成半干状。

以花生拌红糖、芝皮上。

此一风味食品,又甜又香,受人称道,也是走访亲友时常送的礼品。

麻或豆蓉拌红糖作馅,捏成鸭蛋型,放进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取出后撒上一把芝麻,粘于外壮族菜肴,也颇具地方民族风格,主要有几种:壮族菜肴,也颇具地方民族风格,主要有几种:
烤香猪桂北环江壮族的烤香猪,是很独特的民族佳味。

当地饲养的土种猪,因水土及饲料的影响,身短、脚矮、皮薄,肉质特别鲜嫩。

烤猪就选用这种10~15斤重的乳猪,宰杀脱毛后,使用当地出产的香梗稻杆熏烤成金黄色品,然后开膛去内脏,切成小块,以水煮熟,配以当地产的香草、姜、蒜。

或用香梗稻杆烤过后,去内脏,涂上生油,再用木炭烤熟即成。

切成小块后即可配以佐料及白糖食用。

它皮脆肉软,香滑爽口。

环江的烤乳猪由于原料和方法都辛苦众不同,所以肉味也比他处的特美,当地往往在办喜事、过年节或迎接贵客时才烤乳猪,平常则难以尝到口桂西巳马和桂南上恩的壮族多喜欢烤制这种食品,只是用料
和制法有所不同罢了。

活血食品桂西壮族地区的活血食品颇具风味。

宰羊时,将羊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

然后将血切成小块,佐以上好米酒、姜、蒜,以除去其腥味,便可食用了。

这种食法,说是可活络补身。

另外,杀鸭时,先置上好米酸水一碗,将鸭血倒入拌匀,鸭血变成灰黑色。

拌些姜、蒜、紫苏等佐料,蘸伴鸭肉吃用,会觉得昧酸而清爽,并无肉腻感。

当然,不仅活血食品才具风味,而用血制成的其他食品也很有特色。

如用猪血制成的“龙棒”(汉意为血肠〉就是其中的一种。

杀猪时用猪血及碎肉拌上优质糯米,佐以葱、蒜,灌入洗净的猪肠中,用细线扎成一节节,入锅煮熟即成。

食用时可成节吃,也可切片吃,壮族人家常把“龙棒”分送给邻居尝尝,回报平时大家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

豆腐圆和酿南瓜花在壮族山区盛产黄豆和南瓜,他们就以黄豆和南瓜制成风味食品。

逢年过节,他们就做豆腐圆。

先将水豆腐捣烂,再以半肥瘦的五花肉、花生、香葱及芫荽等香料,拌和精盐和糯米饭,混合成馅,置于豆腐中,制成小圆球状,最后煎熟或油炸好,吃时再娴煮一下。

酿南瓜花,方法很简便,采回大朵的雄性南瓜花后,洗净,去柄皮和花心,不能破损,然后用五花肉、花生、葱、蒜、糯米饭,混合剁烂,塞置于花中,将花瓣擂合,蒸制便成。

豆腐圆和酿南瓜花,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表示家庭团圆、亲友团圆之意。

用它来招待贵客,表示真诚之心,永远难忘。

此外,以黄豆、南瓜子磨成粉状,用冷水稀释,经慢火煮沸,放些新鲜青菜,再放些米酸水,使之凝结成“豆腐摇”,味道也很鲜美,又富于营养,是壮族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常用食品,对平时食用肉类较少的山区来说,这也是一种美食。

壮家饮料壮族地区气候炎热,烟瘴易发,消暑、防病、健身,是其地方性饮料的特征。

壮族人除喜欢饮酒以消除劳动带来的疲劳外,还喜欢饮用槟掷、山植叶、米酸水制成的饮料。

如用槟榔配制饮料,可预防瘴气重而发生的疾病。

春夏之际,疾病流行,壮族家中往往备有槟榔,用来煮水饮用,可以消除瘴气。

五月初五做粽粑,把槟榔蒸于粽面,食用粽粑前先饮些槟榔水,或把它涂于额角、手指间,也能去瘴除湿。

壮族民间少饮茶,但常用晒干的山植叶浸泡于开水中,待冷却后饮用,那是止渴、解暑的常用饮料。

壮族农村,家家自制米酸,用来浸泡辣椒、豆角、嫩笋、蒜头等。

炎暑时节,饮用些米酸水,不仅可止渴解暑,还可防治肠胃疾病;菜肴中加入些米酸水,可使人增加食欲。

这是一般饮用与保健药用相结正既别有风味,又很有实用价值。

壮族的风味美食,是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多流存于广大农村的家庭中,极少进入商业性的市场领域,外人要到壮族农村才能品尝到。

如今改革开放,壮族人逐步进入市场,或经营些饮食业。

有些饮食店亦开辟了民族食品,壮族的风味美食渐为人知。

但壮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尚未深入发掘,人们品尝到的还不多。

今后,仍须继续发掘、研究、改造,让它在市场经济中大放异彩。

3、房屋-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

壮族的房屋多为竹木结构,泥墙草顶或泥墙瓦顶,通常为两层的楼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豢养牲畜和存放杂物。

这种房屋就是史籍上所记载的“干栏”,它是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原始建筑形式,在南方各省区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干拦”式的建筑模式。

直到现在,这种建筑仍在壮族中流行。

干栏是从巢居演变过来的。

《博物志》记载说:南越巢居……避寒暑也。

”广西多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古代的广西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是个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

地面潮湿,毒蛇猛兽多,人类不宜在地上露宿,只好“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渐渐的形成了“干栏”的建筑模式。

壮族干栏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和建筑式样因地而异。

木材较多的地方,干栏多为竹木结构,竖木为柱,顶上盖茅草或瓦。

缺乏木材的地区,则以竹子作篱和楼板。

经济发达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