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现代化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产业现代化剖析
★建筑产业现代化剖析★
15年以来建筑产业现代化有望迎来拐点,中央和地方政府极为重视,我们认为,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在政策的支持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角度,看好杭萧钢构、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和中国中冶;从推动轻质墙体发展角度看好北新建材。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建造方式,对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有三种大的技术路径:预制混凝土装配化施工、钢结构装配化施工、木结构装配化施工。美国、欧洲、日本装配化建筑占比在60%以上,而我国这一占比仅个位数,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工人的成本上升和社会对环保的重视,也在倒逼我国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拐点已经临近:1)政策频出: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
干意见》又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
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同时地方政府对建筑产业化重视程度明显提升,14年以来,各地发布的推进工业化建筑的纲领性文件达55个,发过政策的省及直辖市15个,例如重庆要求:“到2018年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公益性建筑应用钢结构比重达到30%以上,社会投资的公共建筑应用钢结构比重达到10%”等。2)技术拐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在抗震、建筑使用寿命等方面已经超越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防火、隔音、保温随着产业链成熟,不存在较大问题。3)成本拐点:当前预制混凝土建筑的成本要略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的建筑,而对于钢结构建筑,随着钢价降低、人工成本下降,考虑到钢结构住宅得房率高、建筑工期短等因素,其综合成本已经和现浇混凝土住宅基本持平。4)钢铁产能过剩,也有利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1.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1.1 什么是建筑产业
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建造方式,对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建筑装配化。从内涵上讲,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更广,不仅包涵了设计、生产、施工的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而且强调
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求建筑形成产业化,还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手段。但是建筑装配化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当前我国还是以现浇混凝土建筑为主,距离装配化还有较大差距,故本篇报告里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工业化、建筑装配化这三个概念可以近似等同,主要区别于现浇混凝土的传统建造方式。
图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更广,大于建筑工业化和建筑装配化
1.2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建筑产业现代化目前主要有三种路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PC):在工厂内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形成的住宅。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核心是构件预制与节点现浇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优势有质量好、工期短、产业化程度高等特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由钢结构作为承重结构,配合工业化楼板系统、内外墙体系统,形成一套完备的住宅建筑体系。优势有:柱网间距大、构件截面小,建筑布局灵活得房率高;结构构件全部在工厂加工,现场装配化程度高。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材料环保,装配率高,但是受资源禀赋限制,在我国大规模应用难度较大。
1.3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对我国建筑产业长远健康发展有重
大意义一、解决建筑行业长期发展中将遭遇的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传统建筑模式下,工人作业条件差,
危险性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年轻人对于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建筑模式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严重问题。由于工业化住宅建筑的主要构件均在工厂集中机械化生产,可以大量减少现场作业工人的数量。大量的农民工从施工现场进驻生产工厂成为建筑产业工人,使他们享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福利条件,既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人的素质,加快工业化建设。有利于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产业化相比目前传统施工模式用工减少50%左右,有利于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实现减员增效。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目标。工业化建筑在节水、节电、减少垃圾、节能减排,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噪音和扬尘污染方面效果显著。工业化建筑的建造方式可将大部分湿作业转入工厂,可以有效的减少有害气体及污水排放,降低施工粉尘及噪声污染,大大减少了施工扰民的现象,有利于环境保护。据万科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工业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积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减少47.35%,垃圾减少58.89%,污水减少64.75%。其他统计数据显示,工业化建造方式比传统方式减少能耗60%以上,垃圾80%以上,对资源节约的贡献非常显著。可减少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20%以上、建造垃圾约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工业化住宅的构件在工厂集中生产,生
产用水和模板可以做到循环利用。雨污分离、节水、节电等等绿色建筑的具体标准,可以做到环境水与生活用水的二次充分利用,节约资金,环保可行。三、提升建筑品质,实现建筑业战略转移,产业升级。工厂化预制生产的构配件,设备精良、工艺完善、技术工人操作熟练,质量容易控制,构配件生产有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品质保障也可通过建筑的抗震性得以体现。较短的建造周期可以提升开发商建设期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投资资金的周转率,改善财务状况,提升盈利水平。发展建筑产业化可以将2000多种相关联行业产品进行整合与集成。带动建材、冶金、轻工、化工、机械、装修装饰以及物流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条。将催生一些新兴产业,如新的住宅工厂、构件生产行业、材料生产行业和安装维护行业等,由此带来产业升级的机会。
2. 建筑产业现代化迎来发展拐点2.1 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大力支持,政策拐点到来国家对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不断加码。2016年1月1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对工业化建筑有了更明确、科学的划分标准。16年政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2016年2月,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