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可能性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可能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10-041-02
摘要随着东亚“10+3”区域贸易的进行,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流通增加,人民币有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可能。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将带来一些收益,如铸币税和贸易创造、贸易转移效应的收益,所以人民币区域化有一定必要。

一些因素使人民币区域化成为可能,比如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加快、信誉良好、世界对人民币的需求扩大等。

但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还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及特里芬难题。

关键词东亚区域铸币税自由兑换特里芬难题
一、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收益
(一)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定义
本文所称“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是指如下一种情况:东亚“10+3”的集团成员国把人民币作为中心货币,通过与人民币保持固定汇率联结在一起,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浮动。

人民币在区域内行使世界货币职能,充当结算流通货币,同时各国仍保留本国货币。

(二)铸币税收益
获取铸币税收益的机制是,当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后,就获得了储备货币的地位,区域内的其他各国有国际贸易、债务清偿的需求,需要保存一定人民币。

为获得一定量的人民币,这些国家需要向中国输出实物商品或金融资产,若输出实物,则中国可用这些实
物代替国内同类资源进行投资,不仅节约了国内资源,还能获得投资的收益;若输出金融资产,则中国可以直接获得资产带来的相应收益。

总之,各国为了保存一定的人民币储备就要付出对应的成本,这就是铸币税收益的来源。

这个过程也有一定的成本,其他国家将持有的人民币存于中国金融体系或购买中国的国债,会获得一部分利息收入,这就是中国负担的因人民币输出给别国持有的成本。

因此,铸币税净收益=向各国输出人民币带来的资产收益-各国持有人民币获得的利息收入-人民币印刷及国际运输带来的少量费用。

更具体地说,铸币税净收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民币输出量所衡量的中国所占有各国的资源;由人民币输出带来的额外收益(中国输出人民币换取的国外资源在国内进行投资的收益);输出人民币后国内物价上涨,输出的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相当于其他各国持有人民币的价值下降。

(三)区域经济效应的收益
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后,区域内其他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会有所下降,由于结算成本下降和资本流通的便利,会产生类似于“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就是各国对区域外国家的一部分贸易会因区域内各国间壁垒的降低转移到区域内,并降低贸易成本。

贸易创造就是贸易量会因为壁垒的降低而扩大。

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的优势产业和东亚各国的优势产业具有互补性。

中国在纱纤维和纺织品、皮革制品、基础制成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装、杂项
制品上有优势。

新鲜食物和农产品是泰国、印尼的优势;加工食物和农产品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的优势;木材木制品和纸业是马来西亚、印尼的优势;非电子类机械是日本的优势;电子元件是菲律宾、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优势;运输设备是日本、韩国的优势;矿产品是印尼的优势。

中国与各国的产业互补性较好,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后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会比较明显①。

二、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可能性
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可偿性是衡量一种货币是否能成为世界货币的三个标准。

人民币是否能成为东亚区域货币,首先就要看是否满足这三性。

(一)自由兑换性
经常账户可兑换是自由兑换的第一步,中国已于1996年底实行了人民币经常账户的可兑换,随着贸易自由化达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资本自由化与之相配合。

我国资本账户自由兑换程度正有序提高。

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43项资本账户交易中,我国严格管制的主要是针对非居民在境内自由发行或买卖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居民对外借款和贷款等几项,限制较少或实现一定程度可兑换的共计20多项。

有四个方面可以保证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一是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没有过热经济膨胀也没有大量失业,政府赤字在可控范围内,市场比较健全,宏观调控能力也较强,
这保证能对自由兑换后的各种冲击进行及时调整。

二是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都良好。

三是大量的外汇储备,保证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四是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保证了资本不外逃。

(二)普遍接受性
中国在亚洲文化上的历史地位和渊源,以及人民币历史上的边
贸结算情况,使人民币被周围各国广泛接受。

历史上,中国是亚洲文化的发源地,一些亚洲特点的文化圈,比
如生活文化圈、语言文字文化圈、宗教信仰与儒家文化圈,都起源于中国。

统一的货币区是否能够建立,也关乎各个国家是否有共同的文化起源。

比如欧元区在希腊哲学、希伯来宗教、罗马体制的基础上,经过2000多年的互相影响和渗透,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增强了一个欧洲的意识,而意识形态决定了经济形态。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已经普遍被接受和流通。

在缅甸,人民币已经成为官方储备货币。

在越南的边境贸易地区,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

在朝鲜,人民币事实上取得了硬通货的地位。

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出现了一定的区域化趋势,
是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前提,人民币境外流通的不断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东亚区域货币。

(三)可偿性
可偿性是指某种货币资产是保证得到偿付的,即该货币的信誉
状况。

人民币在几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信誉,未来的预期
也良好,这也使人民币可能成为区域货币。

在经历了97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都意识到金融合作的重要性。

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亚洲经济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中国政府宁愿受损也不愿人民币贬值的做法为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据美国、日本的历史经验,一国货币走势坚挺、强劲往往伴随着该国的经济高速、稳定增长。

日元自1971年的1美元比360日元,稳定上升到1984年1美元比237.52日元,升值伴随着该期间日本经济急剧的增长。

在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的时候,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速均已减缓或陷入停滞,唯独中国在近几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gdp增长率,所以人民币的币值一直是稳速增值的,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可以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汇率风险小,亚洲各国均看好人民币的未来走势,都喜欢将人民币作为区域贸易的结算货币。

(四)中国成为东亚“10+3”集团领导的可能性
“10+3”集团还没有产生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国家,东盟各国的经济实力都远远低于中国,不具备成为集团领导的经济实力;日本虽然近几年的经济一直低迷,但是经济实力仍然是亚洲前列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成员很难在心理上接受日本作为“10+3”集团的领导。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区域合作的历程来看,区域经济合
作的主导权最后还是由经济实力决定,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主导,欧盟由法国德国主导。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值稳定,并且没有历史问题,都使中国可能成为“10+3”集团领导。

中国一旦成为“10+3”集团的领导,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也就指日可待了。

(五)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经常账户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而货物贸易又是其主要
内容。

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巨大,区域内其他国家购买中国出口货物时,虽然不全以人民币计价,但是大部分贸易现已开始用人民币
计价。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

“走出去”已被确定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重要开放战略,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逐步从过去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的全方位战略。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将大大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资本需求,也是人民币获得更
多国际金融市场份额的契机。

三、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困难
(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浮动汇率下的经济
政策国际传导,扩张的货币政策是种以外国gdp牺牲为代价的政策,所以其独立性会受到影响。

扩张的货币政策使本国lm线右移,本国国民收入上升,通过边际
进口倾向使外国的is线右移,外国的国民收入也有一定增加。

此时,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资金流出。

在浮动汇率下,这造成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增加,本国is线右移,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外国is 左移,产出下降,利率下降。

这个过程持续到两国利率水平相等为止,最终,本国国民收入上升,外国国民收入下降。

根据“三元悖论”,如果一国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化,资本可自由流动,那么若要保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就必须实行浮动汇
率制;若要维持汇率稳定,就必须放弃自主的货币政策。

人民币若要成为区域货币,“10+3”集团成员通过与人民币固定的汇率联结在一起,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的浮动,所以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属于
一个固定汇率的范畴,而资本项目又必须趋于自由化,所以必须放
弃自主的货币政策,中国在东亚区域内实行独立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

(二)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货币后,与各国保持固定汇率,要稳定人民币汇率就会遇到特里芬难题。

在这个区域货币体系中,虽然人民币不和黄金挂钩,但是中国要维持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仍
然面临一个难题,其他国家要调节其货币的稳定,要尽可能积累人
民币储备,这就要求中国输出人民币弥补其他国家的本币汇率稳定;而维持人民币与其他国家的汇率固定,就得控制人民币的输出数量。

解决特里芬难题的方法最终落在中国的经济实力能否维持汇率
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该国货币的坚挺有很强的正比关系。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上看,体系建立初期,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制成品的一般,对外贸易占世界三分之一,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0%左右。

这个阶段还没有爆发美元汇率危机②。

如果人民币也要行使东亚区域货币的职责,那么就要求中国的经济实力占亚洲的主要部分。

(三)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反对
由于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日本不会欢迎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的主宰。

因而日本这个世界强国,成为人民币实施区域统一计划的最大障碍。

而综合国力与中国相差不多,人均gdp是中国数倍的韩国,也是不会轻易地让渡出自己的货币主权的。

注释:
①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研究.人民出版
社:242.
②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25.
参考文献:
[1]张鸿.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东亚经济合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2.
[2]王学真.东亚地区汇率波动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波克.国际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25.
[4]李德普,杨南丽.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前提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3):42-45.
[5]翁雪琴.人民币汇改后汇率对不同贸易方式进出口的影响.改革与战略.2009.025(003):7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