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济版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济《中国地理》部分笔记

第一章:我国地形

三级阶梯明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阶

梯相连。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和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我国西部,号称世界屋脊。高原周围耸立

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

大山地。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

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地势低平,沃野千里,

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区。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其

中以山地和高原面积最大,其次是盆地、丘陵和平原所占的比例较少、

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

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走向,我国的山

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青藏高原: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

原。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梁峁遍布。云贵高原:起伏较为和缓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植被稀疏,分布着最大的沙漠环盆地边缘,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自古以来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准噶尔盆地:全国第二大盆地,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

中。

柴达木盆地:全国第三大盆地。盐湖、盐沼、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光能资源丰足,河流沿岸,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故有“聚宝盆”之称。察尔汗盐湖

四川盆地:我国最小的盆地,因中生界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广泛,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富有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紫色土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

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的形成、夏季风的形成、赤道辐合带、赤道辐合带。(1)我国季风区域广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取这界线的5个首字,谐音可记为“大饮喝八缸”。(2)冬夏季风都很强(3)我国的季风类型、成因复杂。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

2、大陆性气候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

3、气候类型多样。

4、水热条件的表现——雨热同期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决定。

2.年平均气温最低0℃线为于长江附近。

3.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原因:这主要是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流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而且冬半年的寒潮活动十分的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锐减10℃以上的强大寒潮,每年平均有六次,较弱的寒潮或强冷空气活动就更多。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的气流,使全国的气温普遍的升高。北方太阳高度角偏低,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部分的弥补了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较冬季小。

温度的特点对气候及工农业建设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的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

降水分布1)空间水平方向: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了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六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移至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梅雨七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到台风的侵袭,降水相当的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2)地形作用: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多,这也是促使南岭山地,闽浙西部山地,长白山地降水量增多的一个原因。

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

降水量年际变化:1、特点: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气候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山地迎风坡变率小,背风坡变率大。2、影响:对农业和工程的影响很大;旱季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雨季还可能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是冬半年降温幅度较大的天气现象。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概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为最多,约占60%。特征:风大,降温剧烈,出现霜冻。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四条:其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上空,势力较强。西北方路径约占19%,冷高压从泰梅尔半岛附近南下,经蒙古国西部进入我国,势力也较强。北方路径冷空气首先侵入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范围广;西方路径约占7%。东北方路径。影响:使很多地区出现冻害,低温冷害,对农业长造成巨大的损失,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也会给交通、通信、工业带来破坏。

梅雨:时间每年大致于六月“入梅”,到七月中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地点江淮地区,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度。成因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热空气北上;中纬度的冷空气常常南下,形成锋面雨。同时冷热空气势均力敌,在江淮上空徘徊,形成梅雨。3、特征: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不稳定,梅雨正常年份出现概率仅占24%。集中分布区上海,长江,淮河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冬季,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随着季节转暖,脊线慢慢的向北移动;大约6月中旬,脊线迅速跳过25°N,以后摆动于25°-30°N之间;约在7月底至8月初,脊线跨过30°N 到达最北位置;9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线第一次回跳到25°N附近;10月上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