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简答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
1.简述区域的含义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第二,区域必须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如次一级行政区和特殊地区)。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
2.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
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
3.地域生产综合体的主要内容
1)其内部各部门企业应相互制约地结合在一起
2)其内部各部门企业的这种结合应能带来最大的国民经济效果
3)其内部各部门企业的结合应建立在对区内自然、经济条件最合理的利用的基础上
4)应在现有自然资源和对其利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5)应强调从国民经济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别部门企业的利益出发),合理地利用运输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
4.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战略内涵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发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3)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简述经济区划的原则
1)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具有经济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
2)地区优势和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区域交通通讯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成区域整体。经济中心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吸引力的强弱。
4)经济区的界限与行政区域一致。统计数字可获得性。同级经济区地理范围上不重叠。5)适当考虑社会因素的影响。
5.佩鲁:经济空间中心——增长极
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点、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
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互相交汇。
这些空间中心称作增长极。
6.布德维尔:地理空间中心———增长极理论
布德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
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7.“倒U理论”的主要内容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
8.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
(2).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
(3). 政府应积极培育创新中心 (4). 加强科技投资
(5)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6). 吸引人才 (7). 扩大对外开放
9.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极化效应是指增长点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2)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
(3)创新效应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制度;同时还可以吸收周边的创新因素和灵感。
10.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2).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3).适当的环境 (4).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人口
(5).具有可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供给弹性小,具有不可移动性。
(6).收入水平相对高于周边,具有一定储蓄率。
(7).具有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系统建设的潜力
11网络理论开发模式
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
(1)“节点”,即各级城镇; (2)“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
(3)“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
通信网等组成。
12、点轴开发理论
1.确定生产、位置、资源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
2.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
3.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13、点轴开发理论的优点
1.发挥各级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城市发展;
2.保证工业开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3.防止工业过分集中或分散。
14、点轴开发理论的局限性
1.比较局限于开发程度很低、尚未奠定布局骨架的国家与地区;
2.对一级轴线的选择一级二、三级轴线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
3.构成现代空间结构必须具备三要素,即节点(各级各类城镇)、域面(节点吸引范围)和网络。
15、梯度开发理论与反梯度开发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要点
1.理论基础
①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
②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
理论要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专业化部门所处的阶段。
(2)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